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21-10-23于宙红朱芳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护患门诊护理人员

于宙红,朱芳玲

(第二师库尔勒人民医院,新疆 库尔勒)

0 引言

门诊抽血室是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医院护理服务水平的缩影。由于该窗口人流量大、患者流动性强,使得采血护士的工作强度加大,工作难度提升;加之护患之间接触时间短,使得差错率明显上升,很容易引起患者不满,甚至会发生口角和遭到患者投诉,不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必须不断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使其积极配合采血工作,更加信任医院。综合护理措施注重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能够缓解患者的不安心理,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也能促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1]。基于此,本文对门诊静脉采血采取的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0年1月至12月本院开始对接受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展开调查研究,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值最大为78岁,年龄值最小为22岁,平均年龄为(46.84±11.07)岁;其中男性患者450例,女性患者300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50例,中学380例,小学2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值最大为80岁,年龄值最小为20岁,平均年龄为(46.86±11.09)岁;其中男性患者440例,女性患者310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52例,中学378例,小学20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2)所有患者均于次日采血化验。排除标准:(1)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者;(2)排除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加强护患沟通。患者到门诊部就诊时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详细介绍本院医院环境和相关规章制度,由于门诊大楼抽血室较多,所以相关人员需在醒目位置放置指示牌标识,并引导患者到指定地点做相关检查,以免出现排错队、等待时间过长等现象,引起患者不满;同时与患者说话期间需注重表情管理,应保持微笑,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缓解其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其次由于门诊抽血室患者众多,患者的相关疑问也较多,所以护理人员需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及时告知患者取验血报告时间,并安抚患者情绪,使其保持平和心态,不得使用生硬语言与患者沟通,以免引起医疗纠纷。(2)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在抽血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者还会出现晕针、晕血现象,所以护理人员在为患者采血前,需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同时将穿刺针尖斜向左,以减轻患者疼痛感。采血期间需予以安慰和鼓励,引导患者想想美好事物,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保持平和心态。同时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熟练掌握心理护理技能,做好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措施,从而提高心理护理临床效果。(3)提高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在穿刺过程中,需密切注重患者情绪变化,并根据患者心理程受度,为患者选择相应的穿刺针头和穿刺方法。采血完成后需及时用食指按住采血部位,直至停止出血。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不良反应。若患者出现抽搐、意识模糊、惊厥等现象,丧失意识和直觉,无法正常沟通则为重度;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且逐渐失去知觉、血压降低则为中度;若患者存在轻微紧张、焦虑情绪,具备正常沟通和交流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眩晕和打哈欠现象则为轻度。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从抽血室环境、护士技术娴熟度、健康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n,%)的形式表示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组间数据实施χ2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详情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不同护理模式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门诊抽血室是为患者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医院形象的代表。如果门诊部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好、护理质量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会相对较高,不仅利于医院正面形象的传播,还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维持和谐的护患关系,确保抽血工作的顺利进行[2-4]。所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为患者选择一种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综合护理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够及时帮助患者答疑解惑,使其尽快完成抽血操作;同时该护理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原则,通过向患者展开健康教育,能够让患者对采血意义、采血操作步骤以及采血注意事项有所了解,可显著增强患者对采血的认知度,使其在采血前做好心理准备,尽可能的放松身心,以减少反应刺激。其次该护理模式还能规范采血流程,保证患者舒适度,降低晕针晕血的出现概率。另外该护理模式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患者穿刺引起的疼痛感,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取得的护理效果良好[5-8]。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借鉴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服务形象,降低投诉率,取得的临床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护患门诊护理人员
门诊支付之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