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视域下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0-25孙畅
孙 畅
(长春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长春 1301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有利于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和新动能成长。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国际商务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国际商务人才为国家紧缺型人才,目前供求仍处于失衡状态。因此,创新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具有国际商务理论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必要。
1 基于新业态背景的国际商务人才需求变化
1.1 人才需求规模化,专业领域细分化
新业态下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受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呈几何式增长,各个产业领域逐步分化,比如信息产业衍生出数字新媒体、移动互联网、跨境电商等领域且在继续裂变,所以对专业人才需求也更加细化[1]。
1.2 专业能力复合化,知识结构模块化
新业态形势下,对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无论是最基本的知识结构,还是能力和素养的要求都要进行重新审视。这就要求国际商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要融合新业态的信息技术和新贸易方式等内容。
1.3 就业方向区位化,专业适配精准化
供给侧改革促进了区位化发展的特征凸显,区域经济错位发展从而使人才就业去向更加区位化,使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更加深入和具体,所以对高校专业的设计及布局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
1.4 产教融合常态化,资源配置多元化
新业态要求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随之改革。近几年教育部非常重视高校产教融合的发展,利用高校和相关企业的深度融合,充分调动本区域内的资源协调发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变革需求,保证新型人才的供给质量与效率。
2 新业态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困境
通过对成果的研究,明确了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实地调查、找准定位,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突出向应用复合型发展的特点,规划顶层设计,构建具有民办高校特点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2]。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困境:(1)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目前国际商务专业在国内的发展并不成熟,尤其在吉林省内,开设高校少且对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不大,没有根据新形势找准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的方向,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定位不够准确,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输送和就业问题。(2)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衔接不畅。通过相关单位的信息反馈,目前没有真正摸清相关岗位对国际商务人才的真实需求,专业课程设置陈旧,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课程及教学内容陈旧,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多集中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创新。(3)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教学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没有建立科学性、系统性的管理体系,二级教学管理中标准不规范,人员责任划分不清,人才培养质量缺乏保障。(4)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为了实现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推行实践课程改革,国际商务专业具备“双师型”教师人数有限,这是影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问题之一。
3 构建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1 构建了“1335”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一主线”为理念,“赛创”为主线,着力“赛创”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即一种意识:竞争意识的竞技精神;二“不”精神:“不破不立”的创新精神和“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四个敬畏:敬畏市场、敬畏法律、敬畏专业、敬畏投资者的职业精神。
第二,“三贯穿”为思路思政、实践(双创)和研究,即职业品德、实践能力、理性(专业)思维的培养贯穿学生成长的教育教学全过程。
第三,“三平台”为条件保障,完善健全“三贯穿”落实的基础设施,形成全景式实践体系。即学科领域赛创研平台(校研究基地、校研究院、研究团队、社团等)、校内校外实训创业平台(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室、创意创业工作坊、校外企业专业实习、岗位实践基地等)、线上线下专业学习平台(网课、在线课堂、网上名人论坛、虚拟实验课程等线上资源、创业公司等)。
第四,“五合作”为机制保障,引入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构建“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新型人才培育范式,推动“合作育人、合作项目、合作就业、合作创业、合作服务”的开展,达成“五融合”(课程与行业需求融合、实践与岗位能力融合、竞赛与真实项目融合、管理与双创融合、科研与发展趋势融合),实现PBL-行动(现象)教学法的落实。
3.2 构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目前企业对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岗位的真实需求,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搜集企业真实反馈意见,建立“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明确国际商务专业协同育人的“政校企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国际商务专业立足领域、面向地方、服务全国,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强责任心和公益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国际商贸业务和运营管理的应用型复合新文科(新商科)人才,对标(国标与专业认证)建设省内一流专业[3]。
第二,推行“进阶式”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障实践能力与岗位循序提升,通过“行业领域—院系专业—企业岗位”多方联动,形成针对领域的“社团—项目实验室(证书)—精英班—创客孵化工作坊”进阶式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真实场景、真实案例和真实业务,保证专业领域与工作领域、实践过程与工作过程、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一致,实现教学目标与人才需求相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实施与岗位角色相对接。建立“赛、创、实”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结合赛、创和实践实训开展研究性教学、项目化教学和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自主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专业教师教、科研和赛、创能力发展与提升。
第三,突出“理实”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夯实理论课基础,加大实践课时的比重,将“赛创及实践实训”教育贯穿学生四年学习全过程。除了维持原有的特色专业实训课程,比如国际结算、国际商务单证等,还将学科竞赛培训和创新创业教育植入专业课程设计,设置POCIB外贸从业能力综合实训、跨境电商综合实训等独立实训环节以及国际店铺开设与运营(B2BB2C)、电商创业和市场开拓等创新创业专业方向课。将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成果纳入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必修学分[4]。使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学科竞赛能力训练,以实践、实训方式贯彻专业课程各个模块,提升学生整体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第四,构建“三平台”“五合作”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三平台”:学科领域赛创研平台、校内校外实训创业平台、线上线下专业学习平台;“五合作”:合作育人、合作项目、合作就业、合作创业、合作服务。按照学校总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积极推进二级学院自身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模式,鼓励实践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可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将行业人才评价标准融入到最终对学生考核评价中,对接社会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3 实现专业能力倒逼课程设置的“四个环节”设计
成果的研究以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通过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从学生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倒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研究过程中设计了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知识结构—课程支撑的能力实现路径分析表,包括支撑相关能力的专业知识结构,支撑相关能力的课程体系,进而找到课程设置和调整的具体内容,推动教学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能力要素课程模块主要实现路径(具体课程)
3.4 设计了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高校院级教学质量管理引入IS09000标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符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高校未来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IS09000族标准与教学质量管理相结合,全面贯彻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决策依据和供方互利)[5]。通过将IS09000八项管理思想和原则与民办高校院级教学质量管理构成要点对比分析,设计了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构建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依靠教学质量体系主动运行,持之以恒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满足顾客即社会、学生、家长的需求,达到顾客即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满意[6-7]。
3.5 提出“四个结合”的双师建设对策
3.5.1 双师队伍建设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双师队伍,所以,应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观念上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树立“双师型”理念,提高对双师的认知。民办高校本身具备自己的优势,办学机制比较灵活,适应社会需求快,实践工作开展起来效率高,这为双师队伍的建设做好了先决条件[8]。
3.5.2 双师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必须具有一定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同时又具有基础理论知识,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依据,也是检验实践的标准,虽然理论和实践有差距,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在充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去实践,不能为了转型盲目增加教师的实践,而忽略了本应有的理论知识的积累、教学能力的增强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
3.5.3 双师教师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引进来”是通过校企合作或公开招聘,引进高技术型、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讲师,有必要可以聘为学校兼职或者客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的计划。“走出去”是指要不断拓宽培养双师教师的渠道,为现有教师提供各种实践机会,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开展实践活动,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生产技术应用情况,全面提升其专业素质。
3.5.4 双师队伍的评价与监管相结合 双师的实践能力提升离不开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教师实现自我突破,从而保证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运用动态化的管控措施和考核项目,提升教师素质,确保整个教学能力的提高,给予双师教师应有的待遇和认定[9]。同时要为教师制定合理的考核监督机制,在课时认定、人员聘任、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方面建立一套具体的评价体系,并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监督其双师作用的发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