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影像学课程微课设计及教学实践
2021-10-21阮崇美李秀胡倩倩李静李文超刘德义
阮崇美 李秀 胡倩倩 李静 李文超 刘德义
微课以新颖、短小精炼的微型视频网络课程为授课媒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定制化的求学需求。几十年实践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很大的拓展,不仅仅是制作微视频层面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对高校教学环境的改善也提出了新要求。一些高校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混合式教学、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构建了课堂教学的新业态。
兽医影像学是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应用的核心课程,属于兽医临床诊断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介绍利用不同技术的成像方法,使动物机体的组织器官和解剖结构实现影像化、动态化和可视化,以此来推断机体各部位形态是否存在异常,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目前,兽医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技术主要包括X射线技术(X-Ray)、X射线CT(X-CT)、核磁共振成像(MRI)、各种超声扫描技术(A,B,M,D型及Doppler color flow)、介入放射学、内窥镜技术和心电图技术等。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技术)的快速发展,兽医影像学技术与之融合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影像诊断涉及的知识容量得到大扩增,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日益增加,使得兽医影像学课程在讲授和学习过程中难度增大。
保证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和指南针,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是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路径。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看重演绎推理,对归纳吸收与综合渗透不够透彻,对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改而不变,对启发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推而不广,教师讲授太过注重系统完整。这就导致教学改革的成本大、成效小、形式多、实效差。
一、兽医影像学课程经典案例的筛选及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的建设需要梳理课程知识的脉络,把握重点和难点,将各个知识点像网格化的节点一样建立起明确的关联性和逻辑性。给每个知识点设计恰当的切入点,如案例优选切入,问题导向切人等。兽医影像学课程经典案例的筛选需要对标教学任务,基于问题导向,考虑目的性、针对性,以病例为先导,提出相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兽医临床经典案例的设计与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提升了融会贯通、果断决策的能力。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当执业兽医师的角色,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分析思考、推断假设,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骨关节运动系统脊椎骨骨折X射线检查”时,引入病例如下:1只2岁金毛巡回犬发生交通事故后,后肢无法移动,主人送至动物医院后,临床检查发现该犬精神沉郁,体温正常,后肢瘫软不能站立,针刺后肢皮肤疼痛反应不敏感,大、小便困难,触诊背腰部,疼痛反应强烈;X射线检查显示腰椎发生骨折,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椎间错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液生化结果均正常。授课前教师针对该经典病例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相关知识的探索:第一,初步诊断是什么病症?第二,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吗?做什么检查?第三,X射线影像结果给我们什么提示?有了课前知识的分析,课中巧妙切入本章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脊椎骨骨折的常见发病原因、临床症状、X射线诊断、治疗措施、护理注意事项及预后情况等,使学生掌握临床上针对脊柱骨折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抛出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和激发学生去思考,这是微课设计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微课成功的第一步。
二、学生课下制作微课的探索
解决问题是微课设计的重中之重,根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这样才能使学生学通弄懂。针对如上病例,鼓励学生课下制作本节课约5分钟的微课,在学习通、钉钉课堂、腾讯课堂等平台上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比较、相互提高。微课制作促进了学生在课后业余时间自学、先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教师课堂讲授內容的理解,变被动灌输式学习为主动摄取式学习。通过微课的相互借鉴与对比,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经归纳总结后,带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集中解决学生面临的难点。
实验课教学是兽医影像学课程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传统教学方法,常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发生脱节,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使用微课设计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积极性,将原本由教师整理的片子、挂图、影像资料提前布置给学生,进行分组整理归纳,提高了学生参与性的同时,使生硬的基础理论理解起来更加有画面感,使实验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极大提高了兽医影像学课程教学效果。
三、微课设计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
(一)微课应用的效果不够明显
兽医影像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不能只讲授书本上的经典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术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引导学生扩大视野,联动直观教学和“互联网+”,做到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从书本的“束缚”学习解放出来,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和刺激。有证据证明,学生课前投入少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再者,一些高校兽医影像学课程开课学期较晚,正好和研究生考试备考期重叠,部分学生会放松对兽医影像学课程的学习,通过微课设计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研究生考试备考的同时不放弃对专业课的学习。微课资源不足,网络资料参差不齐也是影响该课程学习效果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扩展课程内容和教学素材等,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微课制作技术流于形式
微课设计教学法大量借助了现代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图片等,应避免出现图片清晰度不高、课件质量不过关、播放过快学生跟不上节奏、色彩过于艳丽使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等问题。制作微课时应始终把握一切为了教学服务这一根本原则,所使用的动画、视频、范例等紧扣主题,立意鲜明,服务教学。除了考虑以上纯技术层面的操作之外,还应注重基于理论认识的模型设计方面,明晰微课程与微讲座及微视频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充分考量单一微课程和微课程群及课程体系系统性和知识模块逻辑的必然联系等,理清微课的内涵和外延框架,满足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模型重构和设计的需求。
(三)避免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微课建构
很多教师将微课用于教学的较少,用于竞赛的较多,在微课建设上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没有组织高效的团队,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微课设计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堂完美的微课教学从前期的准备、制作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花大量的心思在教学设计的衔接、视频演示的表达以及图片信息的传递等方面,这不单单是知识的堆积和罗列,需要教研组(室)每位团队成员密切配合、群策群力进行微课制作,最终通过完美的课堂演绎,将精彩纷呈的教学内容充分展示给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要充分体现微课对教学价值的提升
教学效果最直接的评价和反馈来自于教学对象。那种推优式的评选在教师微课竞赛中虽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但它无法考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所以,整体洼评价微课对教学价值的提升必须涉及到教学主体和教学对象,同时,对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反馈不能因微课的“微”而变得浅显和残缺。故而微课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和对人才培养的意义需要更系统的价值思考。
结语
微课设计教学在全国高校方兴未艾,其起始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热潮于教学竞赛,但回归人才培养的初心才能体现教学改革的实质价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会随着这些新技术、新业态的加持,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将得到长足的进步。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微课之术和教育之道进行深度融合才能行稳致远,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微课教学法深刻影响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教育研究工作者的认可和好评,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虽然在微课制作前期需要艰辛的付出,但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可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带动学生的热情,拓展学习的广度,探索学习的深度。
作者简介:阮崇美(1983-),男,河南沈丘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临床兽医学。
(责任编辑 冯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