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1例报道

2021-10-19叶向丽余南丁黄峥慧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腔支气管镜气管

李 勇,叶向丽,余南丁,黄峥慧,吴 峰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racheobronchopathia osteochondroplastica, TO)是一种罕见病[1],通常为良性疾病,累及气管、支气管,管壁黏膜下见结节状增生并突向管腔,病理诊断提示“骨质或软骨组织”,能引起管腔狭窄,管壁变硬,严重者可阻塞气道,表现为呼吸衰竭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2]。1857年,Wilks[3]首次对该病进行组织学描述。自1990年代起,国内外相关报道逐渐增多[4-10]。本研究报道1例TO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2岁,务农人员。因“反复咳嗽、咳痰6 a,伴气促2 a”为主诉入院。入院前6 a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咳嗽、咳痰,痰色黄、黏稠量少、不易咳出,每天50~100 mL,于当地卫生院对症处理后稍改善。2 a前出现气促,活动后明显,平地行走500 m即感气喘,冬春季好发,每年发作时间>3个月。于当地县医院行胸片检查,提示“双肺纹理增粗”,拟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多次予抗感染、止咳等处理(具体用药不详)后症状稍缓解。本次入院前2周,患者着凉后,咳嗽、咳痰症状再发,痰量较前增多,为黄色脓性痰,每天200~300 mL,平地行走300 m即感气促,日常活动受限。自服“头孢克洛、溴己新及甘草片”后未见明显好转。既往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5 a,无“糖尿病、高血压病、肾病”等慢性病史,无“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史。无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疫区接触史,无食生鱼、生肉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既往吸烟史20 a,每日1包。无嗜酒史。已婚,配偶及女儿体健,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检查:T 36.5 ℃,P 103 min-1,R 20 min-1,BP 130/83 mmHg(1 mmHg=133.3 Pa),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2)92%(未吸氧),慢性病面容,呼吸稍急促,口唇及甲床轻度发绀。双肺可闻及吸气相干啰音,未闻及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腹无异常。血常规、肝肾功、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血清肿瘤标志物均未见明显异常。痰涂片找结核菌(3次):未检出。肺功能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占预计值为33.4%,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为63.54%。诊断:(1)以阻塞性为主的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2)弥散性功能轻度减退;(3)气道阻力高。心电图示:加速房性逸搏心律。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示:心脏结构及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肺部CT薄层平扫示:(1)左肺上叶尖段局限性肺气肿;(2)右肺上中叶、左肺散在条片影,考虑陈旧性炎症,请结合临床;(3)气管壁可见广泛钙化灶(图1)。纤维支气管镜示: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管腔呈不规则狭窄,前、侧壁可见大小不等结节,突向管腔,无蒂;黏膜灰白;余各级支气管开口正常,无狭窄,未见新生物,黏膜光滑,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行结节活检(图2)。气管结节活检病理报告示:(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镜下见少量支气管黏膜及骨组织(图3)。特殊染色:刚果红、结晶紫均阴性。最终诊断:TO。入院后予头孢美唑钠抗感染,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解痉平喘,氨溴索止咳化痰等治疗后,咳嗽、气喘症状改善明显。

图1 肺部薄层CT

图2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图3 气管结节活检

2 讨 论

TO是一种良性气道狭窄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以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最常见,部分患者还会因“咳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而就诊[13],常易漏诊或误诊为支气管炎、结核、支气管哮喘及支气管肺癌,其症状轻重与结节样增生病灶部位、管腔狭窄程度有关。局部气道解剖结构的改变进一步破坏了气道的廓清功能,阻塞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若病变累及支气管开口,导致其引流不畅,可反复发生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目前TO病因尚不明确,发病的相关因素包括:慢性感染、先天异常、化学刺激、退行性变、淀粉样变、代谢障碍等[12-14],吸入油烟及特殊职业可能与发病也有关。TO确诊者年龄多在 50 岁以上,但亦有青少年和儿童发病。TO的发病可能源于气管弹性组织异常,黏膜下层和固有层中未分化的结缔组织细胞经过化生,形成软骨细胞,从而导致钙质聚积和骨化作用的形成;或因气管软骨的结节样赘生物转变为外生骨疣和外生软骨疣,从而骨化。

目前,TO容易漏诊,主要原因为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上认识水平和(或)医疗条件限制有关,对原因不明的慢性咳嗽,难以解释的呼吸困难、反复发生咳血、肺叶段感染或不张的病例,需及时行肺部薄层CT,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组织活检以提高诊断率。TO典型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气管及支气管不规则结节样增厚,很少累及声门、声门以上组织及段支气管以下的气道,气道前、侧壁为好发部位,严重者气管壁弥漫增厚,结节融合并导致管腔狭窄。支气管镜下可见气管及支气管的前壁和侧壁有多发结节突向管腔,大小2~6 mm,无蒂、分布不均、质地较硬、不易活检,管腔可变窄或不规则,黏膜可正常、充血、灰白或呈粉红色钟乳石样改变。典型病理检查可见黏膜下软骨和骨组织结节状增生,部分患者可合并支气管黏膜上皮鳞状化生,少数患者可见骨化区域内造血骨髓形成。

TO需与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支气管结石、中央型肺癌、支气管结核、复发性多软骨炎及气管内纤维瘤等鉴别。与上述疾病的鉴别主要根据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病理甚至遗传学检查等。尽管TO的病因仍未知,但Zaibi等[15]认为,TO是淀粉样变性病的终末期。目前已知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等相关信号传导参与骨性关节炎、滑膜炎发生。近期有文献提出,TO的病因可能与该相关信号传导异常相关[16]。目前TO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局部对症处理,控制并发症为主。轻症者予口服药物对症治疗,必要时可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当气道病变严重导致严重呼吸困难时,可使用气管镜下介入治疗[17-19],包括热消融、激光切除、通过硬支气管镜去除钙化结节或支架置入等,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避免生物燃料烟雾、粉尘及其他刺激性因素的暴露,可延缓病情进一步进展。

本例患者呈典型的慢性支气管炎表现,多次行胸片检查,未发现特异性影像;未曾行肺部CT检查。入院后肺功能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考虑与本病引起的反复感染致气道重塑有关。患者入院时查体呈吸气相干啰音,有别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常见气道阻塞性病变,与TO病变部位多位于气管及支气管等大气道有关。若无进一步行肺部CT检查,容易误诊、漏诊。患者最终经肺部薄层CT发现异常影像,进而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而确诊。气道多发结节样改变,也需要警惕肺结节病。该病活检过程中易引起出血,术前需评估风险并准备止血预案。出院后嘱患者避免接触烟油、粉尘等环境,避免生物燃料的暴露,避免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加强气道管理。患者至今偶有咳嗽、咳痰,一般情况良好。由于经济问题,患者拒行肺部CT复查。半年前曾行肺功能检查,提示“FEV1占预计值:38.5%,FEV1/FVC:68.8%”,较初诊时稍有改善。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及肺功能检查,考虑目前病情尚稳定,继续随访中。

猜你喜欢

管腔支气管镜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CTA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两种干燥设备对管腔器械干燥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