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动画产业全球化拓展因素探析

2021-10-23冷韬

传播与版权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全球化

[摘要]日本动画从最初的简单模仿美国动画电影到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其发展过程曲折艰辛。电视、数字技术、互联网与动画的完美融合,使日本动画产业迈出全球化的第一步。风格鲜明的角色设计和全新的动画故事加速了日本动画产业全球化的进程,而动画故事与观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吸引了更多的国外观众,使日本动画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今,日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动漫王国”,其动画产业不仅是日本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而且還为日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日本动画产业全球化的成功经验正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所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画;动画产业;全球化

日本动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众多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40年代,为了吸引更多其他国家的观众,日本动画着力于创新角色设计和故事题材,为日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开始在全球盛行,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动画产品生产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动漫王国”。从日本动画协会发布的《2020年动画产业报告》可以看出,自2010年开始,日本动画市场规模(如图1所示)持续增长,连续多年创新产业最高值,2019年实现国内外同步增长,比2018年增加了115.1%,达到了2兆5212亿日元[1]。动画产业已成为日本重要的支柱性文化产业[2]。如今,日本动画产业已经被评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创意产业[3],其发展经验促进了其他国家对日本动画的模仿,也促进了中国动画的发展以及该领域的全球合作。本文从日本动画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日本动画向全球化迈进的几个关键时期,并从新媒体、动画人物设计、动画故事题材三个方面探究日本动画产业全球化拓展的因素。

一、从日本动画发展史看其全球化的推进过程

日本动画凭借出色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高超的影像技术,获得世界各国人民青睐,占据了三分之二的世界市场[4]。日本动画从最初的简单模仿美国动画电影到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其发展过程可谓曲折艰辛。

日本动画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以《芋川椋三玄关番之卷》《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画不再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日本动画的风格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加入了幽默元素,其中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画的标志[5]。

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画作品内容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直到1947年手塚治虫的漫画《新宝岛》的出现才改变这一趋势。手塚治虫在此作中不仅尝试运用电影的构图方式和蒙太奇手法,还首次通过在画面上绘制拟声词,灵活表现人物在各种状态下发出的不同声音。漫画的革新推动了日本动画的发展,日本动画产业初具雏形。这一时期许多反战题材的动画受到了日本民众喜爱,大藤信郎的彩色版《鲸鱼》最为著名。20世纪60年代初,手塚治虫制作的电视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是日本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电视系列动画。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凭借感人的故事情节、独特的表现方式,不仅受到国外观众喜爱,而且其周边产品也产生了新的经济效益。俄亥俄大学教授Cooper-Chen认为,手塚治虫的作品给二战后的日本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6]。此外,手塚治虫的作品中,与民族、文化、战争、生存与死亡有关的动画内容,大多被当时的日本动画导演所借鉴[7]。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动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日本动画导演不断改进动画制作技术,努力降低制作成本。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日本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导演顺势推出一批以保护自然、崇尚高科技、宣扬效率与奉献等为题材的新动画作品。如宫崎骏以自然为主题的《龙猫》等,能启发观众反省自我,并构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日本动画改变主题后成为一种全球文化,日本动画市场发展迅速,动画作品广受国外观众喜爱。中国、美国和法国等国纷纷引进日本动画,日本动画开始走出国门,迈入全球化轨道。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动画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一直苦于无法应对人员不足和劳务费高涨等问题的日本动画界,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便将动画制作中的润饰、加工动画等中期流程工作,委托劳动力优秀且廉价的韩国来完成。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韩国经济迅猛增长,其国民工资水平基本与日本持平。日本动画产业不得不从韩国撤出,继而转向与中国等低劳动力价格国家合作,将一部分工作交由中国等合作国家来完成[3]。目前,日本动画作品内容主要围绕冒险主题来展开,如《鬼灭之刃》《进击的巨人》等,以吸引更多不同国家的观众。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动画作品的制作工具也更为丰富,特别是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动画后期制作,使动画制作效率得到了飞跃性提高。2002年,原画作画系统“Stylos”的出现与运用使日本动画制作实现了除背景外的全数字化。此外,日本动画作品在种类、形式、内容、画风上更加精雕细琢,特别是21世纪以来,依托互联网技术,日本动画在全球得以覆盖,凭借多元的内容主旨、缜密的故事情节,给全球观众带来了近乎完美的观赏体验。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日本动画文化不断向周边国家甚至欧美国家扩散,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新媒体对日本动画全球化的推动和影响

