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探究
2021-10-18孙建伟
孙建伟
【内容摘要】教师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开展高中语文知识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与自主性,从而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这样开展高中语文知识教学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教授学生学习技巧,从而就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高效自主学习。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开展高中语文知识教学,才能将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本文从创新教学、设置任务、引导互动、展现内容四方面入手,阐述了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融合
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可以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模式与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参与教学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阅读任务,并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互动,以此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丰富学生对课文的体验。之后,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课文内容或重点内容,以此帮助学生感受课文,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一、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意义
1.设计多样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着教学的氛围与效率。不少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知识教学时,会直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或简介教学,如此就无法开展趣味的教学,从而也就无法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与教学课文相关的故事、影视剧、音乐,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①。教师也可以以图片、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并使學生认真地参与教学,从而就能为开展高效教学打下基础。
2.丰富教学资源,有效开展深度教学
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带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度理解教学课文,并锻炼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搜寻教学资源,并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教师将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就可以丰富高中语文知识教学的资源,以此快速地带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并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当然,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的资源,不仅可以开展有效的深度教学,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就能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与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基础②。
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只能注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以此就会将知识教学、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全都添加在课堂教学中,这样就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并降低学生参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就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方式,从而就能在课堂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就可以开展网络教学,以此减少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并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外时间教学。教师这样创新高中语文知识教学的模式,就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技能,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丰富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探索空间
教师想要在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赏析的空间,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并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探究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的功能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活动,就可以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给予学生探索的空间,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水平、语文技能与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将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就可以丰富高中语文知识教学的活动,从而就能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策略
1.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拥有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才会积极地参与教学和自主学习。教师需要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不愿学习语文知识的原因,这样就能制定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③。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就可以创新教学的模式,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感,从而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并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拿来主义》时,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与拿来主义相关的生活故事,再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可以加入学生的讨论,并引出“拿来主义”。接着,教师可以提问:“如何理解拿来主义?”并鼓励学生通过探究课文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提问:“生活中存在拿来主义吗?”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和对社会的了解讲述生活中的事件。最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作者创作作品时期社会的视频,并提出“送去主义”,同时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与送去主义相关的资料,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理解。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送去主义进行讨论,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师这样开展高中语文知识教学,可以创新教学的模式,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参与语文教学的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设置阅读任务,促进信息素养提高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知识设置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这样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了解运用信息技术的价值,为学生积极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④。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荷塘月色》前,就可以分析教学的重点,并设置课前阅读任务“了解作者、探究作者写作的背景、运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课文内容,简单说明阅读感受”。在布置任务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完成任务的策略,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思考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的策略。当然,教师也可以运用网络交流软件搭建网络交流平台,以此让学生在交流平台中探讨任务进度与利用信息技术高效完成任务的方式。教师可以在网络交流平台中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以此就能了解学生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与任务完成情况。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朗读课文的音频,并让学生展示完成任务的成果。教师以此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3.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互动,加深学生课文体验
教师不仅需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感,并教授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技巧,还需要教授学生多样自主学习的技巧,并锻炼学生运用技巧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从而才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互动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师生互动,以此教授学生学习技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以此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技巧,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
例如:教师在对《鸿门宴》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讲解相关历史的视频,再播放影视剧《鸿门宴》中的精彩片段,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符合课文内容与节奏的音乐,并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的阅读课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课文内容。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阐述课文内容,并在学生阐述课文后,对学生提出表扬与鼓励。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忆学习和理解课文的过程,以此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的技巧。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重点提问,以此加深學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就能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究和理解课文。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展现课文内容,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教师想要在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将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和素质教育都添加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教学的重点,并合理分配课堂教学中知识教学、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时间,才能够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直接展示课文内容,以此快速地完成教材教学,这样就有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延伸,从而就能锻炼学生的语文技能,并进行素质教育。这样一来,就能促进高中语文知识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对《林黛玉进贾府》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影视剧片段或广播剧片段,这样就能带领学生进入课文中。接着,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或《红楼梦》设计简单的问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从而就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和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表演活动,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讲解活动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十人小组,并自由选择课文段落进行表演。教师可以设置表演活动的准备时间,并在学生准备时适当的提问,以此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学生表演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点评,并说明自身的表演感受。然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作者与《红楼梦》的资料,并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教师以此将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就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将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就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的理念、模式与活动,从而就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提升高中语文知识教学的效率。教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将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就可以开展多样的、开放的、趣味的教学,从而就能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效率。这样就能促进学生语文水平、语文技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注释】
① 曾雪苗. 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 中外交流,2018(34):184-185.
② 梁荟. 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整合的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8):225.
③ 张艺蒙. 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 亚太教育,2015(25):22.
④ 刘艳丽. 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探讨[J]. 新西部(下半月),2009(12):189-190.
(作者单位:山东省泗水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