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对前列腺癌术后患者情绪、自我压力与负担、压力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0-23曹宇京石蕊张硕
曹宇京,石蕊,张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710
前列腺癌是起源于前列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男性中尤为常见,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步攀升。前列腺癌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需要对前列腺、睾丸等部位进行手术切除,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前列腺癌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创伤,还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同样严重的伤害,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引起行为习惯的改变。此外,手术及其他治疗同样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创伤,其中手术切除前列腺和睾丸等器官会引起患者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使患者出现自卑感,长期以往患者逐渐形成回避社会、孤僻、幻想等。这些不良情绪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均是由疾病压力和一些错误认知所致,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恢复患者心理健康。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该疗法对前列腺癌患者干预的报道较少,本文旨在分析合理情绪疗法对前列腺癌患者情绪、压力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120 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②TNM 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③能正常沟通交流;④年龄18~80 岁;⑤均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②正在接受其他心理干预研究;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肿瘤脑转移或存在意识障碍;⑤依从性较差。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失访者。由1 名医护人员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120 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对照组中,年龄46~73 岁,平均(59.23±8.55)岁;病理类型:腺癌49 例,鳞状细胞癌4 例,导管腺癌4 例,小细胞癌3 例;TNM 分期:Ⅰ期26 例,Ⅱ期22 例,Ⅲ期12 例;淋巴结转移12 例;受教育程度:初中37 例,高中18 例,大学5 例。观察组中,年龄47~73 岁,平均(59.79±9.01)岁;病理类型:腺癌51 例,鳞状细胞癌3 例,导管腺癌3 例,小细胞癌3例;TNM 分期:Ⅰ期25 例,Ⅱ期24 例,Ⅲ期11 例;淋巴结转移11例;受教育程度:初中36例,高中17例,大学7 例。两组患者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干预,即进行常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日常用药、饮食、运动,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观察组患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干预。①建立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1 名护士长、5 名护士、1 名临床医师、1 名心理医师组成。将60 例患者分为5组,每组12 例,由1 名护士负责管理。②由干预小组制订合理情绪疗法干预方案,包括疾病基础知识、合理情绪疗法培训资料等,并交由本院专家审核,通过后实施。③由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包括合理情绪疗法方案具体实施细则、与患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完成后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确保研究顺利实施。④一对一干预模式,每周2 次,干预4 周。⑤具体流程如下:a.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收集患者资料,建立病历档案;b.健康宣教,责任护士积极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患者当前对疾病的认知和存在的疑虑,对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给予多次讲解,注意患者日常活动及情绪变化,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评估患者当前状态,确定沟通时间、频次等;c.诊断,责任护士与患者一起探寻患者近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并逐一记录,如情绪激动、焦虑、抑郁、回避亲人朋友、失眠、食欲低下等,此阶段干预2 次,每次30 min 左右;d.领悟,通过交流的方式与患者逐一分析导致这些情绪和行为发生的原因,让患者清楚认识到是自己某些因素导致这些情绪、行为的出现,如对肿瘤的恐惧、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导致焦虑、抑郁,因疾病给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而自责,并因此出现回避家人的行为,甚至引起患者食欲缺乏和失眠等,让患者意识到通过调整不良情绪和行为可以改变当前的困扰,此阶段干预1 次,每次20 min 左右;e.修通,对患者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并采取对应措施以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或对已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改善(如进行疼痛管理、盆底肌肉锻炼),指导患者听音乐、呼吸放松训练、看报刊等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并对患者饮食和作息进行合理安排,可引用临床上相关经典案例对患者进行鼓励,邀请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出现回避亲人朋友的患者,此阶段干预4 次,每次25 min 左右;f.再教育,对患者再次进行健康宣教,肯定当前的干预成果,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对后续治疗的信心,此阶段干预1 次,每次20 min 左右;g.保持与患者联系,与患者确定后续随访方式、时间、频次,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合理情绪疗法来解决问题。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按照随机对照单盲法分组规则,由另1 名经过培训但不参与干预的医护人员于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估,且该人员不知晓分组情况。①心理状态: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测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 分,分数﹤50 分为正常,≥50分为焦虑,且分数越高,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 分,分数﹤53 分为正常,≥53分为抑郁,且分数越高,患者抑郁越严重。②自我压力和负担: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癌症行为量表(cancer behavior inventory,CBI)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 for cancer patients,SPBS-CP)进行测评,CBI 总分0~96 分,SPBS-CP 总分10~50 分,两个量表分值越高提示自我压力感、自我负担感受越强。③压力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SCSQ)评估患者应对肿瘤压力的方式,该问卷分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 个维度,分值范围分别为0~36 分、0~24 分,维度得分越高,选择该项应对方式的趋向性越大。④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 个维度,每个维度为0~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⑤记录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2 年(截至2021 年1 月),每半年随访1 次,干预过程中无中途退出和失访者,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1)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的比较