日本动画源于美国动画电影。二战后,日本人认为迪士尼动画是当时流行文化的典范,开始崇尚美国文化。正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张诚所言,大川博受到美国迪士尼《白雪公主》的影响,于1956年制作了第一部日本动画电影《白蛇传》[8]。当时日本动画电影由于只能在剧院里播放,所以只吸引了少数日本观众。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日本动画公司不仅模仿美国迪士尼的动画风格,而且还模仿迪士尼将动画电影在电视上播放。

电视推动了日本动画的传播,将动画送至千万日本人的家庭中。《铁臂阿童木》是当时的一部经典作品,在当时的主要电视台上播放,获得了日本民众喜爱。这使得日本动画师看到了新的商机。20世纪80年代,日本引入录像带技术,动画产量持续增长,作品风格也进一步丰富,以宫崎骏的《天空之城》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开始走出国门,对邻国的影响不断增加。

20世纪90年代后,VCD、DVD等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动画,日本动画制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加之日本政府逐渐将动画作为文化发展与文化输出的载体,以热血、奇幻、治愈、推理、运动、搞笑等为题材的动画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动画传播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观众可在家中随时观看。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开始越来越受到国外观众欢迎,日本动画也由此进入了传播的“黄金时代”。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日本动画不仅加速推进了全球化进程,而且还改变了运作模式。日本在线动画的发展为全球动画合作创造了机会。日本动画公司为忙碌的年轻观众创造了“泡面番”,如网络上的7分钟短片动画《怪物弹珠》[9]。各大动画论坛联络人在网络上不断更新日本动画,即时提供优质片源,翻译制作相关国家的字幕,然后将其压缩成适合在电脑上播放的RMVB格式或适合移动存储播放的MP4格式,方便全球的观众同步观看日本动画,或者让他们能够下载清晰的动画资源。此外,通过美国的YouTube、Netflix和中国的腾讯、哔哩哔哩等平台,日本动画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为观众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另外,由民间动画爱好者组成的大量的字幕组,不停地翻译新更的动画剧集,并发布到网络和论坛上供网民们观看分享,字幕翻译的问题不再是日本动画全球化的障碍[10]。

根据日本动画协会《2020年动画产业报告》,日本动画全球化占比情况如下(图2):亚洲地区占比最大,为43.2%;欧洲地区为16.2%;中南美地区为13%;北美地区为11.4%;非洲地区为7.3%;大洋洲地区为6.8%;东欧和中东地区均为0.4%;其他地区占1.3%。截止到2021年7月,日本动画制作公司有300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外包和承包业务关系的公司有68家,占比为22.7%。其中,中国大陆有36家、韩国15家、美国14家、中国台湾地区5家、其他国家19家。如图3所示。

日本动画产业从2003年开始至2014年的国内动画市场一直呈上升趋势,2014年产业总值达到1兆3096亿日元。之后,受国内少子化的影响,产业总值徘徊在1兆1000亿日元至1兆2000亿日元之间,2019年猛增至1兆3102亿日元。其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相反,2014年后呈现急速递增的趋势,2014年国外市场产业值为3265亿日元,2019年已达1兆2009亿日元。如图4所示。

以《宝可梦》为例,日本动画作品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如图5所示):(1)电影,例如《宝可梦》第1部至第4部在日本的票房收入为221亿日元,第1部至第3部在全球46个国家上映,票房收入为28400万美元;(2)无线电广播电视;(3)高清卫星电视;(4)海外电视节目,《宝可梦》曾在68个国家用25种语言播放;(5)膠带和数字视频光盘;(6)互联网;(7)游戏,例如任天堂曾发行《宝可梦》相关游戏软件7200万个,在全球销售宝可梦游戏机1亿台;(8)周边衍生产品,任天堂在全球销售宝可梦玩具130亿个以上,除此以外还有众多的相关食品和文具;(9)出版物,相关部门出版了《宝可梦》漫画书和漫画杂志。

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为日本动画产业提供了市场新契机,给动画形象的品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动画形象制作和品牌营销传播渠道的变革和发展[11]。日本动画作为日本流行文化的典型代表,不断向周边国家甚至欧美国家扩散,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图5 动画作品传播方式

