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2021-10-21王继扬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王继扬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班级管理属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属于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管理,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学生的个性表现的越来越强烈。所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探索与学生发展相符的管理方法,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创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因此,文章中对高中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策略

在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织者、实施者,同时也是重要的参与者,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从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来看,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教育管理模式的限制、硬性化管理的弊端、个人专断问题等因素的存在,限制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针对高中班级管理现状,则需要班主任转变教育管理思想和手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掘学生的优势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并通过硬性化管理与柔性化管理的结合增强学生对管理的接受度,從而实现高中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管理自主化,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任何班级事物事物开展都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行班级管理自主化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和空间,从而全面发挥学生的潜力,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实现管理的自主化,带领学生一起出谋划策,在增强学生参与感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例如,在开展以“魅力班集体”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遵循学校卫生规定的基础上对班级环境进行改善和美化。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既是指导者也是后期工作者,需要为学生美化环境提供一些建议,还需要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学生则需要分工合作,有的打扫卫生,有的粘贴图画,有的给班级起名,有的规划班级卫生角,这样不仅可以拉进师生的关系,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增强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管理民主化,建设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三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中,组织班干部团队则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培训,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来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从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来看,建设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对于强化班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增强班干部的责任意识,还能够提升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实现班级管理的民主化,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因此,对于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则需要教师重视对班干部的培养,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从班干部的角度分析来看,其不仅需要为班集体服务,还需要追求自我发展,所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则需要教师做好引导。所以,班主任在建设班干部队伍时,一是要通过民主化的投票方式选出学生们欢迎的班干部,二是帮助班干部树立责任平衡意识,三是为班干部提供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和权利。

三、管理人性化,优化改进班级管理手段

其一,采用放养管理策略。“放养”并不意味着全部放手,而是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多、不要太详细,减少学生对班主任的逆反心理,但是要求学生所有的行为都能够符合学校的基本要求。该种管理措施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举措,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还能够落实自我管理的策略,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十分的重要。

其二,采用正面疏导策略。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此时需要班主任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既要及时地鼓励学生还需要避免在公共场所批评学生,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健康的发展。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此时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疏导,深入发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赞美和鼓励的话语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其三,采取心理疏导策略。因为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背景,所以在个性心理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正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况,抵触班主任的管理。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健康的成长。

四、管理制度化,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依赖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强化管理效果。在班级管理制度制定方面,若是制度过于严苛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若是制度过于柔性化又难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增强班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同时,在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民主,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定上,这样制度成为了大家的制度,学生能够自觉的遵守自己所制定的制度,以此来实现班级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比如,对于班级值日标准的制定,教师可以在地面、窗台、黑板讲台等方面设定一定的考核标准,若是哪个值日组没有完成任务需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同时,对于卫生的维护每个人都有责任。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既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还能够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班主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所产生的的影响也是比较深刻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始终保持负责的态度,深入了解高中生的发展特点及成长需求,采用合适方法来构建良好的班级体。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则需要采用民主化的管理,通过增进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进步发展,在提升班级各项工作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来带领班级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杨平贵.浅谈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新课程,2021(31):228.

[2]李娟.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4):9-10.

[3]鲁统群.浅析发展视角下的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J].新课程导学,2021(20):11-12.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