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滔滔长河拾遗珠 藏息回眸扩课堂

2021-10-17何紫文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大语文语文教学

何紫文

摘 要 “藏息相辅”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语文的学科特点、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语文课标呼唤教师挖掘传统教学思想,从传统思想中吸收精华,把“藏息相辅”的思想融贯到语文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大语文课程观”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让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学生终身发展。

关键词 藏息相辅;大语文;语文教学

一、沧海拾遗珠——“藏息相辅”的思想分析

我国古代教育史上著述最早、内容最完备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曾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1]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大学进行教育,必须按照时序进行。最好的办法是既有正课的教学,课后休息的时候也要布置课外练习,进行课外研究。因为课外不弹奏杂乐,就不能熟悉弹奏的指法,就不能真正理解音乐,难以精通音律;课外不学习各种比喻的方法,上课就不能理解《诗经》;课下不做好洒扫、应对、进退等琐碎的事,课上就不能真正理解礼仪。总而言之,就是课下不重视技艺的学习,课上就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业的兴趣。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藏之于心,表现于外,学习的时候努力进修,在休息的時候继续玩弄杂艺,这样的学生把学业贯通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反复研习,即使是休息或玩乐时也念念不忘。这样的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课业,醉心于学术并且尊敬自己的师长,乐于与朋友交往并能坚守圣贤之道,即使某天离开师长和朋友,也不会违背道义。这其中便涉及了一项我们现在越发重视的教学原则——“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

何为“藏息相辅”呢?从字形字义来看,“藏”,同“臓”,即内脏的“脏”;“息”在《说文解字》中,“从心从自,自亦声”,由此可以看出来与呼吸相关。从这个层面来说,“藏息相辅”的意思是说人的脏腑和内心相配合,才能顺畅地呼吸,这也生动地比喻学生学习不能死记硬背,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吸收知识,融会贯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从《学记》“藏息相辅”的前后文来看,“藏”即“正业”,就是正式的课堂学习活动,“息”则是“居学”,即课下的其他活动,“相辅”指正式的课堂活动与课下的其他活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学生在课堂学习后,能够尽情享受自己的课余时间,得到有效的放松与充足的休息,以饱满的精神再次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藏息相辅”的思想也贯穿在近些年流行的“三习”高效学习法当中,可以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角度来解释。从预习的层面上说,课前知识的储备量会影响课内知识的学习。语文知识涵盖面广,涉及内容丰富,如果学生在课前对学习的内容毫无了解,在上课的时候将会很难理解老师所说的内容,而如果学生在课前预习对学习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能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提出疑问,由此激发课堂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学生仅仅在课堂上被动听课,不进行思考,不提出疑问,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课前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必要。从课堂学习的层面来说,有了课前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更加积极,也更提出有能价值的问题。此外,从课后复习的角度来看,“藏息相辅”教学原则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以后,在课下及时进行练习。比如完成作业,完成小测试,从而将学与用相结合,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更有力于学生深度学习。由此,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课外的生活进行实践,这同样是一种复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活学活用。

“藏息相辅”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颗明珠,也是留给当今时代的传家宝。对于学生来说,“藏息相辅”要求学生把握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堂学习与个人兴趣的关系,从而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己发展。对老师来说,“藏息相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学生爱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正式的课堂学习更加高效,同时,也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扼杀学生的其他兴趣,培养具有丰富的业余爱好而又乐在课堂当中的学生。

二、捧珠不释手——“藏息相辅”的独特价值

1.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一词出现20世纪80年代,1905年,清朝在废科举后,开始办新学堂,但当时教的仍然是古文,所以称为“国文课”。到了1949年,华北人民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时,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确定了“语文”的含义。于是,“语文”一词在1951年被收入有关字典当中。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2]叶圣陶先生解释语文的时候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3]由此看来,他们都主张把语文解释为语言,而张志公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也指出:“语文课要搞语言训练,而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学作品对前边提到的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理想、情操、趣味、风格影响很大。它通过形象的感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4]也就是说,语文老师上课,要重视语言教学,也要重视文学教育。学语文最终是希望学生会用语文。通过“听”“说”“读”“写”锻炼自己的能力,学会诵习课本,联系作文,也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从而生活得更加幸福。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育者应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习得,在课下有所裨益。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都可以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也就是写作。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使用日常的话语,记录下各种日常的文化元素,以此表达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语文源于生活,也需要走向生活。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高效地与人沟通,更方便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因此,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用语文,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2.语文教学的现状

虽然我国一直都在反对应试教育,但却一直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无法脱身。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是教科书和练习册,教师每天耳提面命的是考纲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成绩高于一切,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只是考试成绩的高低。学校过于关注考试成绩,为了让学生成绩更好,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学习课堂知识,于是只能减少学生的课外活动。然而,这种做法,不但导致学生心理畸形发展,而且也为其遭遇挫折时埋下不堪一击的祸根,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真正需要的并不是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而是能独当一面的幸福的人。此外,由于课时紧张,语文课的课时也一直在被压缩,语文教师经常感叹课时不够,不能把更多的内容教给学生,他们甚至恨不得把其他的科目的课都拿来为学生“开小灶”。这种做法实则让学生学业压力更大,能难以更高效地投入到课堂当中了。因此,教师需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利用课外的活动学习语文,学会思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3.语文课标的要求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5]它把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课程列入课程学习的一部分,要求教师开展多种类型的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文的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基本理念第四条指出“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6]。“开放”与我国传统的“封闭”的课堂相区别,强调了语文活动课程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类型的语文学习活动,鼓励教师开发多样的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加强语文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在“少、慢、差、费”的语文现状下,活动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习得的知识与生活产生真正的连接,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语文课标中其实也蕴含着《学记》中“藏息相辅”的原则。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古人的教学原则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课外的活动课程越来越重视,也就是说,他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继续发展的潜力。此外,“藏息相辅”也是近些年来,教育家们倡导的“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源流。20世纪80年代,张孝纯教师就提出了“大语文教育体系”,他认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是有人类的地方,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并且以此设计出“一体两翼”的语文模式。[7]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把语文学习同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把“教语文”与“教做人”相结合,让“发展语文能力”与“全方位發展”相结合,让学生接受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与训练。“大语文教育”源于“藏息相辅”的教育原则,又比“藏息相辅”的描述更加深入,更加完善,它通过让语文联系社会与生活,着眼于整体,构建起真正的语文课程,从而打破了语文碎片化的教学思想,加强了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促进了学生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转变。

