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本求真,以史砺人

2021-10-20谭方亮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思维史料教学

谭方亮

[摘   要]教育没有捷径,教育不能速成,只有遵循教育的真谛,回归教育的本真,才能发挥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的人文素材,可以通过还学科之“味”、创体验之“境”、重创史之“人”、寻教学之“魂”、养发展之“源”,借助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成功经验影响和成就学生。尚本求真是原则,以史砺人是方式,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克服教育中的不良现象,实现科学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教育本真;历史思维;史料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8-0051-03

近年来“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这些字眼反复出现在相关的教育文件中,这说明在顶层设计上,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这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教育的春天。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以存在主义的超越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系列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他倡导教育是灵魂的唤醒与自由的生成,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与学生灵魂的交流。他认为,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善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学界普遍认为,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回归原点,寻找本真。

尚本求真,是笔者近30年教育教学实践的切身感受和真实追求。尚本求真教育的内涵总结起来有12个字:遵循规律、恪守科学、幸福人生。这里的“规律”是指教育的原则,包括教育教学规律、时代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这里的“科学”是指教育的方式,教育教学应该选用最能体现教育真谛的知识、最能促进学生成长的方法、最能发挥教育价值的手段、最能影响学生人生的做法。这里的“人生”是指教育的内容,教育应该包括心智开导、学识培养、人格塑造三个方面的内容。由上可知,尚本求真教育的内涵就是:充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应用最科学的手段、最先进的技术、最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培养身体健壮、智力健全、人格健康的现代人才。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以生为本,回归真实。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人”。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时常关注“三个人”,即“历史上的人”“课堂中的人”和“生活中的人”,力求做到用“历史上的人”共有的道德素养、聪明才智来引导、影响“课堂中的人”,成就“生活中的人”,帮助他们成长为生活中的“真”人。

一、还学科之“味”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特点,这就是“学科味”。历史课堂必须要有“历史味”,否则就不是历史课。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首要之处就在于历史的时空性。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能通过时间和空间准确定位并互相串联起来;同时这些史实之间又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就是这种逻辑关系将历史构筑成了一个浩大的历史网络。这是历史学科的最大特色,也是历史教学的起点,但却是不少一线教师经常忽略之处。

这里以人教版必修1第19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例。该课共涉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大革命运动三件大事,时间从1919年延续到1927年。从时间上看,它们依次开展,顺序进行,但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人才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又为国共第一次合作提供了组织基础、经验教训,赢得了国际的帮助和指导;国共合作促成了四大阶级联盟齐参与,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到来;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幼稚、国民党右派的分共活动,导致大革命失败。事事相连,环环相扣,构成了历史的纵向发展。从空间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阶段的几件大事并不是在同一地方、同一区域发生的,随着时局的变化,不断地发生位移。五四运动在北京兴起,后来运動中心转移到上海;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与此不无关系;但后来,随着南方革命势力的迅速发展,共产党的活动中心又转移到了广州,在这里召开了“三大”,与国民党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随着北伐的进行,革命中心又逐渐地从珠江流域转移到了长沙流域,后来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上海又成了革命运动的中心。这种空间的位移既是区域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也是革命运动不断发展、不断走向高涨的反映。

时空观念指引下的历史课堂,能让学生看到立体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创体验之“境”

历史课传授的都是已经过去的事物,其具有不可逆转性,不可能再现、重演。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巧妙处理教材内容,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下主动得到知识。

如人教版必修1中的《辛亥革命》一课,在课堂导入时笔者展示了两首国歌的歌词。

材料  两首国歌歌词。

清末国歌: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严复作词,乐曲为康乾年间的皇家颂歌)。

民国初年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

两首歌词体现的历史信息有何不同?

第一首国歌于1911年10月4日由宣统皇帝批谕,六天后武昌首义爆发。第二首国歌于1912年2月25日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布。两首国歌的内容、基调、意境和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巩金瓯”是对近代主权沦丧的讽刺,“民物欣凫藻”是人民对当时水深火热的状况的嘲笑。面对人民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奄奄一息的清王朝仍在粉饰太平、自欺欺人,企求帝国万世永保。而民国初年的国歌则体现了革命党人“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的决心和激扬“民国荣光”、永保“世界和平”的愿望。通过两首国歌的对比,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巨变:从维护清朝到建设民国、从宣扬皇权到歌颂民权、从国内建设到世界和平、从封闭保守到融入世界。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材料中还有一个信息也要引起注意,即清末国歌是严复作的词。严复是清末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但当时,他俨然封建专制的卫道士,反对革命共和。这为下面学习近代思想留下了伏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三、重创史之“人”

历史学是一门“人学”,因“人”有史,由史成“人”。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活动离不开历史人物。缺少历史人物的历史课,往往是空洞乏味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关注“事”的同时,更要关注“事”背后的“人”,以历史的“人情味”唤醒学生心中的人情味。但现实的课堂中,历史教师关注较多的是历史事件、历史概念,没有或者较少注意到历史人物,这样给学生的历史知识是“死”的,是缺乏灵气的,难以对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影响。

