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眠指导结合生活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10-16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6期
关键词:收缩压病情血压

李 淮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351100)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类型之一,患者以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常伴发全身多脏器损害,或伴有头晕、头痛、眼花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昏迷、抽搐、肾衰竭、心力衰竭等危急情况,严重威胁母婴安全[1]。临床中妊娠高血压患者受病情影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情况,导致血压水平发生波动[2]。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本文就睡眠指导结合生活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病例截选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纳入标准:(1)符合妊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患者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伴发蛋白尿、水肿,或伴有头晕、头痛、眼花等症状;(2)患者生命体征稳定;(3)均为单胎妊娠;(4)患者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如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等;(2)肿瘤;(3)异位妊娠;(4)沟通障碍;(5)精神异常病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

1.2 方法

给予全部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遵医用药、定期检查、告知注意事项等常规护理。

在此前提下,对照组实施生活护理:(1)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多食用易消化、高蛋白、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控制钠盐摄入,对于出现明显水肿的患者需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3g。(2)病情监测,指导患者熟练掌握血压监测方法,每日规律作息,取左侧卧位,以减少子宫对腹腔主动脉、下腔静脉产生的压迫感,促进下腔静脉回流,维持子宫胎盘血供充足。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记录蛋白尿、水肿、血压等指标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3)运动干预,结合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孕周等信息,指导患者适度运动,如广播操、散步、游泳等,运动量以患者运动后心率≤120次/min为宜,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强患者体质。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睡眠指导:(1)心理健康指导,主动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了解其睡眠情况、情绪变化,分析负面情绪形成的原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人体睡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等内容,增进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使患者充分意识到良好的睡眠对控制血压水平的益处,介绍预后良好病例。(2)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尽量调低仪器运行声音,保持病区安静,调节室内温湿度,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刺激。(3)做好睡眠质量记录,每隔30min护士负责观察患者睡眠质量,对于长期难以入睡患者可遵医嘱予以患者镇静药物,记录用药剂量,但切忌长期服用,避免形成药物依赖。(4)睡眠干预,叮嘱患者按时就寝,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午睡时间控制在60min以内,避免影响夜间睡眠;睡前禁止饮用咖啡、浓茶等,可适当饮用温牛奶,促进睡眠。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睡前穴位按摩方法,取穴涌泉、足三里、申脉、百会、三阴交、太冲、照海,各穴位按摩5min,1次/d。睡前为患者提供温水足浴服务,控制水温在42-55℃,以周身微微出汗为宜。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2)采用鱼跃YE680CR电子血压计测量护理前和护理后1个月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3)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4]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价内容包含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等六项,每项用4级评分法评为0-3分,求取总分,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至SPSS23.0,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2 42年龄(岁)30.18±5.24 29.83±5.17 0.308 0.379体重(kg)62.31±8.57 61.42±8.71 0.472 0.319身高(cm)163.07±5.63 162.94±5.28 0.109 0.457孕周(周)25.49±4.26 25.37±4.18 0.130 0.448

2.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s,mmHg)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s,mmHg)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2 42护理前159.36±19.84 158.25±19.57 0.258 0.398护理后128.35±14.52*140.29±17.06*3.454<0.001护理前129.64±16.72 129.53±16.47 0.030 0.488护理后90.16±11.28*102.47±12.73*4.690<0.001收缩压 舒张压

2.3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对比,#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2 42护理前13.57±2.28 13.64±2.45 0.136 0.446护理后3.25±1.49#5.73±1.58#7.401<0.001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是妇产科高发病症,也是导致母婴死亡的主要病因。近年来,国内妊娠高血压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妊娠高血压发病主要由小动脉痉挛引起小动脉血管狭窄,导致血压升高所致,同时小动脉痉挛还会造成内皮损伤,诱发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加重患者病情。实践证明,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调控患者血压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5]。而睡眠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通过睡眠获得休息,以恢复良好状态。相关报道显示,高血压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睡眠障碍也会影响患者病情进展[6]。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案能够更加明显地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改善其睡眠质量。分析后可知,应用生活护理能够通过饮食指导、病情监测、运动指导,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监测病情发展,及时发现患者不适症,以便医护人员对症处理。而结合睡眠指导,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增进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使患者意识到保持规律作息、改善睡眠状态对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性,在精神心理层面给予患者所需的鼓励和安慰,使其重塑信心,并以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各项干预工作。通过调节温湿度、保持病区环境安静等措施,能够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睡眠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做好睡眠记录能够结合患者睡眠情况遵医嘱用药,纠正患者不良睡眠情况。通过睡前饮用温牛奶、温水足浴、穴位按摩等方式,能够促进患者入睡,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促使患者恢复精神,增强机体免疫力,取得更加理想的血压调控效果。

总而言之,对妊娠高血压病人展开睡眠指导与生活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血压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收缩压病情血压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稳住血压过好冬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