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连接在GRE语文逻辑填空中的应用考察研究
2021-10-22原苏荣
潘 杰,原苏荣
(1.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国际交流处,上海 201815;2.上海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4)
研究生水平考试(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 简称GRE)是由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简称ETS)提供的一种自适应测试,自20世纪50年代起,它一直是美国大学录取研究生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其语言逻辑考试(Verbal Reasoning)(以下简称“该类考试”),旨在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察考生对英语句子中语义关系的掌握程度。[1](43)
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它表达的是意义而非形式。因此,它和小句或者句子之间并不是大小关系,而是体现关系,即一种符号系统在另一种符号系统中的体现。[2](1-2)语篇通常是指一系列的话段或者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只要合乎语法,并且语义连贯都可以称之为语篇。[3](7)因此,GRE语文逻辑填空类题目属于语篇范畴,一句(组)完整的句子(群)就是一个语篇。就语篇而言,其组篇机制在于通过衔接手段这一纽带将小句甚至句子组织起来,使语义群成为一个完整的语篇。当语篇中对某个成分的意义解释需要依赖对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出现了衔接。[2](4)衔接的本质是语义关系的体现,通过语法及词汇手段等得以实现。就语法而言,常见的衔接手段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
本文以GRE语文逻辑填空为语料,考察语篇连接手段在该类考试中的具体应用,我们分别从语法和语义对连接手段进行解释分析,为相关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个新的教学及学习的视角。
一、语篇连接的定义及不同分类
Halliday &Hasan[2](226)认为,连接成分本身并没有衔接意义,而是通过自身特定的意义间接地具有衔接作用。它们在话语中表达了某些意义,预设了其他成分的存在。Martin & Rose[4](17)提到连接着眼于事件之间的内部关联——即对相关事件进行转述、补充、排序以及解释等等,通过逻辑意义将事件和消息进行联结。胡壮麟[5](104)提出:“语篇中的连接概念专指相邻句子(群)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连接性词语的运用,人们可以了解上下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设后续句的语义。”由此可见,连接的本质是语义性的,即通过语法手段将事件或者消息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
Halliday &Hasan[2](238)聚焦于句间连接并以语义为划分标准,将连接分为:添加(addictive)、转折(adversative)、因果(causal)及时空(temporal)四个范畴。
(1)For the whole day he climbed up the steep mountainside, almost without stopping.
(a)Andin all this time he met no one. (添加)
(b)Yethe was hardly aware of being tired. (转折)
(c)Soby night time the valley was far below him. (因果)
(d)Then, as dusk fall, he sat down to rest. (时间)
(2)You need to cleanse the skin, then to use a good cleaner.
