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医院-家庭管理模式构建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10-23王静杜继平安筠婕刘东振
王静,杜继平,安筠婕,刘东振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第4大致死性疾病[1]。目前COPD管理模式尚不健全,调查发现,COPD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在1698份问卷调查中仅38.5%的患者听说过COPD。在这部分患者中,60.1%的患者家中没有供氧设备,70.5%的患者从未接受过呼吸康复训练[2]。吸入药物治疗是治疗COPD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指南指出在随访期需要检查患者吸入技术掌握的程度[3,4]。患者对吸入技术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吸入药物的疗效和依从性,进而影响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增加患者经济负担[5],因此,提高患者吸入技术是COPD患者慢病管理的重要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呼吸科就诊的52例COPD缓解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8例,均取得患者和家属支持并签署治疗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纳入标准:(1)西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6]的诊断标准稳定期的患者;(2)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对答切题且自愿决策者;(3)听力正常,本地区患者(便于随访);(4)自愿参加本研究;家庭支持力度大。排除标准:(1)有呼吸、运动训练的禁忌证;(2)存在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其他系统的恶性肿瘤;(3)听力异常,认知功能障碍;(4)外地患者,家庭支持力度小,主观拒绝参加疗效追踪的患者。
1.2 干预方法
试验组按照专科建设要求全程、连续、同质化管理,每天评估吸入技术并纠正:患者从入院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干预,以科室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探索COPD的健康管理方法,通过在医院进行规范化检查治疗,呼吸,门诊综合治疗室同质化健康宣教和患者出院后定期的随访调查,为呼吸慢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对照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常规治疗。每周进行1次吸入技术的评估,共12周。
1.3 评估指标
1.3.1 COPD评估测试(CAT)、改良Borg评分
患者当日完成评定,12周后通过电话预约患者复诊,再次评定以上问卷。
1.3.2 6min步行距离(6MWD)
住院期间,经主管医生评估后,进行6MWD测定,在并且走廊截取50m距离,两端设置醒目标识,患者沿此距离在耐受情况下行走,6min后停止,测量步行距离,全程检查指脉氧不低于90%、心率<130次/min、呼吸<30次/min,超过上述限度停止测试并回病房吸氧休息。出院12周后通过电话预约患者复诊,再次测定。
1.3.3 吸入制剂掌握情况
专科护士面对面讲解药物及其装置,演示吸入全过程,强调重点,让患者重复及演示。设计吸入制剂评分量表(包括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比较两组第0、1、7d患者的吸入技术合格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吸入技术合格情况对比
试验组第7d吸入技术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吸入技术合格情况对比[n(%)]
2.2 两组CAT评分、6MWD、改良Borg评分比较
两组入组前个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中的CAT、改良Borg评分均低于入组前及对照组,6MWD大于入组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的CAT评分低于入组前、6MWD大于入组前(P<0.05),但改良Borg评分与入组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AT评分、6MWD、改良Borg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CAT评分、6MWD、改良Borg评分比较(±s)
?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每年发作3次或以上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7]。研究发现,基层医院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自我管理能力更低,对健康宣教、医疗服务、健康体检和康复治疗未引起重视,在慢病管理模式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因素制约慢病管理的开展,如全程参与慢病管理的患者家属较少,对患者的经济及心理支持不足;未建立规范的互联网信息系统,与社区脱离[8]。
吸入药物治疗是治疗COPD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COPD患者入中前吸入技术的评估发现,其吸入技术问题严重,很多患者使用吸入制剂半年以上,评分仍不合格。多数患者仅首次处方吸入药时被医师指导如何使用,之后再为了解患者吸入制剂的掌握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就诊不及时,到医院时未带吸入制剂,或医师工作繁忙,未检查患者的吸入技术情况。而通过呼吸综合门诊的建设,门诊或住院患者每日由专科护士专职指导,以便患者在家能规范熟练地掌握吸入技术,鼓励家属参与,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