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班级的有效管理

2021-10-21王阿芝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6期
关键词:有效管理班级管理幼儿园

王阿芝

摘要: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在班级管理中,幼儿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并协调多方资源,以促进和维持班级日常运作。所以,教师可以从自身入手,丰富个人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而实现管理,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有效管理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应选择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挖掘幼儿潜能,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质量,可为幼儿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探讨班级环境质量的提升与维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涵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嚴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等等。明确了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需要遵循的工作职责。已有研究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涵有清晰的界定。唐淑、虞永平认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这个观点明确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具体目标以及方式为组织、计划、实施以及调整。钟鸣认为,幼儿园中的班级管理涉及生活常规、课程、班级环境、人际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是以幼儿养育中的生活管理为基础,并且因所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而异。

二、幼儿园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启蒙教育的形式、方法、对策等发生了很大改变,融合创新性教育理念,揭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提升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要有效管理幼儿园班级,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法和育人手段,取得最优化的班级管理效果。幼儿不再是班级管理的“接受者”,而是转变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养成文明礼貌行为,增强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幼儿园班级有效管理的对策研究

1.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丰富管理技巧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因此教师个人的内涵提升和班级管理技巧的掌握尤为必要。首先,幼儿教师应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幼儿教师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没有很强的责任心,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并实现身心健康成长。鉴于此,必须把握有利时机,打造一个责任心强、能够吃苦耐劳的班级团队,由幼儿教师担任直接领导者,班级其他成员积极配合。教师以人格魅力感染孩子,形成了良好的班级风气,更容易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其次,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落实“以生为本”,努力做到分工明确。幼儿教师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责任,班级的有效管理就有了准确方向,鼓励孩子们自我管理,强调他们的个人职责,对于优质完成任务的孩子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增强他们的班级意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班级管理成效。比如,在教学结束以后,幼儿教师要维持好班级秩序,指导幼儿们自己收拾玩具,将玩具放在指定位置,在收拾玩具的过程中不要拥挤,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保护他人的安全。每一名幼儿都能自觉地收拾玩具,班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就是成功的有效管理。再次,幼儿教师具有细节化的班级管理意识,是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细节管理具有特殊的魅力,把握各种细节,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使班级工作从复杂变得简单,从低效变得高效,在此基础上有效开展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等,更利于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培养幼儿的能力素质

教师必须紧抓班级管理的机会,强化培养广大幼儿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行为,先教孩子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关照”等,然后让幼儿将文明礼貌用语牢记于心,细化于行。再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孩子的互帮互助行为,教师要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并让他们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小朋友。教师要拿出“表扬”的武器,表扬主动帮助他人、能够互帮互助的孩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物质奖励,使全班幼儿均养成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另外,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同等重要。只有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未来创造更大的价值。幼儿的责任意识较弱,和家长的长期溺爱有着很大关系。班级管理工作应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为主,及时沟通家长,使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责任教育,对于幼儿主动承认错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穿衣吃饭等行为予以表扬,预留充足时间,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使更多幼儿成为有责任、有理想的好孩子,体现出班级管理中责任教育的现实意义。

3.建构与其他主体的良好合作关系,实现协调管理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除了上述的课程计划、环境构建外,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其人际关系管理主要体现为与配班(副班)老师、保育员甚至幼儿之间的合作。幼儿园教师可以先理解人际关系的建构,进而实现班级管理主体之间的良性合作。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比作舞台表演,每一次的人际交往,都可以比拟为“表演者”在塑造角色、倾注自我、力求展现最佳;这种自我的建立以合乎社会期望为逻辑,可能并非“表演者”的真实模样;教师的“印象管理”通常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内修炼,另一个是外整饰。内修炼代表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外整饰体现教师协调运用外部资源的能力,这二者对于教师整体“形象”的良好呈现是缺一不可的。而教师形象的呈现与管理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受认可程度,进一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结束语

班级的有效管理需要幼儿教师的不懈努力,还要结合不同幼儿的成长特点,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沈雅文.幼儿园“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华夏教师,2020,(19):11-12.

[2]赵丽娟.论运用互动式听课方法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研究[J].才智,2020,(18):208.

[3]张馨予,高崇,黄莎莎.新时期幼儿教师自主性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4):68-72.

猜你喜欢

有效管理班级管理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管理为教学助跑
技工类院校班主任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