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2021-10-16陈波
陈 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湖北 武汉430077)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水平升高、全身脏器损害和显著的尿蛋白特征,该疾病也是妊娠阶段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多发生在妊娠20周后直至产前2周,如若未能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将对母婴结局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该疾病的病因机制未能充分明确。然而研究认为[1]持续性的精神紧张以及孕期生活工作压力增加等,都是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伴随患者孕期的不断延长,激素出现波动,同时精神紧张状态下导致机体交感神经性出现异常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异常激活,进而造成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水平升高,甚至诱发子痫。在给予患者治疗的同时配合行之有效的护理服务,缓解其精神紧张以及心理压力,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以下将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7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
纳入标准:(1)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妊娠期高血压(妊高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与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临床资料完善,可配合完成随访观察;(4)为单胎妊娠、初产妇。排除标准:(1)具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2)患恶性肿瘤等疾病者;(3)患其他重度全身系统病变者;(4)合并精神疾病或具有认知功能障碍者;(5)具有听力、语言等功能障碍者;(6)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他妊娠合并症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环境护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讲解、心理指导、病情巡视以及突发异常状况配合处理等。
1.2.2 观察组 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为:
(1)心理评估: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并运用问卷量表以及密切观察等方法,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做出心理评估。掌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并充分分析上述不良情绪的产生根源,从而充分结合患者的心理状况、负性情绪原因以及受教育水平和性格特点等,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计划方案,并在护理过程中及时了解和评估患者的心理动态,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尽快解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2)心理健康宣教: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状况,之后为患者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指导方案,需充分结合其家庭环境、受教育水平以及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开展个体化的心理健康宣教。充分剖析患者内心,同时鼓励其进行表达和宣泄,并与患者共同分析负性情绪对于血压控制和妊娠结局造成的不良影响。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做全面细致的讲解,通过加强认知干预提高患者认知水平,进而解除患者由于未知或者缺乏全面认知而产生的恐慌、焦虑等心理。
(3)共情护理:在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表达对于患者的关注、尊重以及关怀,从而与患者之间产生共情心理,深入对患者孕期心理状态和特征进行剖析,从而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沟通策略。在护理中表达对患者的理解以及关心,从而构建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尽快取得患者的信赖以及依赖。引导其进行表达和倾诉,在此过程中有策略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以及护患语言沟通技巧,例如引导鼓励、暗示以及安慰等解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确保其能够维持良好的身心愉悦状态。
(4)社会支持:充分挖掘患者家属的潜能,使其共同参与到患者的各项护理服务以及心理疏导中,从而为患者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重点与患者丈夫进行沟通,向其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识以及家庭亲情支持和关怀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并促使患者负性情绪解除的重要性。领导家属在与患者相处的过程中运用恰当的语言沟通技巧,并充分给予患者理解支持和关怀,从而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其康复信心。
(5)正能量支持:向患者讲解通过积极治疗和干预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同病例患者,从而使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使其了解妊娠期高血压通过有效的治疗和干预能够改善妊娠结局,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进一步解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通过适当安排患者参与散步、孕妇瑜伽等项目转移其注意力,缓解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以2周为护理观察周期,(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2周后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2)应用焦虑和抑郁自评估量表(SAS、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SAS≥50分以及SDS≥53分即可判定为焦虑或抑郁,且得分越高其上述负性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以及孕周等一般基线资料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基线资料组间对比(±s)
表1 基线资料组间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7 37年龄(岁)29.71±1.22 29.69±1.30 0.629 0.153孕周(周)32.61±1.59 32.56±1.72 1.095 0.259
2.2 两组SBP、DBP水平对比
两组护理前SBP、DBP水平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BP、DBP水平对比(±s,mmHg)
表2 两组SBP、DBP水平对比(±s,mmHg)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7 37护理前150.26±8.59 150.25±8.61 0.263 0.185护理后130.16±5.06 142.35±6.19 9.362<0.001护理前96.59±6.15 96.58±6.17 0.365 0.908护理后80.06±2.05 87.19±2.19 5.226 0.002 SBP DBP
2.3 两组SAS、SDS心理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SAS、SDS心理评分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心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AS、SDS心理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SAS、SDS心理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7 37护理前46.62±2.95 46.61±2.96 0.976 0.509护理后39.15±1.18 44.63±1.79 6.053 0.001护理前47.69±3.06 47.70±3.04 0.229 0.705护理后40.03±0.22 45.15±1.16 6.325<0.001 SAS SDS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女性的特有疾病,近年来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出现水肿、血压升高以及尿蛋白等临床症状,同时还伴随恶心呕吐等情况,随着病情加重还可能产生昏迷以及抽搐等情况,对于母婴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患者缺乏对该疾病的全面认知,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加重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同时也使得剖宫产率、早产率等升高[2-3]。常规护理在应用中能够为患者提供环境、生理等相关方面的基础护理,然而却忽略了患者的心理诉求影响整体护理效果[4-5]。近年来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在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计划方案,从而帮助调节其心理状态,尽快解除负面情绪的影响。本次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护理之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以及焦虑、抑郁心理评分在护理后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可提升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对于控制其血压水平,缓解负性情绪等作用效果突出。分析原因在于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是对常规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延伸,关注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通过运用个体化的干预手段及时解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例如,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全面认知,有利于解除患者由于缺乏认知而产生的担忧、紧张等心理[6]。同时提供个体化的心理疏导以及社会支持,从而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有利于改善其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因此对于更好地控制其血压水平和改善妊娠结局等均具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可更好地控制其血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