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例文意识”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

2021-10-20施李丽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桂花香交融桂花树

施李丽

《桂花雨》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课文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吴勇老师在执教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找出哪些字可以体现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找出的这些词语中却没有一个“爱”字,但“爱”都在字里行间。这一环节就为吴老师当堂课要讲的主题埋下伏笔。紧接着,吴老师带领学生解读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作者是从哪几些方面来抒发喜爱之情的呢?一是“桂花香”,二是“摇桂花”。

喜爱之情在于“桂花香”,桂花香在何处呢?作者牢牢地抓住了桂花树最独特的特点来描写桂花香,而且还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正面的、侧面的都有。

喜爱之情还在于“摇桂花”,摇桂花这件事是作者与桂花树之间最有感情,也是印象最深的事。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表达喜爱之情的呢?可以在文章中找到“我”与桂花树之间动作交融、话语交融,甚至还有心理交融的句子。

那学完这篇课文,学生们除了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学到些什么呢?这就是作为教师应该反思的:如何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从阅读迁移到写作。例如,学生以这篇文章为范例,轻松抓住了写作的关键。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喜爱之物的特点,让物我交融有故事,让整篇文章有血有肉。而这样一种不动声色地描述自己喜愛之物的写法,吴老师还给出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词语,叫“盐在汤中”。

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一环。而至关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吴老师的这堂课,不仅让我切切实实地学会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让我明白了教师的“例文意识”有多么的重要。要想学生有“例文意识”,教师必须要有“例文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仅只停留在教材中,而是基于教材、更要跳出教材。

“例文意识”需要我们教师在与文章见第一面时就擦出火花,能够非常敏锐地捕捉到文章中内涵的写作手法,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学生一旦有了“例文意识”,这不仅大大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质量,也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写作之中。由此可见,“例文意识”的形成是教师阅读与学生写作的一个提升点。要重视教师的“例文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例文意识”的形成。

好的例文可以存在于课内阅读,也可以存在于课外阅读,更可以存在于生活中。那么,让每一次阅读都向着更优质的语言表达,让每一次写作都能做到胸有成竹,让“例文意识”浸润到每个学生的心灵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桂花香交融桂花树
一粒桂花香
一起去闻桂花香
桂花树野哪儿去了
桂花树的诺言
风吹桂花香
真美
童年的桂花树
甜蜜的小惊喜
交融的独特优雅
桂花香,桂花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