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称谓”背后的深意
——以称谓为教学切入口解读《季氏将伐颛臾》

2016-02-11徐雪斌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季氏夫子子路

徐雪斌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浙江衢州 324000)

探究“称谓”背后的深意
——以称谓为教学切入口解读《季氏将伐颛臾》

徐雪斌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浙江衢州 324000)

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直呼冉有其名“求”,以及“季氏”“夫子”“季孙”的称谓变化,均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深刻的思想。以此为切入口解读文本,展开教学,就能纲举目张,对整个文本的解读更有新意和深度,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顺达通畅、更有语文味。

文言文教学;称谓;《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是高中阶段唯一出现过两次的课文,分别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的“经世济民”板块和语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论语〉选读》的第一课《为政以德》。

文本中,对于冉有,孔子四次直呼其名,分别为: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

②“求!周任有言曰……”

③“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孔子对冉有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吗?符合“礼”吗?孔子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直呼冉有其名“求”,这称谓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季康子,冉有前后两次称呼竟然大不一样。

①(文章第一段)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文章第二段)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而文末,孔子却称季氏为: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为何同是季氏,却有“季氏”“夫子”“季孙”三种不同的称谓呢?

一、“求”“求”“求”“求”,称谓重复的背后

在古代,称呼一个人既可称名,也可称字,还可称号等,但是在什么情况下称“名”、称“字”是有讲究的,绝不能乱。“名”——出生三月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通常,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正所谓“名以正体”。而“字”——成年才取字,供他人称呼,一般来说,同辈之间、晚辈称长辈,只能称对方的字,以示尊重,而不能直呼其名,正所谓“字以表德”。

那么,孔子听闻“季氏将伐颛臾”的消息后,对冉有直呼其名“求”,是否意味着很不满、很生气,故怒斥冉有,用了极不礼貌的称呼——直呼其名呢?传统的解读是这样认为的,甚至教参上也如是说。对于冉有,孔子直呼其名“求”,真的是不礼貌吗?

查阅《论语》发现,孔子不单单称呼冉有是直呼其名,对其他弟子也都是直呼其名;不只在批评生气时对弟子直呼其名,在高兴时、褒扬弟子时也直呼弟子其名。如: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4.15)(曾参,字子舆)

子曰:“野哉,由也!”(13.3)(仲由,字子路,又季路)

子曰:“贤哉,回也!”(6.11)(颜回,字子渊)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端木赐,字子贡)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又季路)

子曰:“点!尔何如?”(11.26)(曾点,字皙)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11.16)(颛孙师,字子张;卜商,字子夏)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言偃,字子游)

可见,作为老师的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是可以直呼其名的,因为两者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而不是平辈。在这篇文章中,孔子与冉有对话时直呼冉有其名“求”,不仅不是不礼貌,反而恰恰是符合“礼”的,体现长幼有序之“礼”。

虽说对学生直呼其名并非不礼貌,但孔子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直呼冉有其名“求”,这背后又包含着怎样的信息呢?

第一次直呼“求!无乃尔是过与?”,表明孔子对冉有的不满与批评,孔子旗帜鲜明地对季氏讨伐颛臾一事表示反对,认为颛臾不可伐、不必伐、不当伐。朱熹《论语集注》说:“孔子言颛臾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而且孔子认定“伐颛臾”这件事冉有必然知晓,并参与其中,但是冉有却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说得很委婉,淡化自己的立场,撇清此事与自己的关系,所以孔子对冉有很生气,直接批评他。正如朱熹《论语集注》所言:“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故夫子独责之。”事实上,“伐颛臾”的背后是僭越,是悖“礼”的,朱熹在《四书或问》里曾说:“伐颛臾而曰季氏,见以鲁臣而取其君之属也,是无鲁也。颛臾而曰伐,见以大夫而擅天子之大权也,是无王也。”

第二次直呼“求!周任有言曰……”,是表示孔子怒不可遏的态度,表明孔子对于冉有的敢做不敢当、推脱狡辩很不满,很生气。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孔子认为冉有未尽到“相”责,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而冉有身为季氏的家臣,对季氏“伐颛臾”的错误做法,没有及时制止匡正,这就是失责,这就是悖礼,违背“各安其分”之礼。冉有不仅未尽到“相”责,而且还推诿饰过,狡猾地拉子路作垫背,这当然让孔子很生气。

第三次直呼“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因为冉有说出了他对“伐颛臾”的真实态度,即“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所以孔子直呼“求”,表达他对冉有文过饰非,不敢承认错误,不敢担当的气愤,认为这非君子所为。

第四次直呼“今由与求也,相夫子……”,“求”后面没有加感叹号,并且和“由”合在一起说,可见此处孔子不是气愤,更多的是耐心教导,语重心长地教育冉有,告诫他季氏伐颛臾的真正目的,以及季氏真正该忧虑什么,以让冉有和子路两名弟子明白正确的做法,即对季氏欲伐颛臾之事进行规劝、劝阻。

由此可见,孔子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直呼冉有其名“求”的背后,是生气批评,更是教育,抓住一切契机教育弟子,而这背后都是一个“礼”字,直呼其名符合长幼有序之“礼”,批评弟子未“各安其分”、未尽相责之失“礼”,教育弟子要规劝季氏不要“僭越”,要守“礼”。

二、“季氏”“夫子”“季孙”,称谓变化的背后

第一段中,冉有对孔子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被孔子批评责备后,第二段冉有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为何冉有要改称“季氏”为“夫子”?这称谓变化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季氏”即为季康子,用今天的说法就是季先生,或者姓季的;“夫子”,文下注释为:“夫子,指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可见,这里“夫子”即为“季氏”,两者是指同一个人。既然“季氏”和“夫子”所指对象都是季康子,那为何冉有要用不同的称谓来称呼呢?“季氏”和“夫子”的位置能互换吗?

