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心肌缺血预处理中左西孟旦的应用
2021-10-20张灵珊
张灵珊
【摘 要】目的:分析重症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心肌缺血预处理中左西孟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接受的71例重症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为对象,结合方式分组,以对照组和实验组为主,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前者不采用左西孟旦处理,后者采取左西孟旦进行处理,结合数据资料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重症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案例实施左西孟旦进行心肌缺血处理,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再灌注损伤,避免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值得实施和落实。
【关键词】重症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心肌缺血;左西孟旦;应用效果
为了分析重症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中左西孟旦的预处理效果,选择部分符合要求的接受重症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部分案例实施左西孟旦,对预处理效果分析和对比。详细的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56例重症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为对象,其中先心病61例,瓣膜8例,大血管置换1例,冠脉旁路移植1例。结合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2岁~70岁,平均年龄(56.35±12.39)岁。实验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41岁~72岁,平均年龄(57.35±12.39)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可知,差异不明显(P>0.05),资料可分析和对比 [1]。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两组的案例采取的是静脉复合麻醉方式,常规留置桡动脉,颈内静脉置管和常规正中切口开胸,肝素华、体外循环辅助下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心脏表面降温阻断主动脉血流,灌注心脏冷血停搏液20 m L/kg,阻断时间超过30 min 时再次灌注。其中实验组在开胸开始到主动脉阻断前10min,总长半小时,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左西孟旦,其剂量是6μg/kg ~12μg/kg[2]。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案例的并发症情况;(2)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3)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LVEF、LVSWI以及CI的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案例的并发症情况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并发症情况,其中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概率更低,是5.6%,对照组是14.2%,数据分析,见表1。
2.2 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CK-MB、cTnI、BLA指標,对比分析可知,实验组的各项数据资料更低,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t值分别是7.36、6.36和6.58),详细的数据分析,见表2。
2.3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LVEF、LVSWI以及CI的指标
分析和对比了两组患者的LVEF、LVSWI以及CI的指标变化,其中实验组的LVEF和CI指标高,LVSWI指标低,对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的数据参数更加合理,数据分析证实了实验组的效果,详细分析,见表3。
3 讨论
重症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本身有一定的风险,很多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差,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针对疾病的特殊性,在临床的治疗中,要及时地进行病症的分析,避免出现心肌能量工序不平衡的情况,导致心排血量下降,由于组织灌注不足以及其他综合征的出现,导致病死概率比较高。
在临床治疗阶段,实施左西孟旦进行治疗,最大的作用是增强的心肌的收缩力,避免心肌氧耗降低出现异常反应。此外采取左西孟旦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重症瓣膜性心脏病手术的并发症概率,能减少围手术期的病死概率,让患者尽快恢复。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心肌保护。在手术过程中,在主动脉阻断前从外周持续泵入,对心肌缺血进行预处理。左西孟旦的作用机制明显,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之后可以增加心肌收缩蛋白对钙离子反应敏感性。左西孟旦不会对心脏造成影响,同时扩张静脉和动脉,增加了心脏输出,减少了心脏负荷[1,2]。
左西孟旦在重症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中有突出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实施和落实。
参考文献
[1] 戴朝博,吴婷玉.左西孟旦注射液联合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9):2968-2971.
[2] 韩猛.左西孟旦对脓毒症诱导的心肌抑制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