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因素初探

2021-10-22路瑞娟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社会支持情绪情境

路瑞娟

摘  要:培养具有坚强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公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阶段,随着课程压力的加大和中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迅速,情绪起伏较大,容易产生挫败感。挫败感挫折感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容易发展成为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立足以往的研究成果,旨在归纳出中学阶段挫败感产生的激发因子,从而为规避初中生挫败感,提高中学生心理耐受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情境;情绪;恢复力;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6-0011-0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ustration

LU Ruijuan  (Junior High School,Gangouyi Town,Huining County,Baiyin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

【Abstract】Cultivating citizens with strong personality and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school education.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with the increase of curriculum pressure and the stag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s rapid,emotional fluctuations are greater,and frustration is prone to occur.Frustration not only affects students' life and study,but also easily develops into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is study take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uilds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It aims to summarize the stimulating factors of frustration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avoiding the frustr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tolera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Situation;Emotion;Resilience;Social support

挫折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组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具有坚韧品格的公民是学校当下亟需关注的事项,也是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遗留问题之一。目前,面对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和多元化的价值生态,心理关怀在中学阶段变得必要且紧迫。

1. 挫折心理的含义与特点

挫折感即“碰钉子”,是指在社会活动中,当个体期望受到阻碍而短时间内无法逾越时,所产生的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体验。挫折心理的产生与挫折情境有关,挫折情境是引起挫折心理的内在原因,挫折情境虽然不是导致挫折心理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多个挫折情境的叠加往往对挫折心理的产生有无法估摸的影响。挫折心理根据能否产生挫败感可分为两类:一是当挫折发生后,个体不能够承受期望落空带来的消极情绪时产生的心理失衡和低落情绪;二是当挫折发生后,挫折本身仍然在个体的抗挫折能力内,那么这种没有超过个体负荷能力的挫折反而会促使个体潜能的发挥。由此可见,挫折强度越大,经受挫折的时长越长,越有可能引起挫折心理。当挫折心理发生时,个体容易出现心理失衡,进而导致生理和心理的双方面的不适感。生理方面,学生可能会感觉精神紧张,呼吸困难,四肢战栗等生理反应,心理方面则容易出现精神紧张,挫败感爆棚,自怨自艾等消极情绪。当不能够及时的摆脱消极情绪,就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挫折本身由三部分构成: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挫折情境是指挫折行为发生的刺激因素,挫折认知是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方式,挫折反应是在挫折认知方式下发生的心理活动或行为举止。比如,刘同学因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其中,“刘同学迟到”是挫折情境,迟到后刘同学觉得很冤枉,因为他的迟到是帮助老奶奶过马路,所以“觉得自己很冤枉”就是挫折认知,因为觉得自己冤枉而产生郁闷,这“郁闷”就是挫折反应。不同个体对同一个挫折情境不一定会产生相同的挫折反应,即有了挫折情境,不一定会产生挫折反应,能否产生挫折反应的关键在与挫折认知。

2. 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强弱与所处的特殊的年龄段有关、与个体的性格特质有关。青春期的学生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生理方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情绪变化迅速,前一秒风和日丽,下一秒就可能狂风骤雨。有时,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乖宝宝”也会变得容易暴躁愤怒,这常常给家长失控的感觉。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外界的小小的压力源都有可能会刺激到学生敏感的神经,有时开怀大笑,有时嚎啕大哭。因此,建立对挫折的正确认知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第一步。有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他们还不能够正确的看待挫折,当困难来临往往会变得焦虑不安,有些初中生面对压力源甚至会出现窒息感;另外,有75%的初中生心理状态非常不稳定,兴奋和悲伤总是交替出现,总是被不良情绪所困扰。当不良情绪来临时,往往不知所措,心理冲突激烈而活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要辩证的看待挫折对人成长的意义,建立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另外,初中生自我意识快速萌发,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急于证明和表现自己,一旦期望落空,便感觉到强烈的挫折感。由此看来,不切实际的期望也是造成初中生挫败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猜你喜欢

社会支持情绪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