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改性丙纶非织造布抗菌性能研究*

2021-10-19

产业用纺织品 2021年7期
关键词:丙纶织造布层数

张 勇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分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和卫生保健的意识在加强,纺织品的抗菌性正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抗菌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在日益扩大。

氧化石墨烯(以下简称“GO”)是将结晶性高的石墨强力氧化后液相剥离得到的单层氧化石墨。GO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形成稳定的悬浮液,易被修饰和功能化[1-2],且其抗菌性已得到相关研究证实,非常适于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壳聚糖(以下简称“CS”)是一种天然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抗菌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3-4]。

本文尝试将GO和CS通过层层自组装应用到丙纶非织造布上,以提高丙纶非织造布的抗菌性能,拓展其应用空间。

1 试验准备

1.1 试验材料

丙纶非织造布(面密度40 g/m2),山东华业无纺布有限公司;石墨粉(粒度为50 μm即300目),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壳聚糖 (脱乙酰度≥95%,黏度100~200 MPa·s),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硫酸(质量分数98% ),过氧化氢(质量分数30%),高锰酸钾、醋酸、硝酸钠、盐酸、乙醇、多巴胺盐酸盐 (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北京华工科创生物技术公司;牛肉浸膏、蛋白胨、琼脂粉,山东玉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仪器

SHZ-A型水浴恒温振荡器(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JHS-1型电子恒速搅拌器(上海贤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XG-025型精密恒温干燥箱(昆山松鑫电子有限公司)、H-1850型离心机(长沙东旺实验仪器有限公司)、YQ-1008A型超声波清洗机(上海易净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TENSOR37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公司)、X-Rite Colori7 型爱色丽分光测色仪(美国爱色丽公司)、DH360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奥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J-160B-Ⅱ型霉菌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YG026B型电子织物强力机(宁波纺织仪器厂)。

1.3 GO的制备

采用改进后的Hummers 法[5-7]合成GO。具体为:将250 mL三口瓶放置于冰水浴中,先加入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23 mL,再边搅拌边加入1.0 g石墨粉和0.5 g硝酸钠,搅拌30 min后,将3.0 g高锰酸钾分多次加入,并严格控制加入速度,确保混合液温度小于20 ℃,搅拌1 h后去掉冰水浴;将三口瓶移到35 ℃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30 min,然后再向其中缓慢加入46 mL 温水;再将三口瓶移到98 ℃的恒温油浴锅中保温15 min,高温反应后加入80 mL去离子水终止反应,随后加入配制的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直至溶液中无气泡生成,20 min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40 mL,离心洗涤至中性;最后,放入60 ℃干燥箱中干燥24 h,制得GO样品。

接下来,将GO与水配置成6 mg/mL的悬浮液,超声波超声1 h后备用。

1.4 CS溶液的制备

先配置体积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再向醋酸溶液中加入CS粉末,配置出质量分数为3%的CS溶液,备用。

1.5 丙纶非织造布自组装改性整理

CS和GO分子间的自组装原理及过程如图1所示。带正电的CS和带负电的GO,它们分子间的静电作用是自组装改性整理的推动力。

图1 CS和GO自组装原理及过程

在对丙纶非织造布进行自组装改性整理之前,为使CS、GO能更好地吸附在丙纶非织造布表面,需先对丙纶非织造布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将丙纶非织造布放入乙醇溶液中,超声处理30 min以去除表面残留的有机油剂,然后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 min,烘干;再将烘干的丙纶非织造布浸泡于利用Tris-HCl缓冲液作为溶剂配制的2 mg/mL多巴胺溶液中,25 ℃恒温水浴振荡24 h,取出后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 min,烘干即得预处理的丙纶非织造布。

将预处理的丙纶非织造布浸渍于带有正电荷的CS溶液中20 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3 min,然后在通风橱中晾干;接着,将晾干的丙纶非织造布浸渍于带负电荷的GO溶液中20 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3 min,然后在通风橱中晾干。此为1次自组装,能在丙纶非织造布表面形成由CS层和GO层组成的双分子层。

试验中,若进行了n次自组装改性整理,则标记该改性丙纶非织造布为(CS/GO)n。

2 性能测试与表征

2.1 红外光谱

采用TENSOR37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的丙纶非织造布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分辨率为4 cm-1,波数范围为500~2 000 cm-1。

2.2 染色深度

CS溶液为无色透明态,GO溶液呈咖啡黄色,故GO在丙纶非织造布表面自组装时会给丙纶非织造布染上颜色。故测试改性丙纶非织造布的染色深度值(即K/S值)[8],可定性分析CS和GO的组装状态。

2.3 抗菌性能

因本文研究的丙纶非织造布多用于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故将参照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对改性前后的丙纶非织造布采用振荡烧瓶法进行抗菌性能测试[9]。