三、动画角色设计对日本动画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动画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动画角色设计。早期的日本动画角色设计深受美国迪士尼动画风格的影响,许多日本动画人物设计在模仿迪士尼动画人物的可爱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特色:角色的头部被设计得很大,巨大的椭圆形瞳孔占据大半个脸部;角色的身体由基本形状组合而成。手塚治虫早期作品几乎都以此为特色,如《铁臂阿童木》中的“阿童木”的眼睛几乎占据整个脸部的一半,又如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中的“节子”被设计成一个大眼大头、可爱又脆弱的小女孩。当时的日本动画角色设计并非取材于现实,而是基于对丰富情感表达的需要,这也表明在当时现实主义并没有真正成为动画设计师的着力点。

20世纪70年代,由高森朝雄创作的《明日之丈》中的“矢吹丈”是日本动画一个划时代的角色设计。“矢吹丈”的外观设计更加成熟,他代表日本动画复杂构图设计时代的开始。此时的日本动画设计师们已经开始尝试创建适当的身体比例设计且观众喜爱的角色。之后的《宇宙战舰大和号》的角色设计更加注重人物的衣服和头发等外部特征。

20世纪80年代,大友克洋创作的《阿基拉》中的角色的面部设计十分复杂,复杂的面部设计强化了动画的表达效果。通过夸张的肌肉和血管来展现角色的实力成为这一时期日本动画设计的主要特征。

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动画角色写实主义设计的巅峰时期。特别是数字动画技术的出现,使日本动画角色能够保持高度精度。如《攻壳机动队》中“草薙素子”的骨骼、肌肉的比例设计高度精确,而之后的日本动画作品一直延续这种精确真实的设计。

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SHAFT公司的《绝望先生》《物语系列》《魔法少女小圆》等的角色设计推动了实验性设计的流行。这些基于传统设计而存在的实验性角色,大多只需稍做调整就可适应作品的气氛。近年来,日本动画的角色设计朝各个方向发展,人物最细微的细节都能成为角色特有的风格。

随着日本动画创作模式的发展成熟,个性鲜明但又类型固化的角色塑造不仅成为日本动画创作的重要标签,还直接影响其他国家开始模仿日本动画的角色设计。《铁臂阿童木》在中国播出之后,其新颖的角色设计受到中国动画界的欢迎。特别是宫崎骏的动画《千与千寻》面世以来,其用写实风格与拟人化的夸张变形把角色造型融入故事中,将非常鲜明的动画镜头语言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编织了一个令观众痴迷的幻想乐园。中国动画在保持其以往的情节、风格的同时,也不断借鉴日本动画的角色设计,如《大鱼海棠》的角色设计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的角色画风非常相似。又如《巴拉拉小魔仙》中的故事与日本动画《光之美少女》十分相似。美国动画在保留了自己鲜明特色的同时,不断地汲取日本动画的文化特色后,才与日本动画共同成为全球动画业发展的两面旗帜。这也是中国动画产业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四、日本动画故事题材对其全球化的推动作用

动画故事是动画制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部动画的心脏。一部优秀的动画片要想赚足票房、打动观众,不仅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画角色,还要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日本动画故事的取材范围十分广阔,热血、奇幻、治愈、推理、运动、搞笑等题材的动画故事比比皆是。这些故事中的一部分不仅蕴含丰富的西方文化元素,而且还汲取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文学素材。如《封神演义》《山海经》、十二生肖等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深受日本动画界青睐,并被大量运用于日本动画电影中。此外,《西游记》《白蛇传》《红楼梦》等中国经典名著也被日本动画电影创作者改编。不过,不论是汲取西方文化元素,还是借鉴中国神话与民间故事,日本动画故事都不只是单纯地模仿,而是结合本土文化特征进行创新,形成具有全新内涵和质感的日式动画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其实现了对人性的通融表达,全龄化的思想主题能够引发所有受众的共鸣。以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为例,其所有作品都是对现实的观察与思索,都有时代共性的背景和主题,如《龙猫》中有关城乡矛盾的主题,《风之谷》对核战争的思考,《幽灵公主》对阪神大地震的呈现,《红猪》中有关海湾战争的描述,《千与千寻》对“失去的10年”的探讨等。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不仅对日本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还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如宫崎骏所言,动画电影创作必须坚持入口低但宽的原则,这样才能引发所有受众的共鸣,但同时还要设定一个具有深广度的、具有净化功能的出口[12]。这一点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得到了非常完美的诠释,这也是日本动画电影思想性的集中体现。日本动画电影走出了一条以动画电影为媒介传达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的个性化创作道路。

