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关键思路分析

2021-10-18程锡姣

新农民 2021年27期
关键词:种子处理

程锡姣

摘要:水稻是安徽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确保水稻产出质量,优化水稻栽培体系很重要。文下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优化水稻栽培技术,确保水稻高产的思考,分别自选好水稻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做好育秧工作、合理组织密植、优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做概述,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种子处理;育秧;水稻高产

1  前言

水稻是安徽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广。这些年,随现代农业科研推广体系的完善,针对水稻优化的栽培技术体系逐渐形成,为提升水稻产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如下结合实际生产要求,就科学运用水稻种植技术做细节阐述,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2  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1)种植条件对水稻高产的影响:土壤是水稻种植生产的环境,由此,播种前的选地、整地很重要。通过整地根据土壤情况对其养分结构进行改善,可以使土壤所供给的养分满足水稻高产的要求,使农业生产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水肥条件对水稻高产的影响:水稻结穗量是衡量产出的重要标准,结穗期为确保结穗充足、结穗量多,必须要从优化水肥配比开始。这样可以使水肥的应用符合水稻生长需求,以此来防止在水稻种植中出现不结穗的情况。

3  优化水稻栽培技术,确保水稻高产的思考

3.1  选好水稻品种

选栽水稻良种,对确保高产意义显著。结合本地情况,品种应尊重茬口因素,尤其雙季水稻,早稻生育期在110d左右,晚稻则控制在115d之内。播种用量,本地的情况,主要是密度过小,无效分蘖多,有效穗粒少。根本上,与播种量少有关。结合本地情况,本地适合用种量,早稻用4~5kg/667m2,中稻用2.5kg/667m2,晚稻用3kg/667m2。

3.2  做好种子处理

早期种子处理,是确保亩高产的基础工作。具体的环节,有:第一,晒种。选晴天晾晒1~2d,而浸种。注意,晒种禁在水泥地,避免伤害胚胎。第二,选种。以清水过滤,去除虫种、秕种,确保用种品质。第三,消毒。遴选的良种,清水浸泡1d,捞出后沥干水。而后,用药物浸泡,以杀灭种质表面病菌。

3.3  做好育秧工作

当前,较流行的育秧方式,有无土育秧、盘式育秧、框条式育秧。育秧选好育秧地,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无杂草,光照充足。施足基肥,用好有机肥。合理追肥,原则上,促在3叶前,稳在四叶后,用好起身肥。严格浇灌,以水调温、调气,达到气、水、肥的协调,以促进秧苗生长发育。

3.4  合理组织密植

就杂交稻,移栽控在25~28d,秧龄5~7叶。机插秧宜早,缩短在20~25d最佳。栽植密度,依肥力情况而定。中等肥田,栽植密度2.2万株/667m2。机械作业期间,土质松软,挂2~3档即可。耕种期间,控制好耕种深度。田间杂草多时,注意清理农具。

3.5  优化田间管理

优化稻田田间管理,涉及到相关工作面广,难度大。结合日常工作实践,这几方面优化工作务必到位。查田补种、保全苗,水稻出苗2~3片叶时进行查田,若缺苗进行补种。3~4片叶时人工手间苗。5~6片叶时定苗,做到单株等距留苗,错株留苗。蹲苗促壮,在谷子2~3叶时,土壤干旱时,为防芽干死苗,要选晴天午后,用木磙子压青一次,促进谷子早扎根,快扎根,提高幼苗抗旱和吸收水肥能力,避免“烧尖”。土壤水分大时不可压青。及时铲趟,做到干铲干趟,严谨湿趟夹苗,当谷子出苗后在垄沟中深趟一犁不培土,以利提高地温,防风保苗。结合间苗、定苗进行头遍、二遍铲趟;7月初结合追肥结束三遍铲趟,拿起大垄。合理灌水,水稻孕穗中末期,是水稻对水分需求最敏感时期,为了防止“胎里旱”和“卡脖旱”,提高产量和品质,根据降雨情况,可灌孕穗保胎水,一般500m3/hm2左右。第三次趟地后遇到干旱,采用沟灌的方法进行灌溉,可提高产量15%~20%。

3.6  病虫害防治

针对频发的水稻病虫害,应坚持以绿色防治为主,借悬挂杀虫灯、改善水肥、合理栽植密度、推广低毒生物农药等防控措施,以降低病虫害的感染几率。不得不提的是,针对大多数病虫害防治,使用化学药剂还将占大多数。就此注意,应根据病害种类,选择相应类型的防虫药剂,秉承绿色、高效、低毒为首选。同时,为降低毒害作用,间隔一段时间,更换1次农药,注意不同药剂的轮换施用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杨成林,王丽妍.分析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农业与技术,2018(8):128.

猜你喜欢

种子处理
花椒种子不同脱脂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
番茄栽培技术
阜新地区谷子机械播种栽培技术
云南怒江州泸水县楤木栽培技术
北方耐密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玉米单粒播种的种子选购法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