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与攻伐的较量
2021-10-19陈华卿
陈华卿
《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属于语录体散文里的驳论文。在这篇文章当中,为读者再现了儒家思想内部的一场言辞激烈的交锋。季氏攻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事情,有着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孔子是极力反对此事的。也正因为此事,孔子和他的弟子冉有、季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从这场辩论中,反映出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自孔子以来,儒家的思想核心为“仁”,即“仁爱”。所以,儒家思想是反对“战争攻伐”的。他们主张以“仁爱”、“礼乐”治国。也就是说,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要遵循“礼”的规范。
在《季氏将伐颛臾》这篇文章当中,季氏攻伐颛臾在孔子看来是极不应该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颛臾为先王封国,名正言顺,不可伐为。
二、颛臾在邦域之内,本属王室,不必伐为。
三、颛臾为社稷之臣,惟王室是命,不当伐为。
孔子分析的有理有据,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政治观点。可叹彼时鲁国公室已经分崩离析、“三桓”犯上,执政者要想谋求自己的私利,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达到称霸的野心,只有依靠武力。通俗一点而言,谁的拳头硬,谁的实力强,谁就有可能在争霸中取胜,所谓“春秋无义战”。在这种社会形势之下,孔门的“仁政”、“礼治”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其实,孔子也清楚当时鲁国的社会状况,他仅就季氏将伐颛臾一事,指出了事情的本质根源,“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就是说,孔子对当时鲁国的形势,还是比较明了的。但是,对鲁国的热爱和忠诚,特别是作为鲁国大司寇的他,要报答国君的知遇之恩。阻止季氏攻打颛臾,就是维护鲁国政权的统一和国君的尊严。毕竟,季氏还没有对颛臾开战,也还有扭转局势的可能性。所以,抱有侥幸心理的孔子又将希望寄托在他的两个弟子冉有、季路的身上。这两位弟子,是经孔子允许并特意安排在季孙氏身边的,其目的就是让他们用儒家“仁政”、“礼治”的治国方略辅佐季孙,从而达到推行儒家思想,振兴鲁国的目的。可如今,在两位弟子的辅佐下,竟会出现季氏将伐颛臾这样的事,着实令孔子气愤。
要想扭转局面,也还必须指望两位弟子。孔子先发制人,严厉地批评了冉有,:“无乃尔是过与?”孔子认为他们应该义不容辞地制止季孙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表明了自己坚决反对的态度。而对弟子的推卸责任,孔子用更为严厉的言辞批评他们,“焉用彼相”,并直接引用周任之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评他们,指出“谁之过与?”至此,争论达到白热化的地步,冉有托辞季孙“后世必为子孙忧”来遮掩自己的过失。面对弟子的托词,孔子以其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看穿了季孙讨伐颛臾的真实目的,其实是要消弱鲁国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不由发出“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的感叹。
其實,诸侯各国贵族以下犯上的事情何止鲁国独有呢?以孔子一人的微薄之力,又怎能挽救摇摇欲坠的鲁国呢?儒家的思想是美好的,但在战火不断的春秋时期,其政治主张,治国思想又怎么能够实现呢?也只有到了后来的西汉王朝,儒家的思想才被尊奉为“正统”,从而一统天下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