在动画全球化之前,由于动画故事主题的不同,日本最受歡迎的动画与其他国家不同。《铁臂阿童木》因为战争的故事主题在日本流行后,给予日本观众新的生活动力。而在当时,中国动画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民族性格的中国神话故事动画《大闹天宫》更受中国观众的欢迎[13]。受全球化的影响,日本和其他国家观众喜欢的故事主题变得十分相似。为了吸引更多的全球观众,日本动画开始改变故事题材,从战争题材的《铁臂阿童木》主题偏向生活题材的《海螺小姐》。但由于大量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和游戏进入日本,《海螺小姐》并没有在全球流行。日本动画师又开始创作奇幻类、冒险类的故事,如《名侦探柯南》《犬夜叉》。有学者在2008年和2009年对北京大学学生最喜爱的动画系列进行调查,《名侦探柯南》《犬夜叉》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这说明很多年轻的动画片观众都喜欢冒险和奇幻主题的动画。

在全球范围内,日本动画的产业规模和出口授权已经超越了包括迪士尼在内的传统动画电影制作公司。在内容上,日本动画不再呈现对“征服”或“强势”的崇拜,转而强调对现实社会的影射,注重反映、关心当下的全球问题,展现了一种新的意识和普遍性[14]。日本动画主题的变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外观众。日本动画传入中国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制作人对其故事主题进行研究后认为:日本动画观众不再仅限于青少年观看,也适合成年人观看。动画全球化使日本动画能发现更新的、更受欢迎的题材来吸引更多的国际观众。

五、结语

日本动画史完美地展示了动画产业全球化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电视、互联网、新媒体与动画的完美融合,打开了日本动画产业全球化的第一步。日本动画产业获得成功,不仅因为风格鲜明的角色设计和全新的动画故事,还因为动画故事与观众之间的相互作用。日本动画面向全球观众,根据人体结构的美感创造独特的个性角色,吸引了大量国外受众。同时,日本动画善于运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如运用西方电影技术后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动画故事。而且,日本流行动画文化还有丰富的创作力,日本流行动画文化的成功更在于它是“大众文化”,其中所蕴含的内容、价值与讯息都与大众息息相关。日本动画从战争和生活题材变更为奇幻和冒险题材,顺应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以此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日本动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具备独特的风格,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动画电影从模仿美国动画电影,到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创作模式,再到风靡全球,其类型化角色塑造、多元化素材汲取、全龄化思想主题、拟态化场景设计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动画电影借鉴[12]。

[参考文献]

[1]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動画協会.日本のアニメ産業市場の動向2021年版[EB/OL].(2021-08-18)[2021-09-01].https://aja.gr.jp/.

[2]郑锦燕.日本动画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路径[J].传媒,2017(18):56-57.

[3]山口康男.日本动画全史:日本动画领先世界的奇迹[M].于素秋,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洪云.探索日本动漫对世界的影响[J].商业故事,2016(11):140-141.

[5]曹海林,任贵州.日本动漫文化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启示[J].东疆学刊,2016(03):14-19.

[6]Cooper-Chen,Anne.Cartoon Planet:the Cross-Cultural Acceptance of Japanese Animation[J].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2(01):44-57.

[7]姜滨.日本动漫文化的流变与发展[J].当代传播,2011(04):55-58.

[8]张诚.东京:“全球城市”下的日本动画产业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9):148-153.

[9]刘斌,郭坤玉.新媒体环境下日本动画产业空心化及其对策[J].电视研究,2018(07):90-93.

[10]Craig Timothy J.Japan Pop!Inside the world of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M].New York,NY:Routledge,2015.

[11]姚佩,周东宝.新媒体时代的动漫形象品牌传播[J].当代传播,2011(03):84-85.

[12]高立伟.日本动画电影的创作特色与启示[J].传媒,2018(11):56-57.

[13] 卢雅然.国产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14]徐小虎.日本美术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冷韬(1995—),女,湖南益阳人,中视前卫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新媒体部视觉设计师。

猜你喜欢

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新形态呼之欲出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对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编读往来
中国的拥抱如何温暖全球化(观察家)
过度全球化
全球化遇阻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