2.2 自我压力与负担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CBI、SPBS-CP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BI、SPBS-CP 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CBI、SPBS-CP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2)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CBI、SPBS-CP 评分的比较
2.3 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CSQ 量表中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消极应对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3)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CSQ 评分的比较
2.4 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I-74 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QOLI-74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4)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QOLI-74 评分的比较
2.5 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并发症发生例数依次为8、5、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15/60),病死率为1.67%(1/60)。对照组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并发症发生例数依次为15、9、2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33%(26/60),病死率为5.00%(3/60)。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4.483,P
=0.034);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讨论
前列腺癌是目前男性人群面临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国内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给社会和患者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手术切除是早期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包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睾丸切除术等,中晚期手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但手术治疗的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双重伤害,由于前列腺与神经血管束紧密相连,手术会对其造成损伤,引起患者出现排尿障碍、勃起功能障碍等,这些并发症常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因疾病负担引起的负性情绪,甚至导致患者日常行为的改变。肿瘤患者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心理健康与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对前列腺癌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情绪干预,引导患者回归社会,实现真正的身心健康。合理情绪疗法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其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前列腺癌患者对疾病本身及手术并发症的错误认知和评价是造成心理压力的直接因素,在强烈的心理压力下患者通常不能理性面对,进而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改变。
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CBI、SPBS-CP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干预能帮助患者合理排解负性情绪,减轻自我负担感受。本研究将患者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逐一列举、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如呼吸放松训练、听音乐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邀请家属参与调解患者与家人的关系,可以纠正患者回避亲人的不良行为等,以上多种措施对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和压力负担均有积极作用。孟卫芬等研究中表明,合理情绪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前列腺癌患者对肿瘤的恐惧、错误认知及评价使其处于应激状态,加上手术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情绪变化,使其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干扰了日常生活,甚至引起患者行为改变。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SQ 量表中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干预后患者能主动通过求助的方式应对自身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使患者对前列腺癌及手术并发症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明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改变术后不良事件,如通过呼吸训练等多种方式缓解心理压力,疼痛管理缓解术后疼痛,盆底肌肉锻炼改善尿失禁等。徐蕾和刘喜文研究中表明,合理情绪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压力和倦怠感,促进其心理健康。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GQOLI-74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前列腺癌患者在合理情绪疗法干预后排解了负性情绪,积极应对各种难题,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水平居多,这可能与低受教育水平对疾病知识、干预方案的理解能力与接受度相对较差有关,致使该水平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的执行能力相对欠缺,无法较好配合医护人员,因而导致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也是本研究中最易出现且不可避免的问题,只能通过多次交流沟通尽可能缩短不同受教育水平患者间的差距。本研究中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病死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患者多为Ⅰ期、Ⅱ期,且通过规范治疗后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短期内很难发现干预措施对患者生存期和生存率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讨论。综上所述,合理情绪疗法可以有效缓解前列腺癌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促进患者积极应对其面临的问题,避免患者回避、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