2.4 抗菌水洗稳定性

参考GB/T 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中纺织品洗涤条件要求,先对改性丙纶非织造布进行水洗[10],设定水洗温度为40 ℃、水洗时间为30 min,皂液质量浓度为5 g/L及浴比为50∶1,再进行抗菌性测试,并比较水洗前后改性丙纶非织造布的抗菌性能。

2.5 拉伸性能

采用YG026B型织物强力机,依据GB/T 24218.3—2010《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3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 》,对丙纶非织造布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11]。

3 测试结果与讨论

3.1 红外光谱

图2 丙纶非织造布改性前后红外光谱

3.2 K/S值

K/S值可以直观地反应丙纶非织造布表面颜色深浅的变化,定性分析CS和GO的自组装状态。图3为丙纶非织造布在循环自组装5次(即10层组装)得到(CS/GO)5过程中的K/S值。图3中,奇数组装层数即对应此时的丙纶非织造布的最外层为CS层,偶数组装层数即对应此时的丙纶非织造布的最外层为GO层。

图3 不同组装层数时对应改性丙纶非织造布的K/S值

从图3可看出:组装层数为奇数时,改性丙纶非织造的K/S值较前一偶数组装层数时有所下降,这归因于无色透明的CS在丙纶非织造布表面形成分子层后,令之前组装得到的改性丙纶非织造布的颜色变浅;组装层数为偶数时,改性丙纶非织造布的K/S值较前一奇数组装层数时有所上升,这归因于深色的GO在丙纶非织造布表面形成分子层后,令之前组装得到的改性丙纶非织造布的颜色变深;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改性丙纶非织造的K/S值整体呈增大趋势,说明改性丙纶非织造布颜色在变深,表面自组装形成的薄膜厚度在增加。

3.3 抗菌性能及抗菌水洗稳定性

分别测试CS/GO自组装改性前后丙纶非织造布的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CS/GO自组装改性前后丙纶非织造布的抗菌性能

从图4可以看出:改性前的丙纶非织造布不具有抗菌性;随着自组装循环次数的增加,改性丙纶非织造布的抗菌性在不断增强,原因在于随着自组装循环次数的增加,丙纶非织造布表面吸附的CS和GO的量在增加,而CS和GO都具有抗菌作用;当自组装循环次数<8时,改性丙纶非织造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要优于大肠埃希菌,因此,从抗菌效果来看,丙纶非织造布经8次自组装循环后可达到优异的抗菌效果。

选择(CS/GO)8进行抗菌水洗稳定性测试。分别测试水洗5、10、15、20次的(CS/GO)8的抗菌性能,并与未水洗的(CS/GO)8的抑菌率作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CS/GO)8抗菌水洗稳定性

从表1可知: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CS/GO)8的抗菌性能在不断下降,这是吸附在丙纶非织造布表面的CS和GO在水洗过程中有少量脱落的缘故;水洗20次后,(CS/GO)8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90.0%以上,远高于GB/T 20944.3—2008《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振荡法》中规定的具有抗菌效果即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70.0%的要求,说明(CS/GO)8的抗菌水洗稳定性优良。

3.4 拉伸性能

以纵向为例,丙纶非织造布改性前后的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CS/GO自组装循环次数的增加,改性丙纶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力有增加的趋势,但增量并不明显,断裂伸长率呈下降的趋势。这主要与吸附在丙纶非织造布表面的CS/GO增强了非织造布纤维间的作用力有关,但由于CS/GO与纤维间的吸附并不紧密牢固,故对丙纶非织造布断裂强力的贡献有限。总之,CS/GO自组装改性整理的丙纶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力略有提升。

图5 丙纶非织造布改性前后拉伸性能(纵向)

4 结论

(1) 红外光谱分析得出CS/GO自组装改性整理的丙纶非织造布表面已吸附CS 和GO。

(2)K/S值的变化间接反映了CS 和GO在丙纶非织造布表面层层交替的自组装过程。

(3) 抗菌性测试表明CS/GO自组装改性整理的丙纶非织造布具有了抗菌性,且随着自组装循环次数的增加,抗菌性不断提高。其中,经8次自组装改性整理的丙纶非织造布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且抗菌水洗稳定性良好。

(4) 拉伸性能测试表明,CS/GO自组装改性整理的丙纶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力略有提升。

猜你喜欢

丙纶织造布层数
填筑层数对土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研究
上海发布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
丙纶分子二维中红外光谱研究
兰精维绎丝TM致力于非织造布行业可持续发展
丙纶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MoS2薄膜电子性质随层数变化的理论研究
Edana:2017年欧洲非织造布产量增长4.3%
非织造布在纸尿裤上的应用及其技术发展和展望
住在哪一层
Kevlar/丙纶织物交织阻力及其STF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