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影像学方法用于肋骨骨折诊断的比较研究
2021-10-25柴治宝
柴治宝
(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 ,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
肋骨骨折(RF)是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类型。临床文献统计[1],发病率高达60%,由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出现,使得RF发病率逐年上升。当患者出现RF后,易出现局部性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血胸、气胸,甚至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尽早对RF进行诊治,对提高治疗及转归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目前,在RF诊断中,多以X线为主,但此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RF较为特殊,无法通过X线了解骨折部位及形态,故漏诊与误诊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出现,通过立体、多角度等对RF进行观察,可提高诊断效果[3-4]。本次以70例疑似RF患者为背景,比较研究2种影像学方法(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用于RF诊断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0例疑似患者包括男性46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20-58岁,平均年龄(35.27±7.15)岁,其中70例患者出现击打伤15例、交通事故伤30例、高处坠落伤20例、其它5例。本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纳入标准:出现呼吸困难、肋骨压痛等症状者;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者;外伤史不明确者;依从性较差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2 方法:所有疑似患者(研究对象)于病理确诊前,均开展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检查诊断。(1)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5]:选用64排128层多层螺旋CT仪进行检查,先设置检查参数,即电压:120Kv,电流:100mA,扫描层厚:5mm,螺距:0.75。在检查时,患者保持仰卧位,于2-7秒之间实施扫描,在扫描过程中,做好屏气处理,扫描范围:锁骨上缘直至髂骨翼上缘。完成扫描后,重建数据,间隔:1mm,层厚:1.5mm。取容积再现技术,进行三维重建。此外,对于不必要的骨结构,对其实施切除。所取得了多方位图像,以临床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任意调整,保证可以取得清晰的图像。(2)DR平片:入院后,对于有胸部疼痛者、胸部正位、胁骨切线处,进行DR诊断,在正位拍摄中,需要患者保持卧位方式,或是立于胸片架前,根据病情、病变部位,对其实施前位、后位扫描。对于疼痛处,作切线部位粘贴,做好标记后,并于摄片中,投照切线位,并提醒患者屏气处理。
3 分析指标: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
5 结果
5.1 手术病理结果:70例疑似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RF者56例。
5.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结果分析:70例疑似患者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确诊为RF者53例;经DR平片确诊为RF者40例,详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结果分析(n)
5.3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分析: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RF者56例,包括腋段肋骨、膈下肋骨、胸椎与肋骨弓、肋软骨分别5例、11例、16例、24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确诊53例,包括腋段肋骨、膈下肋骨、胸椎与肋骨弓、肋软骨分别3例、10例、16例、24例;DR平片确诊40例,包括腋段肋骨、膈下肋骨、胸椎与肋骨弓、肋软骨分别2例、9例、11例、18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DR平片,P<0.05,见表2。
表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对比(n,%)
讨 论
RF是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目前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交通、建筑业大力发展,从而增加骨折类型,特别是RF。RF是急性外伤,研究表明,RF也是引起液气胸、胸痛的主要因素,如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6-7]。因此,对RF开展及时、准确的诊断措施非常关键。
以往,在RF诊断中,临床多采用DR检查,其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辐射小等优点,并在DR检查时,可以清晰地显示骨小梁骨折,但对于肋骨形状为半圆形,并与心脏、肺组织等出现重叠,如不能较好的掌握检查条件与角度,即不能明确切线位,从而增加骨折漏诊率;同时对于肥胖患者来讲,因纵膈位较深,会出现明显的重叠现象,故不能清晰地显示RF实际情况[8]。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DR检查的不足,提高RF诊断符合率。本次研究显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与DR平片,P<0.05。通过CT三维重建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同时还可明确骨折部位,主要因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观察骨折具体部位,并在短时间内、速度快及1次屏气中完成相关操作,预防呼吸影响图像质量[9]。此外,CT三维重建扫描,以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旋转、切割,对RF进行准确定位,提高后期图像处理效果,使骨折部位、数量能显示出来,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同时预防患者移动而引起的2次损伤。此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扫描层厚较薄,可以任意重建间隔,有效减少图像伪影的出现,同时还可显示血气胸、肺挫伤等现象,明确腹部脏器损伤情况,提高诊断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治依据[10-11]。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在RF诊断中,前者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可提高早期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