“季氏”和“夫子”,这两者在感情色彩上是有区别的。称“季氏”显得客观,中性,不敬不谦,不褒不贬;而称“夫子”则表示尊敬,是敬辞、尊称。称“季氏”时,我们看不出冉有和季康子有何关系,好像两者并不熟悉或关系很一般,冉有仅仅是在陈述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客观事实。而称“夫子”,凸显出冉有对季康子的尊敬,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说明两者关系非同一般。

事实上,冉有身为季康子的家臣,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两者之间是颇亲密的。那么,为何冉有先要用相对中性的称谓“季氏”来称呼季康子,而在后面却改用“夫子”来尊称季康子呢?

一开始,冉有故意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向孔子报告一个消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以试探老师对“伐颛臾”这件事的态度,所以他故意要淡化自己的态度,隐藏此事与自己的关系,故称“季氏”;而当孔子明确反对“伐颛臾”这件事后,并毫不客气地批评他“无乃而是过与”时,为了推脱责任,表示“伐颛臾”这件事完全与自己无关,是季康子的主张,强调那是领导的意思,自己作为下属是没有办法、不能左右的,故在第二段立刻改口称“夫子”。

不仅如此,冉有还拉上子路作为垫背。子路义肝侠胆,敢作敢为,深受孔子喜爱。冉有说“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而不说“吾不欲也”,意在拉子路作挡箭牌,这一推一挡,颇善辞令,推诿之心可见一斑。

倘若第一段就说“夫子将有事于颛臾”,尊称季康子为“夫子”,则表明他与季康子的关系非一般,那么,他对于季康子“伐颛臾”之事不仅是知晓的,而且还是不反对甚至是支持的。

在孔子看来,季氏伐颛臾是僭越,是违背“礼”的,而冉有作为季氏家臣却未能制止季氏的越礼行为,未尽“相”责,同样也是违背“礼”的。

文末,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里的“季孙”是一个敬辞,因为在古代,“孙”是对宗主的尊称。既然孔子对季氏伐颛臾之事深恶痛绝,但为何竟又尊称季康子为“季孙”呢?

我们知道,季康子为鲁国大夫,是贵族,地位在孔子之上,即尊于孔子,故孔子只有尊称他,才符合尊卑有序之“礼”,否则孔子就违背“礼”了。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克己复礼”,所以,他不管季氏是如何地僭越悖“礼”,不管别人怎样违背“礼”,他自己始终坚守“礼”。 这称谓的背后,是一个“礼”字。

正如第一段,孔子严厉地批评冉有“无乃尔是过与”,而不直接批评季氏,说“此乃季氏之过也”,也是为了坚守“礼”。毕竟,冉有是他的弟子,而季氏是贵族,是鲁国的大夫,孔子若直接批评季氏是违背长幼有序、尊卑有序之“礼”的,所以,尽管孔子对于季氏伐颛臾的行为很生气,但他只批评冉有,而不直接批评季氏。这背后,还是一个“礼”字。

另外,孔子尊称季康子为“季孙”,其实也是在委婉地批评季氏僭越悖“礼”。 既然“孙”是对宗主的尊称,那么,季康子作为“宗主”,就该操心本宗的事,即大夫的“家事”;而现在他竟然操心到鲁国的“国事”了,“伐颛臾”之事本该是鲁哀公该操心的“国事”,一个大夫却操心起本该诸侯管的事,这就是僭越,这就是悖“礼”。所以,孔子用“季孙”这一尊称,也在委婉地提醒、批评季康子。这背后,依然是一个“礼”字。

由此可见,“季氏”“夫子”“季孙”,这称谓变化的背后,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深刻的思想,在教学中,值得我们反复探究、不断推敲。

三、教学切入口的选择对于文本解读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文本解读的角度很多,可以从作者、文本、读者三个维度展开,也可从标题、主旨、人物形象、文本语言、文本反常处或空白处等角度深入。选择怎样的教学切入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定位,关系到文本解读的新度、准度和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切入口的选择是文本解读的关键。

作为一篇经典文本,《季氏将伐颛臾》可以探究的教学点很多,能否找到一个全新的角度,一个别人容易忽视却又精准的教学切入口,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却又合情合理的解读?……教学切入口的选择,至关重要。

梳理《季氏将伐颛臾》出现的人物,发现称谓大致有四类。其一,称姓氏:季氏、季孙;其二,称字:冉有、季路;其三,称名:求、由、丘、周任;其四,敬称:孔子、夫子、季孙。对于弟子冉有,孔子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直呼其名“求”;对于季康子,有“季氏”“夫子”“季孙”三种不同的称谓。从人物称谓的重复与变化这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探究称谓背后的东西,最终归结为一个“礼”字,是一个非常不错、有意思又有价值的教学切入口。抓住这个教学切入口,纲举目张,整篇文本的解读就有新意和深度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呈现也就水到渠成、顺达通畅,更有语文味了。

(责任编辑:陆姹妮)

猜你喜欢

季氏夫子子路
有话如是说
季氏姐弟:华人中的翘楚
夫子的挑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自比乌龟
夫子之文章
夫子亦“愚”
《季氏将伐颛臾》中不可忽视的三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