由例(1)可知,Halliday & Hasan提出的连接概念仅聚焦于句间关系,通过连接性词语将两句句子蕴涵的事件或消息联结起来,分别反应了四种语义逻辑关系。但在例(2)中,不难发现句子单位“You need to cleanse the skin”及非句子单位“then to use a good cleaner”(非定谓小句)之间依旧存在语义上的连接,即时间关系。由此可见,连接不仅仅存在于句间,同样存在于句内。基于Halliday & Hasan的四类语义范畴,马丁[6]扩大了语篇连接的范围:囊括了句内(或小句间)的连接关系,甚至包括非定谓小句,即传统语法的动名词短语、分词短语和不定式短语。[5](105)为了纠正这一“应用性谬误”(applicational fallacy),Halliday[7]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中将基于语义的连接分类抽象化为“逻辑-语义”类,即“详述”(elaboration)、“延伸”(extension)、和“增强”(enhancing)。
就连接表达形式的类型而言,常见的连接附加语包括连词、副词、以及介词短语体现的状语。[2](231)[5](104) [6](59)国内学者原苏荣[8-12]将在语篇中起到连接作用的副词及介词短语归类为不同于名词、介词、形容词等传统意义上的特殊类词语——副词性关联词语。本文将使用传统意义上的词类,即副词及介词短语,以确保在讨论的过程中和连词保持一致。
(3)He confessedbuthe didn’t get amnesty.(连词 - 转折)
(4)I was told to shut up and sit in a chair.ThenI was questioned.(副词 - 时间)
(5)As well asgetting the best, they still wanted better. (介词短语 - 添加)
例(3)-(5)中,句内和句间的连接关系通过连接附加语得以实现,故这类清晰可辨的连接关系以“显明”(explicit)示意。[5](117)除此之外,事件及信息本身之间的逻辑关系较为清晰时,没有连接附加语的使用,语篇仍是连贯的,这类连接关系以“隐含”(implicit)示意。[4](118)何伟[13-14]认为,逻辑标记词是体现英语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的重要表征形式之一,主要包括:连接词(linker)、粘合词(binder)和标点符号(punctuation mark)。由此可见,除了词范畴的逻辑标记词(或连接附加语)起到连接小句语义作用外,标点符号在连接小句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6)I was screamed at, verbally abused. I was slapped around. (时间)
(7)The company’s policies were myopic: they lacked foresight, making no provisions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增补)
(8)The ancient Greek writer Herodotus was credulous, accepting improbable legends as historical facts.(因果/增补)
例(6)中,尽管没有使用连接附加语,但是依旧可以看出两件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先被大喊大叫(be screamed at),之后被殴打(be slapped around)。例(7)中,同样未使用连接附加语,但是通过冒号的使用可知后句是前句的增补(解释)。从后句中的“they lacked foresight”可推断前句“myopic”和“lacked foresight”(缺乏远见)同义。例(8)中,由非定谓成分“accepting…”,可知前后部分呈因果或增补关系。通过增添连词“because”或者副词“specifically”分别可以得到(8-a)和(8-b)。
(8-a)The ancient Greek writer Herodotus was credulous,becausehe accepted improbable legends as historical facts.(因果)
(8-b)The ancient Greek writer Herodotus was credulous;specifically, he accepted improbable legends as historical facts.(增补)
表1 语篇连接相关分类
综上所述,就连接附加语的使用而言,可以分为“显明”或“隐含”两大类。就连接附加语的语义范畴而言,可分为“时间”、“转折”、“因果”和“增补”四类。就显明类连接附加语的表现形式而言,可包括连词、介词短语及副词三中词类;而隐含类连接附加语的表现形式有冒号/分号+句子以及(逗号)+非定谓成分两种结构。
二、研究设计与语料来源
本文主要采用描述统计的方式,即收集数据(语料),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与分析。具体而言,一是本文以《GRE基础填空24套精炼与精析》(以下简称“《基础24》”)中的试题为语料,总计912道,约20421词次;二是基于该题库,手动标注各题中包含的衔接手段、语篇连接的显明/隐含性、语义范畴及连接表现形式。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912道试题中,有176道考察的语篇衔接手段为照应、省略和替代,736道试题涉及连接,故与本文相关的语料为736道试题;三是统计各项频次及比例;四是就频次及比例最高的连接形式及语义范畴进行分析归纳。
