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与赣州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1-10-22龙赟罗才华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中小学生

龙赟 罗才华

摘  要:中小学生是一座城市的希望与未来。在文明城市的发展中,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让中小学生更好的传承城市历史和文明,为了强化他们的文学素养,我们开展了赣州传统文化入校园的活动,以希望同学们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文章结合实践,分析了中小学生和赣州传统文化结合现状,探讨了中小学生和赣州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并探究了两者的结合策略,以希望在有效教学策略的推动下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推动小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生;赣州传统文化;有效融合;实际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6-0183-02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strategy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Ganzhou traditional culture

LUO Caihua  (Ganxian District Education,Technology and Sports Bureau,Ganzhou City,Jiangxi Province,china)

LONG Yun  (Ganzhou Zhanggong District Houde Road Primary School,Ganzhou City,Jiangxi Province,china)

【Abstract】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re the hope and future of a c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ed city,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In order to le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better inherit the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of the city,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ir literary literacy,we have carried out Ganzhou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ampus activities,in the hope that students can in the infilt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ett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practi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Ganzhou traditional culture,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Ganzhou traditional culture,and explores the combination strategy of the two,in the hope of improving the cultural literacy of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 bett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 the promotion of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Key words】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Ganzhou traditional culture;Effective integration;The actual research

贛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赣南中心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历史,比如宋城文化、客家文化、阳明文化以及赣州红色文化等等,其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将赣州文化和中小学生结合起来构建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体验和感知中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可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可以推动学生家国情怀的发展。文章立足赣州文化,从中小学生视角出发,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1. 中小学生和赣州传统文化结合现状

(1)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薄弱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素养不高,而且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也不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所以,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如此才能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的开展,文章指出,提升教师自身素养要做好如下两点策略:一是组织教师开展培训;二是鼓励教师走出教室,通过文献资料、网络自学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为无形的影响,教师只有热爱传统文化才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传统文化教学没有形成体系

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当前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依托各大学科完成,即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在完成学科教学目标的时候,也达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虽然课堂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但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形成系统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不能让学生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知识。

2. 中小学生和赣州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

(1)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赣州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州文化教育是帮助学生扎根、注入中国魂的重要方法。赣州文化教育内容不仅包含植根于本地区的客家文化,还包含名人的教育理念以及当今时代教育内容。学习优秀的赣州文化可以让中小学生了解圣贤的思想,可以让他们对本地区历史发展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本地工艺、风俗民情有充分的认识。可以说赣州文化教育是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最佳教育手段。

(2)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前进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赣州文化教育在本地区的中小学生中得到了广泛推进,各种以赣州文化为主题的教材、课件如雨后春笋进入到了学生视野范围内。这些经过处理的教学资源可以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快速进入到学习中来。如若方法得当,这比传统教育的影响更加持久、深远。

(3)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赣州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不乏关于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论述。所以,用传统文化规范学生言行,用圣贤教诲发展学生责任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人。

(4)推动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对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特别是本地区独特的赣州文化,对本地区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推动赣州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结合,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赣州传统文化入校园,对规范教学体系、升华学生情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加强赣州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结合可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可以推动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深入开展。

3. 中小学生与赣州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研究

(1)红色文化入校园,用革命精神浸润学生心田

江西省是革命的摇篮,有着丰富的红色育人资源。同样赣州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也异常丰富。为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让红色文化走进中小学生身边,近年来赣州市推出了大型系列红色文化活动,更是开设了以赣州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将革命之光世代传承下去。研学旅行是一种一边学一边玩的课外实践活动,对强化学生集体生活、公共道德体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为了积极相应赣州市的教育号召,各大中小学纷纷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到红色革命基地,开展了一场场的研学旅行活动。红色教育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内容,更是提升学生思想意识的重要形式,通过革命圣地观摩可以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光荣历史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对传承革命精神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2)宋城文化和语文学科结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赣州宋城文化历史悠久,不仅有八景文化发祥地八境台,还有全国唯一的宋代砖城墙、洋溢着宋代人文气息的古浮桥等,由此赣州又有“宋城博物馆”的美誉。积极开发、有效利用宋城文化资源,将其引入到教学课堂中来,可以让优秀的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效果浸润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这是强化学生文学素养、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们在对宋城文化的教育价值上做出了多次的深入研究和讨论,也积极尝试将其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以初步探索宋城文化在教学的有效应用。

