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低年级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0-16袁亚玲
袁亚玲
摘要:随着数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工作者将数学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一个维度。所以,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驱动学生进一步地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低年级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233
引言
小学生因为年纪较小,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在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中具有重大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解数学知识,使学生了解运算,通过解题和数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算能力。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定性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的思维发散问题,在最终答案正确的情况下,不只是参考答案的做题方式正确,学生思维发散所形成的做题模式同样正确,教师不可定性教学,让学生有思维发散的空间,这样也有利于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一、运算能力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有三大基本能力,分别是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而运算能力是数学最重要的能力,是书写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备技能,运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如果学生的运算能力比较差,就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写出正确的答案,考试时题目答不完,即使匆忙地写完题目,正确率也很低,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到了高年级,数学问题越烦琐,高年级的数学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数学思维能力的强弱与运算能力成正比,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合格,会给以后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目前,小学数学的基本运算就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在低年级阶段以整数的运算能力为主,所以教师在低年级阶段要抓好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低年级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结合生活事例,引发学生运算兴趣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之中,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导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堂问题的运算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这是关于通过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学习内容,考虑到学生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运算兴趣,笔者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生活中的相关事例以电子图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小轿车、小玩偶、大卡车、桌子、电视机等,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视觉观察,分辨出相应的位置和物体形状。学生看到生活中物品后,纷纷举手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问答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运算效率。
(二)运算结合题目,逐步加深难度
数学运算一般运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单单的数字之间的运算。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时,一定要注重对具体问题解题中用到的运算。学生出众的运算能力不只是指可以快速地运算,还能够从复杂的题目里面找到解题关键,再使用运算能力解决问题。数学题目有很多,但是代表性题目却是不多的,而每一种运算都有其代表性题目,学习其代表性题目了解透彻就可以举一反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代表性题目的讲解,使学生从中掌握运算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可以从这些代表性题目中学到解题思路,从而轻松地提高运算能力。在代表性题目的学习中,要注意逐步提高题目难度,从而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提高运算能力。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但是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比较活泼。因此小学教师在數学运算能力的教学中,不能只注重题目的难易程度,更要注重题目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慢慢引导学生学习。
(三)开展互检活动,强化学生运算意识
在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做好“错题集”的使用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认清错误产生的具体原因,还能使学生在不断翻阅和思考中夯实基础、强化意识,这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分享活动,让学生将“错题集”进行传阅与分享,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错题类型,提高学生的识错能力。此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两两互检、小组批改等活动,让学生做“小老师”,这不仅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还使学生在批改、互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了解本质,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析思维和运算能力。
(四)注重习惯,保证运算效率
运算习惯的有效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题干,认真分析题意,从而做到理清运算顺序;灵活运用、高效计算的运算效果。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计算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运算流程,第一,看清题中的数字和数量关系,第二,思考先后顺序和计算方法,第三,认真计算,清晰列式。其次,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习惯。验算是每一项计算的必要步骤,不仅能检查计算顺序是否正确、计算条件是否清晰,还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清晰无误的计算数字、运算符号可以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地进行验算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优秀的数学运算能力,要注意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形成阶段,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时,要注意以上几点,更要重视学生解题思维的形成,以免学生形成错误的解题思维,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惠玲.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30):118-119.
[2]卢坚晓.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低年级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10):201.
[3]胡敏华.关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19(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