三、结果和讨论
(一)语篇连接的总体分布
衔接是语篇的重要手段以及语篇连贯的基础,而该类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于英语语义、语法及语篇的掌握情况。连接作为语篇衔接的手段之一,主要包括隐含和显明两大类。表2 是语篇连接在该类考试中的总体分布情况。
表2 语篇连接的总体分布
从表2可以看到,隐含类和显明类连接手段在该类考试中的分布并不均衡。分布最广的是显明类连接(63%),其次是隐含类连接(37%)。显明类连接可以通过信号词(如副词、介词+NP等)考察前件和后件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这类句子在定位信号词方面较为容易,而在语义逻辑的选择上略有难度(四选其一)。隐含类连接缺乏明显的信号词,需要通过标点符号来判断。这类句子在定位信号词方面略有难度,而在语义逻辑的判断上较为容易(通常为增补或因果)。
(二)隐含连接手段的表现形式及语义范畴
Halliday[7]认为,在一个句子之内、小句之间,通常要有连接成分来把它们联系起来,表示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但在某些情况下,句间没有显明的连接词,但句间内在的逻辑-语义关系已经非常清晰,语篇的意思还是连贯的,这种连接方式为语篇的隐性连接。张德禄&刘汝山[15](181)提出,如果小句间没有连接词,则必须有标点符号来表示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与其他相同地位的单位具有一定意义连接关系。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2002)在Punctuation词条中提到标点符号的功能之一是指明语法结构。[16]通常指明语法结构和意义连接关系的标点符号有冒号(:),分号(;)及逗号(,)。
由表3可知,隐含连接手段在该类考试中“冒号/分号+句子”及“(逗号)+非定谓成分”的表现形式的频率较为接近,以前者(55.39%)略高于后者(44.61%)为总体趋势。就“冒号/分号+句子”的形式而言,其涉及的语义范畴仅包括增补类(149;55.39%)。而在“(逗号)+非定谓成分”的形式中,考察的语义范畴包含增补和因果,增补类(68;25.28%)的频数略高于因果类(52;19.33%)。
表3隐含连接手段的表现形式及语义范畴频数
语篇连接中的增补指的是讲完或者写完一句话之后,还有扩展的余地,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某些补充信息。[2](233)[5](107)[17](75)在该类考试中,添加的补充信息通常是对前句的补充说明。Quirk et al.,[18](1620)指出冒号(:)在句中起到的功能之一是对于前句中出现的内容进行解释。分号(;)在句中起到和连词and一样的作用,即将两个(语义)完全关联的的独立小句连接起来。[18](1623)鉴于前后小句的语义极为紧密,因此在形式上省略了连词and,而使用分号。张德禄&刘汝山[15](181-182)提出冒号(:)在语篇中起到进一步说明和提供更详细的内容,而分号(;)表示语篇内几个单位都具有成为独立句子的潜在能力,但是由于它们之间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而没有成为独立的句子,是排比和举例常用的连接方式。同时分号起到强调各个单位之间的对等性。由此可见,标点是增补类连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9)The highly publicized redesign of the car is essentially _____: the exterior has been updated, but the engine remains unchanged.(《基础24》, 2019)(冒号+句子 - 增补)
A. intuitiveD. consequentialB. cosmeticE. retroactiveC. superficialF. momentous
(10)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textbook provides _____ footnotes; since the first edition, the editors have apparently _____ a great deal of background data.(《基础24》, 2019)(分号+句子 - 增补)
A. illegibleD. amassedB. monotonousE. embellishedC. copiousF. clarified
