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外整本书阅读策略

2021-10-25杨正云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杨正云

摘  要:体验互换是指教师在尊重学生体验的基础上,与学生以对话和倾听为主要手段,有序展示、交流多重角色的阅读体验,在浸润熏染中促成学生的体验改造,以提高其阅读能力、阅读自信和阅读幸福感。在课外整本书的导读中,需要理解体验互换导读实施的必要性,把握尊重初感、变革话语、生成策略的实施原则,以唤醒、分享、改造的方式实施体验互换导读。

关键词:互换导读;整本书阅读;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体验对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体验互换是指教师在尊重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在课外整本书阅读课中与学生以对话和倾听为主要手段,有序展示、交流多重角色的阅读体验,在浸润熏染中促成学生的体验改造,以提高其阅读能力、阅读自信、阅读幸福感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导读法。

一、体验互换导读实施依据

(一)依据整本书阅读的功能定位

整本书阅读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以完整的一本书为阅读单位,以更接近生活阅读的学习情境组织阅读活动、完成学习要求,从而使学生扩大阅读量,培养阅读能力,学会自主阅读”。可见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获取狭义知识的阅读教学,创设接近生活阅读的问题情境,联结学生阅读生活,唤醒学生过往的生活和阅读体验,尊重学生阅读的“初体验”,以体验互换的方式,减少“阅读强制”,自然习得语用语篇知识,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体验的层次才是整本书阅读的应然定位。

(二)依据深度学习的实践要求

名著导读本质上是一种言语活动。因此名著导读不能只在“表面滑行”,需要深度阅读。要能够引导学生逐渐从学习起点走向学习拓展点,从文本走向生活,并在活动中构建起表达自我的个性化体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阅读体验都极其重要,它既是整本书阅读的起点,也是深度学习的支架。

(三)依据导读效果的现实需要

名著导读效度要以获取知识的多寡来检验。在初中整本书阅读推进中,很多教师常常仅基于“文字事实”,比如人物境遇、基本情节等组织导读,学生被动体验的其实不是客观事实,算不上知识。引领学生以涵泳的方式体验文字事实背后作者的思想和用笔,区分“社会事实”和“文字事实”,探究不同作品反映社会事实独有的逻辑形式与语言系统,逐步在体验互换中升格阅读“初体验”才是有效导读。接受美学认为,没有与读者产生关联的作品只是文本,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存在,它是突破作家作品独立自在状态,融会了读者的体验而共生的审美对象。

二、体验互换导读实施方式

(一)唤醒阅读体验

教师创设情境,唤醒学生过往的阅读体验,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分享热情,这与杜威的“经验的连续性”原则是一致的,即“每种经验都是从过去中采纳了某种东西”。唤醒阅读体验,既要注意问题情境的仿真,也要注意问题切入的技巧与难度。宜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入,降低学生回应的难度。这样,才能有效唤醒,既了解学情,为分享体验锚定方向,也为后续交流、示范营造良好氛围。

(二)分享阅读体验

1.锚定分享内容。体验分享的主要内容是体现语文“体性、篇性、类性”的“三文”,即文章体验、文学体验、文化体验。文章体验,即遣词造句、文本体式、谋篇布局等语篇知识体验;文学体验,即形象塑创、情境营造、意象选择、情感品析、作家生命意识与创作个性等体验;文化体验,即语言风格的文化特质、意象情境的文化意蕴、民族民俗文化的反思与传承等体验。忽视基于言语材料的“三文体验”分享,对整本书题旨的把握,作家言语策略的提炼,言语思维的探寻,高效阅读路径的归结以及学生个性解读等有学习意义的体验都会“蹈空”。

2.定位分享角色。需遵循多元参与原则。参与的对象应该包括学生、教师、作者、编者、其他名家等,后三者的阅读体验需要教师整合、筛选,教师作为他们的“代言人”予以展示。分享体验要体现教师的“首席”價值,确保体验分享不散漫、不越界,模块化、有节奏;更要体现学生体验互换的主体性,否则体验互换式导读会沦为教师的“独角戏”。

3.把握分享时机。在激发学生共振、驱动多元互动时,宜驱动学生间体验互换;在推进阅读,学生体验模糊、肤浅、错误,需沉潜文本,生成深度体验时,宜分享教师的阅读体验;在重难点需突破,学生体验升格需支架时,宜分享作家本人的写作体验;在利用文本素材、引导学生体验聚焦时,宜分享整本书编者的阅读和编辑体验;在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向文本精要处漫溯时,宜分享其他名家的阅读体验;在体验分享有生成、需要精准示范时,还可以分享其他教师成功的导读体验。教师自己的体验分享语言应言简意赅,“代言”多元角色的体验时更要注意展示材料的典型、浅易,一语中的。

(三)改造阅读体验

对整本书阅读而言,只有在学生阅读体验累积、改造形成可用于行动应用的新体验后才算是学习了。阅读体验的升级表现在阅读体验的梳理、外化,自我阅读体验的矫正与升格,实现阅读与生活的联结。只有将观察、分析、综合、想象、抽象、概括、批判等阅读中培养的思维与生活(含未来的阅读生活)联结起来,才能实现人的生长。导读后,学生产生“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高阶体验,是阅读体验改造后的显性特征。著名特级教师曹勇军导读《艾青诗选》,让学生选编个性化的《艾青诗选》并写出前言,学生课堂前后阅读体验的升级让人击节。囿于时间,整本书阅读课中的导读模块不宜过多,每一模块内体验互换的三步骤也不应机械地展开,应随导读内容、课堂生成相机交替进行。唤醒是前提,分享是主体,改造是目的。

三、结束语

钱伯斯说:“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如果能够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大人为小读者提供各种协助,分享他的阅读经验,那么孩子将可以轻而易举地排除横亘在他眼前的各个障碍。”客观上,教材荐读的整本书对初中生而言确有一定困难,体验互换导读能有效破解此困难,促进学生阅读能力、阅读自信,乃至阅读幸福指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桂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理念细究与实施推进[J].语文建设,2020(5):4.

[2]徐鹏.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变革[J].中学语文教学,2019(1):5.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