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的“低要求”
2021-10-21黄志华
黄志华
作为一名班主任,肩负着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的各种责任。每位班主任都费尽心思地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常规工作。自从走上工作岗位,认真负责的性格使我总是严格要求学生,希望孩子们学习上勤奋刻苦;纪律上整体划一,活动上异彩纷呈。严格的要求也带来了许多成绩,所带的班级经常被评为市区级三好班级。
可是十几年的班主任做下来,各类各式的孩子教过以后,我的感受却如五味瓶,总觉得在教育工作中即满足过又遗憾过,有的孩子幸福了也有的孩子缺失了。反思问题所在就是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不能用一个尺度要求学生。所以现在我尝试用不同的要求培养孩子,用不同的尺度衡量学生,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个体特点来因人而异地实现教育目的。
前年,我又一次接了一年级新生。看着孩子们懵懂的眼神充满迷惑与不解,小手小脚在不停地乱动,个别学生还像兔子一样窜来窜去,我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好管。一个月后,在我的努力下孩子们终于有点规矩了,可是班里有个最小的小女孩儿站排的时候东张西望,把头上的纱巾解下来当披肩,像蝴蝶一样飞来舞去。我稍微一批评她,那可糟了,眼泪就像自来水一样,哭得杏花纷飞,落英缤纷。我是说也不能说,哄也哄不好,真是难为人。时间长了,我发现这个孩子真是很特别,站排、写字、听课都比别人慢半拍;站排慢我领教了,写字就更让人头疼,一节课下来写不了5个字,那个笔握在手里就是不落在本上,不知道想啥呢;听课就神游,你讲第一页她看第二页,你说读课文,她就不张嘴;每天的课堂作业一定写不完。她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反馈说这孩子在家也是这样,干什么都慢,就是爱美,各式各样的衣服都能搭配着穿来穿去,其他事情都是慢悠悠的,如果在家里写文字类作业,任你怎么催促,孩子也不着急,就是握着笔当“雕塑”。
要是按照我以前管理学生的要求,这就是一个特别生,是不是思想有问题,什么都落后,我可能要严厉批评,反复督促,力争使她和别的学生一样。可这个孩子好像不知道自己做得不对,总是开开心心地来上学,蹦跳着进了教室,带着幸福的微笑甜甜地问“老师好”,弯弯的月牙眼睛里满是对学校生活的憧憬和希望。这个小天使让你的心里都充满阳光暖暖的,软软的。每到这时我总是会抱起她,放在我腿上,感受她带给我的快乐。
鉴于这种现象,我反复的思考,这样快乐的一个孩子如果非要严格地丝毫不差地要求她,做她现在难以做到的事情,会磨灭她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向往。另外我还查阅了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书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的认知受到年龄的影响,表现差异较大。刚上学的孩子有的能完成老师的各项要求,有的受到心智发展的影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认知不完善,等到心智成熟一些,自然会对自己加强约束,也就能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了。基于以上分析,我决定降低要求,让她保留这份对于上学的热情和快乐。我摒弃了严格的要求,为这个快乐宝贝制定了量身定制的“低要求”,比如:不再要求她必须跟其他同学一样,而是培养她上学的兴趣,保留她对学习的热情和快乐,逐步引导孩子向积极方向发展,慢慢加强自我约束,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与自己进行进步对比等等。
教育目标订好了,我就开始想办法实施,让孩子在快乐中逐渐进步。首先是寫字的问题,我经常和她做1分钟的游戏,看她在1分钟内能写多少个字,为了让她有成就感我就延时到3分钟,使她觉得1分钟这么短的时间也能写挺多字,接着就鼓励她,剩下的字2分钟你一定能写完。只要她能按时抄完词语本,我就让她去检查别人的词语本,以促进她的写字兴趣。就这样,在游戏中、比赛中她逐渐提高了写字速度,能跟上大队伍的尾巴了。在写作业方面,她妈妈几次给我打电话,说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让我狠狠批评她,可我始终没有批评她,在孩子的自我认知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觉得孩子有学习兴趣比写作业重要得多,所以不要强迫孩子做她不喜欢的事。我从不要求她能写完所有作业,别人写2项,她写1项就行;只要作业内容会了,不写也行;前提是知识点掌握才可以。这样量身定制的要求使她从不认为上学是多么痛苦的事,虽然和别人有点不同,但她总是那么快乐。我觉得这就是兴趣的源泉,学习的动力。在行为习惯方面,她还是不自觉地自我放松,间操站排对不齐、乱走动,我就耐心地引导她观察别的同学都是怎么做的,看看其他小朋友认真地自我约束,她也会不好意思,小手小脚就能老实一会儿……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这个快乐的小女孩儿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快乐如故,笑颜如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进步是飞跃性的,学习上、纪律上都已经看不到落后的痕迹。她作业书写得稚嫩却工整;每次课堂作业都能尽量完成,就算还有小溜号也能自己改正;集体活动基本能正常参加,跟其他小朋友一样有纪律性和集体感。当然她还是有些小毛病依然顽劣,比如,偶尔还是拖拖拉拉,答卷纸会有跟不上的情况,集体活动还是会有散漫不紧张等等。可我还是以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特点为主,从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为出发点,发扬优点,弱化缺点,树立孩子的自信,我相信只要孩子能积极面对学习,快乐对待生活,那么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通过量身定制的“低要求”,成功地保护了快乐宝贝的童心,让她的童年既有教育的成长又有快乐的体验。在幸福与希望中,她的生活会很美好,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终身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对生命的感知,对生活的探索。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尽量量身定制适合每个孩子的要求,保护孩子稚嫩的心灵。让每一片嫩叶都熠熠发光,成为最美好的自己,不论将来成就如何,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都充满自信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