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2016-03-11查翔
查翔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新媒体正不断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方式,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和挑战。作为当今大学生的主力军,“95后”学生个性鲜明,自信张扬,自我意识强,思想开放。如何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看待和利用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中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展开论述,研究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以适应新媒体环境带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学生管理 工作策略
近年来,以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在改变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同时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长期以来,高校开展学生思政工作的基本手段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座谈、讨论、谈话、社会实践等形式为辅助。显然,当前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转变思路,正确看待网络媒介的利与弊。教育者要自觉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探索新的学生管理方法,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形式更丰富,内容更充实。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交互性。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最突出的变化即为“受众”不仅指大众,而且可能是个人,“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而且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第二,复合性。互联网传递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文声一体化,它将各种信息形态、传输渠道、接收终端整合起来,从而保证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终端进入新媒体网络。第三,平等性。大众可以不分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专业程度等,通过新媒体就一个问题或观点进行平等对话。第四,及时性。新媒体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源,很多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事件都通过新媒体及时发布。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特点和天然优势使其迅速在高校校园中蔓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信息传递和获取方式发生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渠道被无限拓宽,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即需即取,大学生通过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国内外的一些教学视频、名家公开课等,这直接带动了类似于微课、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的兴起和发展,也为大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网络的开放性和不可控性使得一些不健康的、负面的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好奇心强,加之价值观不成熟,容易轻信一些网络流言并肆意传播,形成羊群效应,造成不良影响。
(二)交流方式逐步转变。
微博、微信、BBS论坛等以形式灵活、传播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具有良好作用和独特优势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些新媒体形式深受大学生喜爱,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发表观点。QQ、飞信、微信等即时社交软件打破了师生交流的时空限制,电子邮件、QQ已经作为常规沟通工具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新媒体的发展加速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转变,以微博、微信为首的新兴社交软件已然成为潮流,每天在手机上“织围脖”、发微信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这些社交软件集语音、通话、拍照等一系列功能于一身,且资费低廉,即时性、趣味性、灵活性大大增强,增进了彼此交流。与此同时,大学校园内“低头族”、“手机癌”较多,课堂玩手机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对高校学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情况令人担忧。
(三)交际障碍进一步加剧。
新媒体的发展简化了交流方式,打破了时空局限,很多素昧平生的两个人都能发展出虚拟的友情甚至爱情。“90后”大学生个性独立,崇尚自由,很多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肯定、归属和认同,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所有需求都能被满足,正因为如此,一些大学生忽视了现实沟通,轻信网络朋友,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样的教训我们经历了太多。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同学聚餐时,开饭之前每个人都拿着手机看网页、玩游戏、聊QQ、传照片,明明同学和朋友就在身边,却没有任何交流和互动。长期下去,学生会产生现实交际障碍,对网络和网络工具产生严重依赖,人的主体性会被弱化。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更容易受到新媒体的负面影响,迷失自我,甚至出现道德缺失、漠视法律法规的严重后果,这都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做出正确引导。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对策略
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会衍生很多新文化和新问题。高校和学生管理者必然要面临管理思路的调整和变化,这样才能适应新媒体导致的新文化,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新问题。
(一)注重核心价值教育,加强舆论监督引导。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的主体更加多样,主流文化的话语权有所削弱,各种亚文化层出不穷,对舆论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应更加注重核心价值教育,加强舆论监督和引导,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各种错误观念的误导,实现思想的引领,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大学生的鉴别能力,确保他们在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对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抵制能力。
(二)占领新媒体阵地,加强与学生互动。
无论愿意与否,教师和学生已别无选择地处于新媒体的时代浪潮中。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应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网络世界的多样性,有利于辅导员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交流关系,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从而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对于即时性的信息获取,提高对学生动态的预见性,都是非常有裨益的。在依托新媒体进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不能千篇一律,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关心学生的实际诉求。学生管理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对于一些消极思想和不良情绪要保持高度敏感,并及时进行劝解和疏导。
(三)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新媒体工具只有功能之别,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合理利用好,就能发挥其价值。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的适用性和广泛性。除了利用新媒体的社交网络平台和学生沟通交流外,学生管理者也可以利用网络杂志、电影视频等开展工作,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这些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另外,学生活动的开展可以依托新媒体的网络平台推进,特别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一些专业实行的是2+1的培养模式,受学生在外地实习的限制,很多评选评议活动无法实地开展,新媒体给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平台,网上视频会议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变换形式,新媒体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团组织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等。
(四)加大资金投入,构建数字化校园。
新媒体发展的趋势要求高校必须逐步实现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的网络化、数字化,因此高校要逐步建设一批互联网应用系统,如迎新系统、考勤系统、教务系统、宿舍管理系统、毕业生离校系统等。这些系统的上线和完善都会大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使教职工和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到与工作、学习、娱乐等相关的信息服务。除满足管理应用的功能外,高校还应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可通过增购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系统,进行用户分级管理,对网络异常情况、关键数据、关键应用、关键部门的网络进行监控,保证校园网络安全。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要继续购置和更新必要的设备和器材,从硬件上充实校园新媒体力量。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高校应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正面优势,规避负面效应,在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思路,全面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芳娟.智能手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浅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6).
[2]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
[3]彭移风,宋学锋.新媒体时代的学生管理困境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