APP下载

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10-26林加阳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成形术椎体椎间盘

林加阳 洪 全

( 揭阳市人民医院骨科 , 广东 揭阳 522000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当前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采用椎体成形术,具有微创、快速止痛及强化椎体作用,主要通过向椎体压缩骨折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也存在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问题,影响预后[1]。为保证手术良好远期疗效,需加强对影响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做好针对性防范措施,改善预后[2]。为此,本次研究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作为资料,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均为本院收治确诊,具有明确外伤史,经X线骨密度仪检查显示骨密度<-2.5,经X线、CT和MRI证实新鲜或亚急性期椎体压缩性骨折[3]。其中男29例,女性51例,年龄在59-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59±3.8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8天,平均为(5.43±1.15)天;排除具有相关手术、病理性骨折、神经损害症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及感染疾病及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等[4]。

2 治疗方法:取俯卧位,C型臂X线机下定位椎弓根穿刺点,10%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穿刺,穿刺理想位置为正位透视时针尖达到或接近椎体中线,侧位针尖到达椎体后1/3处。当骨水泥呈现粘稠状态,利用推进注射器逐渐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推注时注意观察骨水泥扩散情况,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给予1-2 L/min低流量吸氧。骨水泥凝固时,拔出穿刺针,无菌敷料覆盖。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术后常规给予系统抗骨质疏松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邻近椎体发生再骨折情况。

3 观察指标:统计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邻近椎体再骨折与未骨折2组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骨折类型、术前参数(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骨水泥注入量,术后1天参数及术后12个月参数。比较不同性别、损伤节段、椎间盘渗漏、骨水泥同时接触上下终板等再发骨折率。

5 结果

5.1 邻近椎体再骨折与未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邻近椎体再骨折与未骨折患者年龄、BMI、骨密度、术前参数(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骨水泥注入量,术后1天参数(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椎体再骨折与未骨折患者术后1天 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参数(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邻近椎体再骨折与未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5.2 邻近椎体再骨折与未骨折患者性别及手术参数比较:邻近椎体再骨折与未骨折患者的性别、骨折类型、再骨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椎体再骨折与未骨折患者椎间盘渗漏、骨水泥同时接触上下终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再次骨折与未骨折患者性别及手术参数比较

5.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椎间盘渗漏为邻近椎体再次骨折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 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主要是由于患者椎体部位钙质异常丢失、骨量流失,引发骨质疏松,继而减弱椎体的牢固性,在受到较高承重力时,导致椎体部位破坏,引发椎体压缩骨折,对患者活动、生活及健康状况造成极大影响[5-9]。虽然如今椎体成形术在该骨折疾病治疗中应用普遍,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功能,恢复躯体健康及生活,但患者可能受到的多种因素影响,导致邻近椎体术后再次骨折[10]。临床上认为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机制与患者身体因素、手术填充材料等相关,如今填充材料多选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效果好,可以维持椎体刚度[11]。部分学者认为Cobb角大小作为反应脊柱侧弯程度的可靠依据,若过大则导致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需重视矫正治疗。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骨密度降低可增加邻近椎体再骨折风险,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及安全指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邻近椎体再骨折与未骨折患者术后1天 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参数(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差异显著,P<0.05,提示术后疼痛缓解不显著具有再骨折风险,而再次骨折患者伴随明显疼痛及活动障碍。邻近椎体再骨折与未骨折患者椎间盘渗漏、骨水泥同时接触上下终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渗漏为邻近椎体再骨折危险因素,P<0.05,临床上椎间盘渗漏与手术操作有关,与骨折后椎体上下终板是否完整关系更大。临床认为骨水泥渗漏可能导致椎间盘生化性能改变,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造成结构及负荷传导破坏,降低对不良反应的缓冲能力,继而增加邻近椎间盘骨折的风险[12]。为保证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需尽量恢复椎体高度,而恢复椎体高度与骨水泥注入量密切相关,若注入量少,则难以恢复椎体高度。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以椎间盘渗漏为主,以及骨水泥同时接触上下终板,临床上应尽早评估风险,做好预防,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成形术椎体椎间盘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治疗“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半躺姿势最伤腰
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2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分析
10例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