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1-10-21苗永涛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根据课程的特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何在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是新时期化学教师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化学在课程体系和知识框架固定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重新梳理,对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优化重组,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同时,考虑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组织和调整,以目标为导向,达到化学德育目标,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也为其他学校化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课改的实施促使化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也解决了许多问题,而融入思政元素,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是新时期化學教师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化学课程与思政教学融合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育目标不全面。在讲授化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其次,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没有有机融合;再次,授课方法比较单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有待加强。
二、化学课程主要内容与思政教学内容的融合
化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思政教育的结合
通过介绍化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对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思政目标展开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生课堂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主义信念。其次,通过展示我国化学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通过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成果及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介绍化学先辈们优秀事迹,教育学生们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要求同学们学好文化知识,紧跟时代步伐,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争取为我国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思政教育的结合
教师介绍化学的主要内容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介绍化学定量测定方法时,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同时,教育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进而对学生强调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成功=刻苦努力+方法正确+少说废话。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要素之一。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们学习要有计划,人生要有规划,帮助学生全面认清自我,发现职业兴趣,明确发展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的结合
在课堂授课中,结合教学内容,加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升华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1、“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的主要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通过介绍金属元素是化学元素的主体,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物质资源,其中,钨是最难熔化和最难挥发的金属元素,钨(W)主要用于制造合金钢,纯钨则主要用于制造灯炮中的钨丝,也用于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而铬(Cr)硬度极高,具有抗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不锈钢等来教育学生们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初识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通过介绍元素周期表,揭示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元素性质与它的原子结构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都是重要的工具。同时,教育学生们可以利用化学知识开展各方面的学习。此外,还要教育学生们元素周期表在生产上的应用:由于周期表中位置相邻的元素性质相似,人们可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通过这些方面进一步促使学生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化学反应中的平衡”的主要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通过介绍高中化学中的四大化学平衡,即氧化还原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和酸碱平衡有关知识,告知学生们化学平衡在分析化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这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离子互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通过将把两种不同化学反应分类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和四个基本反应类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之养成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使他们感悟到进行分类的目的与意义。
5、“烃的衍生物”的主要内容讲授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通过介绍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机合成中起着桥梁作用,使学生在掌握各具体衍生物性质的基础上,形成各类衍生物的概念。同时,逐步建立各类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使学生真正达到主动建构、训练思维,培养探究之目的。最后,总结化学的主要内容,以“我的化学梦”为题布置作业,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深化学生“中国梦”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化学学科的特点与生产生活应用思政教育的结合
1、“卤素资源”的主要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通过介绍卤素资源,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增强其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的主要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通过讲授物质变化过程中经常会伴随着热量转化、颜色改变等现象,教育学生们观察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是唤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手段。除了化学实验课的课上讲授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在家开展一些趣味性化学实验,如“魔棒点灯”,“巧点蜡烛”和“巧洗烧杯壁的白色固体”等。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求知欲,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动力,树立学好化学课的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次确认学习目标,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化学教学内容与思政融合讲授的具体实施方法
在化学教学大纲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等进行拓展和调整,注重学生思政素质的提高。具体实施方法:在课程目标中,结合内容学习目标,确立课程思政目标;在课前学习任务推送中加入课程思政案例或者相关讨论话题,让学生在预习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育内容有感性认识,进而通过思考和讨论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在课堂授课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中的相关问题加以延伸,形成思政教育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升华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课后,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延伸阅读、第二课堂等形式巩固和提高课堂思政教育效果;改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考核评价方法,加大素质考核比重,加强过程性考核,既关注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又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特别是思政素养的培养。
教师通过授业、解惑,润物细无声地自觉融入思政层面的“传道”,发挥课程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每位学生更加热爱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为培养既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而努力践行好课程思政这个新时代的使命。
作者简介:苗永涛(1982-),男,河南商丘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与管理。
(责任编辑 张萌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