如人教版必修3中的《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一课,几乎讲的都是历史事实,很少出现历史人物。笔者在上课时增加了如下史料,并设计了一个问题。

材料  李约瑟在《文明的滴定》中欣赏的两个发明家。

耿洵,原是岭南县令的随从,后加入南方某部落,领导叛乱,败后被俘。王世绩将军知道他有技术就救了他,收为家奴。耿洵得到时任皇家天文师高智宝的指导,制作了一个通过水力连续运转的浑天仪。后来,皇帝使之为官奴,安排在太史监工作。

马钧,三国时最优秀的机械制造家,被称为“天下之名巧”。他喜欢思索,善于动脑,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马钧长时间住在乡间,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在农业、手工业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但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腐朽没落,马钧的许多发明创造没有得到重视。

根据材料,概述古代中国发明家的共性,由此概括古代科技的基本特点。

从这两个发明家的身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发明家的一些共性。在教学中,可由人物联系到发明,由发明延伸到传统科技。两个人物的引入,增添了课堂的活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这个材料的使用还引申出了古代传统科技的特点这一知识点,“一石双鸟”,何乐而不为呢?

四、寻教学之“魂”

历史教育要以“德”为魂,实现价值引领,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方案的明确规定。历史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只要充分挖掘、有效实施,就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如《辛亥革命》一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出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德育素材。一是立足演变历程,体会宝贵的创新意识。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建立革命政党的实践、组织军事行动的策略、颁布临时宪法的文件、确立民主共和的道路、建立政治制度的尝试等无一不体现了创新。二是立足时代潮流,体会深远的现实意义。为了消弭革命,清政府进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进行了一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袁世凯的手腕、帝国主义的破坏、革命营垒中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攻击,迫使孙中山让出了大总统的位置,但民主共和得以延续。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的进步趋势不可阻挡,印证了孙中山所说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三是立足唯物史观,形成正确的历史结论。通过对辛亥革命全过程的把握,理解“辛亥精神”的内涵:为建立独立、富强、民主的国家而不断进取的爱国意识;追求社会进步(平等、自由、公正、法治)、增强人民福祉的理想信念;勇于承担民族复兴和发展使命的担当意识;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意志品质;与时俱进、制度创新的精神。四是立足反思感悟,养成求真的科学态度。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通过对历史的正确理解,形成对武昌起义“必然”还是“偶然”、孙中山让位“理智”还是“妥协”、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民国政体“移植”还是“创新”、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还是“任重道远”的认识,从而学会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养发展之“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能力,它包括辩证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其中,扩散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学科能力,也是当今学生比较缺乏的能力。

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时,笔者曾经两次抛出有关逆向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一:

材料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美)坦普尔《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

你赞同坦普尔的观点吗?

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的观点“一边倒”,几乎没有人不赞同。一方面,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达到了西方国家望尘莫及的水平,得奖理所当然。另一方面,这句话又是美国人说的,很明显这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充分肯定。但笔者告诉学生:我不同意这个观点。笔者的话一出,部分学生立马反应过来了。他们说古代中国科技几乎都是实用的、经验的,缺乏理论概括和规律总结,不符合诺贝尔奖的授奖条件。课堂随即出现了一个讨论的小高潮,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同时,笔者通过问题将教学引到下一个环节: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有何不同?这样过渡自然、流畅。

问题二:

材料    江晓原在《科学外史》中提及的两个小故事。

故事1  1952年中科院郭沫若请物理研究所制作一具司南作为访苏礼物,谁知用天然磁石制作的司南无论如何都无法指南。因为天然磁石的磁力远不足以克服磁勺和地盘之间的摩擦力。最后只好用电磁线圈给磁勺充磁,它才能够指南。虽然这具司南还是被作为礼物送给了苏联,但战国或汉代当然不可能有充磁的电磁线圈。

故事2  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韩国发现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1377年)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上面两则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由此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古代的传统科技?

很多学生对第一个小故事的解释是:古人制作司南的技术没有传承下来。对第二个小故事的解释是:韩国剽窃了中国的印刷技术。可见,我们的学生对古代传统科技是何等的自豪和骄傲,他们根本没有正视这两个小故事所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他们根本就没有怀疑过战国时到底有没有司南、司南到底能不能指南等这些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后,笔者告诉他们过分拔高古代科技成就,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它与刻意贬低古代科技成就的民族虚无主义是同样有害的!

“尚本求真”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实践的追求。循规律、倡科学是顺势而为,亦是蓄势而发。尽管现实社会的诱惑太多、教育所受的束缚太大、个人改变现状的作用有限,但作为“教育人”理应传递真知识、培养真人才、探求真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  何林东.寻“人”启“事”:从学生的角度闲话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6):44-4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历史思维史料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培养历史思维,优化历史活动课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想象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习近平“七一”讲话的思想精髓
高中历史教学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