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建设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前急救配合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2021-10-16俞宙秦强
俞宙 秦强
(扬州市急救中心,江苏 扬州225000)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出现主要和冠脉持续、急性缺氧缺血有关,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已经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调查显示[1],高达50%STEMI患者于发病1h之内出现院外死亡,死因为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因此,需要临床提高对STEMI患者救治工作的重视程度。STEMI患者多起病较急,且病情的发展速度较快,救治时效性十分重要。尽早将血管开通,能有效挽救其濒死心肌,避免心梗范围更进一步扩大[2]。我国近年来已将胸痛中心的管理模式全面启动,为STEMI患者开展及时规范治疗,对救治流程进行优化,能提升疾病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3]。现本文分析建设胸痛中心前后STEMI院前急救加介入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6月经胸痛中心认证之前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7-12月经胸痛中心认证之后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1)均结合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确诊为STEMI;(2)发病时间在12-24h之内具有持续性胸痛症状或(和)持续心电图缺血证据,发病时间超出12h伴随休克或者心衰,同时家属同意开展介入治疗;(3)关键时间点具备详细记录。
排除标准:(1)发病时间超出24h,不存在心肌缺血现象、生命体征不平稳不宜开展介入治疗者;(2)患者或其家属拒绝开展介入治疗者;(3)不能获取关键时间点者;(4)已开展溶栓治疗者;(5)院内出现STEMI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均开展常规治疗,即就诊之后开展18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进行心肌有关生化标志物检测,主要救治流程如下:入院之后开展针对性检查,经各项数据比较确诊是STEMI之后,心内科医生开展会诊;患者确诊后将其安全护送至心脏监护病室,再通过医师和患者家属开展有效沟通,进行手术有关知情同意书签订,后才能开展有关手术。
1.2.2 观察组 采取一体化治疗手段,对患者有关信息开展综合统计。组建精英治疗团队,注重对有关治疗人员的个人技能培训。救治流程主要如下:组建专属网络平台,同时建立起院前急救与有效18导联心电图收集传输系统,确保患者有效治愈时间充足,坚持先就诊、后缴费原则。成立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有效收集STEMI患者各类信息,并对其病情开展持续追踪。入院后直接送患者进入到导管室中开展介入治疗,有效节省其在接受治疗期间受时间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1)救治成功率:统计两组的救治成功以及救治失败人数占比。救治成功指的是机体各项生命体征处在正常状态,经治疗之后痊愈;救治失败指的是患者产生重度伤残,以植物状态生存或者死亡[4]。
(2)救治时间:主要包含入门到球囊扩张、发病到首次接触医疗及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
(3)心脑血管事件:主要包含心源性死亡、心衰、再发心梗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统计两组出现各类心脑血管事件的人数占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基线资料对比
两组性别、年龄以及梗死部位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基线资料对比[n(%)/±s]
表1 两组的基线资料对比[n(%)/±s]
组别观察组(n=48)对照组(n=40)χ2/t值P值男29(60.42)24(60.00)女19(39.58)16(40.00)年龄(岁)62.40±5.26 62.35±5.30 0.482 0.965前壁22(45.83)18(45.00)梗死部位下壁14(29.17)12(30.00)0.009 0.996其他部位12(25.00)10(25.00)性别0.002 0.968
2.2 两组的救治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在救治成功率上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救治成功率对比[n(%)]
2.3 两组的救治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入门到球囊扩张、发病到首次接触医疗及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救治时间对比(±s,min)
表3 两组的救治时间对比(±s,min)
组别观察组(n=48)对照组(n=40)t值P值入门到球囊扩张61.54±5.90 85.38±5.84 18.961 0.001发病到首次接触医疗92.60±6.38 124.96±6.10 24.167 0.001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86.25±5.38 102.40±5.25 14.176 0.001
2.4 两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出现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心源性死亡、心衰、再发心梗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事件出现比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出现情况对比[n(%)]
3 讨论
STEMI属于一种严重心血管急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处在较高水平,于有效时间中越早对患者开展治疗效果越佳,治疗成功率越高[5]。胸痛中心属于院内和院外多个单位、部门以及学科一同协作参加救治的综合性平台,其主要目标在于经规范胸痛管理制度,对救治流程开展优化,进而降低该类患者漏诊及误诊几率,节省其救治时间,提升其救治效果。经临床实践发现[6],经建设胸痛中心能提升STEMI患者抢救成功率,使其再灌注治疗及住院时间缩短,改善其预后。
本院胸痛中心综合了急诊科、院前急救和心血管内科等多个核心科室的医疗资源,自建立至今,为达到和院内救治之间无缝对接,已经和市内120急救中心以及多家基层医院签约网络合作医院,同时经微信群对胸痛患者开展会诊以及转诊。经和救援医疗服务、网络医院组建微信群,于群内及时发送患者的疑难心电图,能协助院前急救开展和后续治疗决策制定。对直接在本院就诊胸痛患者,严格提供院内绿色通道,采取急性胸痛优先就诊、优先救治之后收费的原则,确保患者于最短时间中获得合理救治。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在救治成功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0.00%,这和梁亚州[7]等研究中观察组救治成功率98.80%比对照组91.60%高的结果相符,同时观察组入门到球囊扩张、发病到首次接触医疗及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出现少于对照组,说明建设胸痛中心能提升患者的抢救效果,缩短其救治时间,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出现。考虑原因是和市内的120急救中心进行救治协议签署,于120接收患者之后在确保其生命安全基础上优先护送至胸痛中心接受后续就诊;和本地区各基层单位签订协作救治协议,能缩短中间环节的滞留时间,经双绕行的方式对患者开展转运,达到STEMI患者救治与院内院外绿色通道紧密衔接,防止救治时间延长引发的院内并发症甚至死亡。此外,胸痛中心经下基层以及社区义诊和微信等多媒体平台普及疾病预防、救治和保健知识,能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使得大众人群建立起正确生活方式,发病后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综上所述,有效建设胸痛中心能提升STEMI患者院前急救加介入治疗成功率,缩短其救治时间,减少各类心脑血管事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