例(9)中通过分号可知后句是前句的补充说明,并且后句语义完整,可以通过它可以推测前句空格内缺失的语义成分。具体而言,后句的整体语义为“外部翻新,而(内部)引擎没有改变”,即“面子工程”。由此可推测前句的核心语义也是指向“面子工程”。在选项中只有B(表面的)和C(肤浅的)和“面子工程”语义接近。例(10)中,分号起到排比的作用,换言之其语义关系仍为增补,前后句语义接近。但是前句和后句语义都有缺失,需要关联前后句来推测出缺失的语义成分。前句语义为“教科书的第二版提供了______脚注”,后句为“自第一版起,编辑们就很明显地_____大量的背景数据”。由后句可知“从第一版起,就有大量的背景数据”,那么自然而然到了第二版,脚注(背景数据)的量是很大的,故前句确实的语义为“大量的”,因此选C。通过前句“第二版提供大量脚注”可推测后句中“从第一版起编辑们就在大量地收集背景数据”,后句缺失的语义为“收集”,故选D。
除了“冒号/分号+句子”的形式外,“(逗号)+非定谓成分”也是该类考试经常考察的隐含连接形式之一。Quirk et al.,[18](1615)提出,在所有标点中,逗号(,)是在使用方面极为灵活,因此很难去分类。但就其功能而言,逗号(,)前后的部分(parts)在语义上极其关联(are closely related semantically)。张德禄&刘汝山[15](181)认为,逗号(,)表示紧凑的排比和并列关系。但是,他们[15][18]并未就逗号(,)前后的句法形式作出严格限制,这表示逗号(,)前后的内容并不仅限于形式上一致的成分,如“词,词”或“词组,词组”的形式,也可以是“小句,非定谓成分”等形式。何伟&仲伟[19]就定谓小句和非定谓成分之间连接附加语的缺失给出了合理解释:非定谓成分不能对过程发生时间进行直接定位,非定谓成分要定位过程、确定参与者等需要依赖定谓小句。这种依赖决定了非定谓范畴必须与定谓范畴建立逻辑,因为非定谓范畴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具有逻辑关联词的功能。由此可知,增补类连接在该类考试中也常以“(逗号)+非定谓成分”形式考察考生对逗号功能以及定谓和非定谓成分之间关系的理解,即逗号前后语义的一致性。
在传统英语语法中,非定谓成分可以充当主语、宾语、状语等,而状语就其语义而言又可以分为九类,即原因、让步、时间、目的、结果、条件、比较、方式和地点。功能语言学中,Martin & Rose[4](122)将结果、方式、条件、原因和目的状语归为“因果”类连接,让步和比较状语对应“转折”类连接,时间状语对应“时间”类连接,这也就解释了该类考试中也会使用“(逗号)+非定谓成分”的形式考察前后部分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11)By the end of the long, arduous hike, Chris was walking with a ______gait, limping slowly back to the campsite.(《基础24》, 2019)(逗号+非定谓 - 增补)
A. haltingD. promptB. robustE. stalwartC. hobblingF. constant
(12)Residents of the isolated island were forced to master the art of navigation, becoming the ocean’s most _____ sailors.(《基础24》, 2019)(逗号+非定谓 - 因果)
A. adeptD. thin-skinnedB. temperamentalE. reclusiveC. congenialF. virtuoso
例(11)与例(12)通过“(逗号)+非定谓”的形式将前后句进行连接。就前者而言,逗号后的“limping slowly”(缓慢地蹒跚)是对逗号前“with a ____ gait”(以____步履)的解释说明,因此该空选择与“蹒跚”意思接近的选项,即A(halting,摇晃的)和C(hobbling,蹒跚的)。在例(12)中,逗号前的语义内容为“孤岛原住民被迫掌握航海技术”,逗号后表达“这些原住民成为最______水手”,由此可知前后内容在语义上存在因果关系,故选择有“熟练”意思的A和F选项。
张德禄&刘汝山[15](182)将存在逻辑语义关系而没有明显形式特征(即无连接成分)的现象归因于被传递的消息之间存在着“自然顺序”、即时间顺序、大小顺序、一般特殊顺序、因果顺序及所有者被所有者顺序。就现有语料而言,该类考试中涉及的隐含类连接考题主要涉及增补及因果类,而这两类语义逻辑恰恰存在自然顺序,即客观世界中事物发展的顺序或者心理过程顺序。
(三)显明连接手段的表现形式及语义范畴
何伟、郭笑甜[20]提出:“互文不仅存在于语篇之间,语篇内部各成分如词、句之间也存在意义的交互”。词和句之间意义的交互可以通过各种隐性和显性的标记形式关联起来。通过表2可知,显明类连接手段是该类考试考查的重点,在现有语料中比隐含类多近两倍。就显明连接手段的表现形式而言,除了常见的连词外,还包括副词(及合成副词)和介词短语。[2](231)[5](104)
表4显明连接手段的表现形式及语义范畴频数
