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6个月以上的焦虑,应警惕“病理性焦虑”
2021-1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中医心理科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中医心理科)主任医师 许 红
几乎在所有人眼中,45岁的金琳都是一个成功的女强人。她是一家公司的执行CEO,每天都忙得如陀螺一般。近半年来,由于业绩滑坡,连连遭受打击的她怀疑自己老了,不再适应新的形势,想要退居二线却心有不甘。她整天处于一种焦虑、急躁、易怒的状况之中,动辄发脾气,过后又后悔,搞得家中和公司里“硝烟弥漫”。两个月前,丈夫遭遇了车祸,需要在医院医治很长一段时间,这让金琳的神经绷得更紧了,她夜里失眠、胸闷,渐渐感觉浑身不适,她害怕自己得了什么病,于是跑到多家医院反复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机体病变。但她这种没由来的紧张、担心、身体发紧、心慌却持续存在,以前风风火火不知疲惫的她,变得很容易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最后,在心理门诊被确诊为病理性焦虑。
焦虑强度与现实威胁明显不符
生活里,很多人都有过焦虑的情绪体验,例如在考试、升职的那段时间,或是在孩子生病住院期间,或是家庭关系出现矛盾时,等等。可以说,人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焦虑情绪是正常的。可像金琳这样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焦虑”范围,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就可视为“病理性焦虑”。
病理性焦虑总体而言是一种无根据、没有理由的惊慌和紧张,同时生理上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它一般有以下特点:焦虑情绪的强度没有现实基础或与现实威胁明显不符;焦虑导致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下降;焦虑情绪持久,且不会随客观问题解决而消失;感到灾难或不幸的痛苦体验;对预感到的威胁异常的痛苦和害怕,并且缺乏应对能力。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病理性焦虑还会引发多种躯体症状,如口干、吞咽困难、消化不良、腹胀、胸闷、吸气困难、心悸、早搏等周身不适感。
安抚焦虑情绪的“心理处方”
病理性焦虑症需要经过心理学专家或有关医生进行确诊,并遵照医嘱,选服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同时辅以心理辅导进行治疗。与此同时,需要患者自己通过心理调适来缓解。
1.逃避并非最佳选择。很多人在遭遇焦虑情绪的第一时间,就会采取逃避的“防御机制”,比如,当家人突然遭遇意外去世,家属会将逝者的所有物品都藏起来,避免睹物思人。如此逃避只是“自欺欺人”,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正视自己的焦虑,以免为了对抗焦虑情绪而让自己更加焦虑。
2.自我疏导,合理化情绪。除了正视自己的焦虑,还要学会为它找一个恰当的理由。例如,因工作不顺产生的焦虑,要找到引发它的原因,并适时调整工作状态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若一味地沉浸在“找理由”中,却没有实际行动去改变现状,那么你会一直沉浸在虚假的安全中,同样是不可取的。
3.寻找渠道,释放负面能量。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