第一,研学体验课。

研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开展教育教学的新方式,它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理念的完美诠释。但远距离的研学旅行实属不易,而且一年一度的研学也无法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宋城文化的研学资源丰富多彩,比如古城墙、八镜台、灶儿巷都是我们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基地,为了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学校多次组织孩子们到基地游览、学习,在行动中感受宋城文化,体验赣州人文的精神,以强化孩子内心。

第二,开展文学欣赏课。

我们在立足当前语文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以赣州宋城文化为题材的诗篇,并将其和语文教学结合了起来,比如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苏轼的《赣州八景组诗》、王阳明的《通天岩》等等,诗人们构建的正是孩子们熟知的生活和情境,这样的语文欣赏阅读课更契合孩子的认知,符合他们的需要,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开展文化写作课。

贛州文化风土人情、名人实际、地方发展起来的精神都是同学们写作的良好素材。在语文写作课上,我将这些素材有效的融合到了写作课堂上。在写作课程设计中,引导学生从本地区文化出发开展写作,以拓宽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爱家乡情感的发展,进而描绘出高质量的好篇章。

第四,开展活动体验课。

文化体验不能局限于教室,也可以在户外开展。比如文化剧的编演、宋城文化诗词比赛等等,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宋城文化的精髓。比如我从孩子们身心发展特征出发,编造的文学剧《魅力赣州》,一部分学生扮演诗人,部分同学扮演宋朝百姓,并将班级布置为宋城景象,而且很多场景可以大胆让学生设计,在他们的实际体验中感受到了宋城文化,体验到了宋代人们的风土人情,由此文化内涵也融入到了学生内心。

(3)民间艺人入校园,传播客家童谣

“斗鸡鸡、斗虫虫,虫虫咬了妹妹手,飞走,飞到婆婆瓦上,生了一个寡蛋,留的妹妹伴冷饭!”客家童谣作为赣州文化的精髓,近年来赣州市加大了对客家童谣的传承,而民间艺人则肩负着传承民谣的重要责任。黎林先生是赣州的民间艺人,从小对童谣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近年来开启了走乡串巷搜集童谣的旅程,但真正的将这些童谣传承下去,还必须让它回到孩子们身边去。学校为了积极相应赣州市教育部的号召,也积极开展了童谣入校园的文化活动,由此黎林先生和学校达成了共识,免费为大家授课,力图将客家童谣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孩子们喜欢学,客家童谣才有未来”。通过民间老艺人的搜集、传播,配以轻快的节奏、简短的音律,以歌唱和室外游戏的活动开展童谣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愉快的吟唱,可以将客家童谣传承下去。现如今,我们班的很多孩子当起了童谣宣传使者,会教其他孩子唱《月光光》、《麻雕子》等童谣。

(4)构建“快乐”校园文化,释放本心

阳明先生说“乐是心之本”,为了践行阳明文化的精髓,我们开启了研学之旅。学校走廊张贴着“万物向阳”的主题,而且为了将阳明文化践行到校园文化中来,我们打造了特色“光”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本意为境由心生、心中美好,那我们的日后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现如今,“万物向阳”主题活动被学校拓展了到了各个方面,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阳光下的麦田收割者》等等全部被张贴了出来,以希望孩子们就像太阳一样,汲取光芒、吸收能量,更加茁壮的成长。

4. 结束语

传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生的生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真、善、美,还能让孩子们在人文气息的校园中快乐的成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其和中小学生教育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综上所述,通过系列赣州文化活动的开展,力图让广大中小学生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践于行,进而让青少年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身道德素养,进而形成正确三观,并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孙月.刍议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小学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有效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43).

[2]吴丹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融合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20(31).

[3]马文琴.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6).

[4]钟易.李霞.对赣州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21).

[5]张海英.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池江小学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05).

[6]邓春莲.赣南地方文化在赣南职业院校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J].语文课内外,2019(013).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中小学生
新时期下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的有效融合研究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的有效融合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