现代的语文教育应该让语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是生活的缩影。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语文知识,培养起来的语文能力,如果仅仅用在各种考试上,不免本末倒置。因此,一定要把语文知识带到生活当中,让语文在生活中变得更加精彩。现在的语文教育不仅需要有课堂课程,还必须要有生活语文的课程,仅仅有课堂知识和课后练习,学生也许能成为一个会考试的人,但只有当语文融入他们的阅读、交友、旅游、思考等活动的时,他们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三、遗珠焕光彩——“藏息相辅”的教学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下活动的关系,让学生进入高效而精彩的课堂,并带着习得的知识,快乐地进入到生活中,让学生真正的享受学习,热爱学习,并能深度学习,终身学习。具体而言,可以从语文学科教学的五个板块,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着手,把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如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可以在课内创造情境识字,课外强化识字。江苏省教研室的马建明曾以部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将单元的情境确定为“找春天”,并且在在单元测评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解决问题与迁移运用的真实情境,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领会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从而体验到美的内涵。在阅读方面,教师需要课内“设身处地”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与拓展。如教授高中语文教材中经典作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时候,由于这篇作品以元明时期白话文创作,与现代白话的差别较大,学生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元明时期白话词语的理解往往有较多的困难。学生在借助工具书查阅词语意思时,往往也只能浅显地了解文章的内容,而不能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虽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故事情节梳理以及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对小说的的阅读有一些基础,但是,在对小说的鉴赏上,学生不能很好地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境,对文本的分析往往是支离破碎的。这时,如果教师能在教授课文的时候,吸引学生运用方言知识去理解文章中的口头词语与生僻词语,从而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感悟经典魅力,则能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为有效的对话营造空间。通过把文章中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汇转换为学生所熟知的方言词汇,可以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降低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难度,调动他们对阅读与理解的兴趣。在原词、注释词与方言词的转换过程中,学生也能提升自己的语言智慧,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名著与方言的对照中,学生可以感悟到原生态表述的无限魅力,领略到方言在文学作品中散发出来的无尽生命力,聆听“经典”的声音。在学生把握主旨和任务形象之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言或普通话来复述故事,这样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学习不仅仅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生活,而且是有艺术地生活。在写作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内教作文规则,但也要注意适当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作为写作题材。可以让学生阅读经典的作品,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也可以推荐一些如《觉醒年代》《舌尖上的中国》之类的电视节目,让学生从不同渠道积累写作的素材。这样,尽管学生依旧在课堂当中,但他们能带着开阔的眼界,感受着外面的大千世界。在口语交际方面,语文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学会在课后的情境中学会交际。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技能应用到生活当中。在综合运用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在课外进行自主、合作与交流学习,如为家乡写地方志。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在实践中锻炼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的莘莘学子。

除了以上的五个领域,语文教师还可以立足语文学科教学,积极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比如在广东地区可以立足南粤文化,开发类似“讲古”课程;在湖南地区可以立足湖湘文化,开发“探寻荆楚文化与唐诗”的课程等等。针对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开发家校共同参与的家庭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在家庭的活动当中,也能学习语文,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此外,语文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上弘扬乡土文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文化归属感,让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产生文化的共鸣,了解不同的地域风情,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开放多样的大语文课程。传统的语文课堂强调“讲授法”,而现在的语文课堂更加关注“任务的驱动”“研究的驱动”,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思考走进生活,真真正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藏息相辅”作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珍宝,是“大语文教育观”的源流,为我国语文教育界提供一种先进的教学思路,教师要认真授课,合理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需要教师在课内与课外进行启发,才能得到发挥,而教师的启发诱导,又须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基础。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更有益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更好地激活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此外,有紧张的学习,也要有适当的休息,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是为了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因此,教师需要保证学生课下的休息时间,给予学生时间消化和吸收课堂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于思考的能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过度关注课外活动而忽略正常的课堂教学,过度放纵学生而导致学生不思进取同样不可取。对于课下休息时间,教师需要合理安排与规划;对于课外活动,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筛选,万万不可放任自流,让课外活动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王云五,朱经农主编,叶绍钧选注. 礼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 民国23.06:75.

[2]张志公.张志公文集语文教学论集[M].广东:广州教育出版社,1991:60-61.

[3]叶圣陶著,杜草甬,商金林编.叶圣陶教育文集[M].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183.

[4]張志公.再谈语文课的几个问题[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7] 张孝纯.“大语文教育”刍议[J].新时期教育改革探索,1986,(1):107-117,122.

[作者通联: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

猜你喜欢

大语文语文教学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