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价值分析
2021-10-23周伟
周伟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0医院邯郸医疗区,河北 邯郸)
0 引言
结肠癌为胃肠消化内科常见肿瘤疾病,因肿瘤恶化程度较高,分化程度较低,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以根除肿瘤病灶,延长患者预计生命时长[1];因结肠癌生理病灶特殊性,患者于发病后伴有机体营养吸收障碍等情况,随着疾病进展,易导致患者机体营养成分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患者继发营养不良情况,影响患者免疫机制[2];加之恶性肿瘤影响,机体处于高凝状况,加速机体凋亡,严重危害患者机体健康。营养不良作为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转归,易导致不良预后情况发生,危害患者机体健康,针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有效营养支持,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3]。肠内营养干预作为临床营养支持首选治疗方案,通过特殊营养干预手段,以补充机体所需营养,避免因疾病因素、手术因素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情况发生,本研究笔者特针对肠内营养干预于结肠癌围手术期应用有效性进行探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均为笔者单位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共计84例,入组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依据手术序号进行小组划分,各42例,参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范围34-79岁,均龄(52.17±2.74)岁;试验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范围39-81岁,均龄(52.28±2.69)岁;针对两组结肠癌患者入组资料做统计比对,差异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对策,于患者术前针对机体营养状况进行客观评估,明确患者继发营养不良风险因素,遵医嘱给予患者禁饮、禁食,术前1-2h适量给予患者含服生理盐水,有效提高患者机体耐受度,缓解饥饿感受,利于术后肠道恢复,于患者术后,加强对患者机体营养成分监测,给予患者体重监测,比对患者术前、术后机体蛋白、体重等相关指标,明确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及时检出营养不良情况,联系主治医师给予针对性治疗干预,加强病房管理,考虑结肠癌患者机体耐受度较低,极易受环境因素继发应激条件,需于术后开展有效的病房管理,定期进行通风换气,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采用紫外线仪器进行空气消毒灭菌,降低空气内细菌含量,为患者治疗提供一个无菌、舒适环境;术后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借助良好护患沟通,针对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术后转归相关情况对患者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情况,明确病情转归需求,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术后加强引流管管理,避免患者体位更换导致引流管脱落,加强对引流管内液体形状的评估,若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师,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加强引流管接口管理,避免液体外渗导致吻合口感染情况[4,5]。试验组患者于上述传统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联合肠内营养干预,于术后依据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及手术完成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配置肠内营养剂,建议肠内营养剂以高维生素、优质蛋白为主,待麻醉转醒后,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于肠内营养支持时,控制营养供给速度,避免过快导致胃肠道应激反应情况发生,于营养物质给予之前进行复温,确保其温度在(37±1℃),避免过凉或过热,导致患者继发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6]。
1.3 评价标准
于患者术前及出院时抽取患者肘静脉血进行铁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指标检测;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腹胀、腹痛、其他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χ2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营养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铁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指标具有一致性,术后两组患者铁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指标升高,试验组铁蛋白及转铁蛋白指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营养指标比较(±s/n=42)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营养指标比较(±s/n=42)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比对#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术后7例继发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试验组术后1例继发并发症,总发生率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结肠癌患者受原发疾病影响,患者机体免疫机制较低,于外科手术治疗后,机体创伤较大,术后康复周期较长,对机体营养状况具有较高要求,需确保患者机体营养充足,以便应对长期化疗治疗,降低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因结肠癌化疗周期较长,患者机体白细胞计数大量减少,降低机体免疫力,创面愈合周期延长,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健康,对术后营养需求量较大,为确保患者预后转归情况,需给予患者有效肠内营养干预,依据患者机体状况,给予患者营养干预,加速肠道蠕动,避免术后腹胀、腹泻、腹痛情况发生,缩短患者预后转归周期,提高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同时经由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机制,可有效减轻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7,8]。本研究经比对数据可知,术前两组患者铁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指标具有一致性,具有研究比对价值,术后两组患者铁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指标升高,试验组铁蛋白及转铁蛋白指标高于参照组(P<0.05),经由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优于未支持患者;经比对术后并发症,试验组术后1例继发并发症,总发生率2.38%,参照组术后7例继发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临床开展安全性高,具有可行性。
综上,于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开展肠内营养干预,稳定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整体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