通过表4可以看到,显明连接手段中以连词的考察为主,其比例(52.89%)高于“副词”及“介词+NP”形式的比例之和(47.11%)。“因果”及“转折”类的连词是考察的重点。具体而言,在“因果”类连词中,because和(so/such)…that…出现频次最高,而“转折”类连词中,although/though和but出现频次最高。
(13)Because play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increases brain activity, it is sometimes used as a _____ to promote learning in children.(《基础24》, 2019)(连词 - 因果)
A. conditionD. stimulusB. incentiveE. dictumC. highlightF. aphorism
(14)Oren missed the play’s overarching significance, focusing instead on details so minor that they would best be described as _____.(《基础24》, 2019)(连词 - 因果)
A. ingrainedD. picayuneB. indelibleE. triflingC. moribundF. impervious
例(13)中,前句表明玩乐器可以促进大脑活动,通过连词because可知前句与后句是因果关系,因此后句缺失的语义成分应当包含“促进儿童学习”且态度积极的词汇。根据《牛津词典》释义,incentive解释为“sth. that encourages you to do sth.”,而stimulus解释为“sth. that helps sb./sth. to develop better”,两者都有积极的含义并且语义和前句相符,故选项B和D正确。例(14)中,连词(so…)that…同样凸显了前后小句的因果关系,因此that后的语义要与前句中的minor(细小)相关联。词汇picayune和trifling都有“微小的,微不足道”的意思,因此D和E正确。
(15)Although Virginia Woolf was a central figure in London’s established literary scene, she nevertheless perceived herself as being _____.(《基础24》, 2019)(连词 - 转折)
A. renownedD. salutaryB. peripheralE. marginalC. rationalF. celebrated
(16)At first the children were _____, but as the morning progressed they began to laugh and talk eagerly.(《基础24》, 2019)(连词 - 转折)
A. ostentatiousD. puerileB. naïveE. reticentC. reservedF. solicitous
例(15)中,通过although连接前后小句并呈现转折关系,前句中表明Woolf在伦敦文坛上的核心地位,后句则应当表明和前句“核心”一词相反的语义。选项B和E都有“边缘”的语义,因此为正确选项。例(16)通过转折连词but可知前后语义相反,后句体现孩子们“laugh and talk eagerly”(尽情地说笑),则前句应该选择与之相反的语义,即reserved(寡言少语的)和reticent(沉默的)。
由表4可见,“介词+NP”是该类考试中第二类频繁出现的考察连接的形式,占比25.7%,略高于副词的出现频次(占21.41%)。其中,“因果”和“转折”类居多。Martin & Rose[4](122)将充当结果、方式、条件、原因和目的的状语归为“因果”类连接,因此在统计的过程中,“因果”类“介词+NP”结构的数量又略高于“转折”类。该类考试中,频次最高的“因果”类和“转折”类介词分是by和despite。
(17)Keats’s poetry was called _____ by those critics who noted that he indulged in sensuous imagery and luxuriant diction.(《基础24》, 2019)(介词+NP - 因果)
A. voluptuousD. presumptionsB. lusciousE. pedanticC. sheepishF.imperious
(18)Despite the __________ of books written about Greta Garbo, she ultimately remains an enigma.(《基础24》, 2019)(介词+NP - 转折)
A. obtusenessD. abundantB. dearthE. mysteryC. profusionF. paradox
例(17)中,by介引的成分一直到句末构成的附加内容对主句中缺失的语义进行补充。后句的语义为“评论家们意识到Keats沉溺于感官的意象和华丽的措辞”,而前句为“Keats被称为______”,介词by将前后句的语义连接起来,塑造出Keats在评论家们眼中的形象。由此可知前句中缺失的语义应当和“沉溺于感官的意象和华丽的措辞”相同。选项voluptuous和luscious都表示“满足感官的”含义,因此正确。例(18)中,后句描述了“这名音乐家实际上很神秘”,前句的语义为“介绍Greta的书籍有________”,通过despite可知前后呈转折关系,前句缺失的语义和“神秘”相反,即选择与“不神秘”相关的选项。profusion与abundant都表示“大量的”意思,放入空缺处传递“尽管介绍Greta的书籍有很多”,与后句契合,因此正确。
该类考试中,除了连词和“介词+NP”作为显明的连接手段之外,副词也是较为有效的连接方式,“增补”和“转折”类副词的出现较为频繁。经统计发现,该类考试中出现的副词种类繁多,频次最高的副词也远远小于频次最高的连词。具体而言,“增补”类副词出现频率最高的为namely,仅占所有副词的6%,而“转折”类副词出现频率最高的为however,仅占所有副词的9%。相较于作为虚词的连词和“介词+NP”形式而言,作为实词的副词种类繁复多样,这表明该类考试对于考生副词的掌握程度要求极高。除了掌握必要语义之外,还要明确其非常灵活的句法位置(句首、句中和句末),这似乎大大地增大了该类考试的难度。然而,尽管副词的句法位置极为灵活,Ramat &Ricca[21]提出副词按功能而言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作用于整个小句的句副词以及起到修饰谓语动词的情状副词。潘杰&原苏荣[22]认为,句副词隶属情态范畴,旨在表明言语者的言语方式、对命题(间)的评价和认知,因此这类副词的句法位置一般位于小句句首(或谓词之前)。作为起到连接两个小句的枢纽,对该类考试中所考察的副词而言,其句法位置大都在小句句首,少部分在句中(主语之后谓词之前)。
(19)Architect Maya Lin wants people to experience her commemorative monuments tactilely: namely, she wants them to _____ these structures.(《基础24》, 2019)(副词 - 增补)
A. interpretD. confrontB. venerateE. touchC. revereF. feel
(20)As a child, Mary ______ her stringent upbringing; however, as she grew older she began to appreciate her grandmother’s strict discipline.(《基础24》, 2019)(副词 - 转折)
A. embracedD. touchedB. despisedE. reservedC. toleratedF. hated
例(19)中,通过副词namely可知后句是对前句语义的增补,即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前句预设了“Maya希望人们通过触觉感受(experience…tactilely)她设计的纪念碑”,因此后句缺失的语义成分也应该为“通过触觉感受”。选项feel及touch都有“触摸”之义,因此E和F正确。例(20)中,前句中缺少核心动词,而后句中提供了核心动词“appreciate”(感激、赞赏),通过however可知前后语义呈转折关系,因此前句缺失的语义为“appreciate”的反义词。选项B和F都有“厌恶、讨厌”的含义,因此正确。不难发现,在例(19)和(20)中,起到连接作用的副词都出现在小句句首。
总之,本文在功能语言学分析视角下,探讨并调查了语篇连接在GRE语文逻辑填空中的衔接特征及概貌。研究发现,就显明类和隐含类连接手段而言,总体分布最广的是显明类连接手段。该类考试中,隐含类连接手段的考察形式有“冒号/分号+句子”和“(逗号)+非定谓成分”,前者主要涉及增补这一语义范畴,而后者包括增补和因果两类语义范畴。显明类连接手段的考察形式有连词、副词(及合成副词)和“介词+NP”,其中连词的考察最多,其次是“介词+NP”,最后是副词(及合成副词)。连词中主要考察的语义范畴包括因果和转折,因果类连词出现最多的是because和(so…)that,转折类连词出现最多的是although/though及but。“介词+NP”形式考察最多的语义范畴为因果和转折,常见的因果和转折类介词有by和despite。副词考察最多的语义范畴为转折及增补,常见的转折及增补类副词分别是however和namely。值得一提的是,出现在该类考试中的副词种类繁多,需要考生在平时广泛地积累大量的副词,掌握它们的语义和连接功能。
本文验证了衔接理论在GRE语文逻辑填空中对语篇分析的适用性,以期对GRE考生复习备考及教师在语篇教学中提供一个新的学与教的视角。同样本研究还存在不足,语料相对较小,在后续研究中还可以继续扩大语料,并尝试讨论其他衔接手段,如词汇衔接、替代、省略和替换,进一步探究语篇衔接在该类考试中的体现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