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大学写作”教学改革研究

2021-10-15武兆雨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意写作课程改革数字化

武兆雨

摘    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大学写作”教学凸显出学生主体性实现的低效性、数字化写作实践的滞后性、思维能力训练的匮乏性和评价方式单一性等问题。因而,“大学写作”教学需要依靠信息技术力量进行有效课程改革,通过构建混合式新媒体学习平台、进行超文本實践训练、建立多种思维训练模式、设置多元化线上评价体系等方式提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化;“大学写作”;创意写作;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0-0067-03

数字信息技术全方位渗透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借信息技术之力,迎来颠覆性的更新换代。在全国范围进行线上授课的大环境下,探讨数字化时代的写作教学变革,具有现实意义。“大学写作”课程需要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媒介融合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探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一、传统“大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写作”作为文学专业基础课程,在其发展历程中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但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学写作”课程仍依照传统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呈现出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的状态,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主体性实现的低效性

传统“大学写作”课堂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训练为辅。教学内容集中于写作的基本要素、表达方式、写作技巧、文体类型等,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为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写作理论体系。但是,写作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需要学生进行长期、反复的实际练笔,才能够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教学目标。基于现有课程设计和课时安排,学生缺乏充分的写作训练时间和有效的写作训练实践,难以将课程内容中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有效结合,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由于传统课堂授课方式的单一性,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机会较少,少数的课堂互动无法实现学生全面深入的参与,学生学习思维在长期的被动接受中凝滞,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受到削弱。因此,鉴于传统课堂的多重限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难以高效实施,需要构建一套拓展传统课堂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数字化写作实践的滞后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生活体验需要用新的书写技巧表达,因而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的文本是未来写作的重要发展趋势。但目前写作实践训练主要局限于文学文本写作和应用文写作等传统文体形式。教师和学生的数字化写作意识不足,没有将文体的新变纳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出现了课堂教学方向、内容与现实技术发展相脱节的情况,传统理论指导下的写作训练实践出现了滞后于新兴文体的问题,无法与学生的产出导向相适应。此外,数字化写作不仅是一种变化趋向,同时也是与现实文化产业接轨的重要手段。数字化写作与影视、戏剧、广告、摄影、动漫等产业相结合,带来观念上的革新和实践上的创造性转化。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数字化写作的教学导向,建立学生的创新转化意识,构建高效的数字写作实践训练课程。从而把握时代文体新变,实现学生在校的教学训练与跨学科、跨艺术类型、跨产业链的文化产业相接轨,培养出优秀的数字写作人才。

(三)思维能力训练的匮乏性

目前,“大学写作”课程已形成相对完整的课程架构,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写作理论体系,但是传统教材中并未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章节,实际教学中也少有此类内容安排。传统写作课程尚未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作为教育目标之一,导致教师的思维训练意识不足,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在课堂中得到深化和发展。

当前,创意写作是写作课程发展新趋势,意味着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再造能力等都将成为新型写作的必然要求,而传统课堂存在局限性,无法为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能力训练提供充分条件。数字化时代大大拓展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广阔的训练平台和丰富的训练资源,学生将在在线学习中获得更专业、有效的思维拓展,激发其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造意识。

(四)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总结性评价是传统“大学写作”课程的主要评价方

式,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通过试卷形式考查教材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二是通过实践成果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试卷仅能呈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情况,学生的理解、内化情况无法有效把握,更难以达到统合多种知识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的最终目的。而仅依据学生提交的几次写作实践成果,也难以判断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性变化。不同学生的写作基础和文化素养存在差异,仅以作品文本作为评价的方式,存在不够客观和公平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参与性无法通过试卷、文本等方式全面呈现出来,单一的总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动态性与发展性。教师根据总结性评价做出的综合分析,缺乏对学生的总体性把握,从而无法在此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因此,写作课程亟须丰富评价内容,设置合理的过程性评价环节,实现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有效结合。

二、数字化时代“大学写作”教学应用策略

(一)混合式新媒体学习平台

结合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两种学习环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多种数字资源,全方面构建混合式学习平台。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需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第一,利用优质学习资源,有效引入汉语、英语等精品写作课程,拓展课程深度,开阔学生写作视野,激活学生写作思维。选取MOOC、网易公开课、爱课程等网络平台,为学生引入国际化写作理念,引导学生学习文化产业知识,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意识。第二,采用超星学习通等线上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在线授课、课堂讨论、作业布置等教学行为。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提前观看课程预习要求,了解课堂学习目

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有效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阶段,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内容;教师可通过平台提问、试题等功能,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调节课堂节奏,对基础知识进行一般性讲解,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实现有针对性的深入教学,全面提升教学效率。课堂活动还可以依托预习内容,以完成线上任务和项目为驱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三,随着“创意写作工坊类型日趋多元化、数字化、虚拟化”[1],教师可通过学习通、微信、QQ客户端等实现交互式语音讨论、短讲。根据学生层次、学生兴趣、题目类型等,将学生分为工坊式小组,小组内成员共同探讨某一话题,进一步根据成员兴趣细化任务分配,尊重学生的创意和个性。小组合作讨论形式比较灵活,无时间限制和空间局限,能够时时交流和沟通。小组的线上交流更便于教师掌握各成员特点,有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辅导。通过混合式、多元化学习空间的构建,在空间上使写作教学、写作学习和写作行为实现交互性拓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二)超文本实践训练方式

超文本是当下写作的新趋势,是以网络为载体,将文本中不同部分建立起链接,实现信息交互性联系的新方式,主要表现为传统文本与视频、音频、图片融合,形成全新的数字化文本。“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方式、文学写作成果的发表与传播方式发生了一种颠覆性的革命”[2]。在文本形式发生重要变化的语境中,在写作理论、写作观念和写作体系发生颠覆性变革的时期,及时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实践训练,是写作教学的发展要求。首先,提升学生数字写作意识。数字技术全方位融入当代人类社会生活,对写作形态产生重要影响。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积极适应数字技术与写作学科的全方位融合,建立通过现代数字信息技术进行表达与叙事的全新意识。在学生熟练构建超文本的同时,通过数字叙事实现其核心创意,从而达成创意与技术双重结合的超文本创作,进行非线性、互动性、开放性的新型文本实践。其次,丰富实践训练内容,打通学科边界。数字化实践使写作具备面向文化产业、数字经济等更多领域的可能性,“文学创意的跨媒介、跨区域、跨时空,甚至跨业态的转化反过来促进文学创意的提升和不断涌现,是这个时代新文学的核心特征”[3]。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将影视、广告、动漫、游戏等新型文本创作纳入实践范畴,为学生提供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数字写作,突破传统创作思维限制,推进创意写作的二次产业化。

(三)多种思维训练模式

思维是写作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数字技术使多种类的思维训练成为可能。借助文字、图像、视频等数字资源,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锻炼其敏捷性、创造性,培养其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可采取的思维训练方法如下:脑力激荡法,在创作构思阶段,一个小组内部将通过线上交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采取集思广益、智慧共享的方式,就同一主题进行不同方向的讨论。讨论过程中可运用数字技术,对已有设计思路进行形象化模拟,进而进行辨析比较,并最终确定作品的故事类型、情节走向等。此方法打破学生个体的思维定式和思维局限,激发小组内成员的创造力。思维导图法,以观念的图像化整合思想与信息,促进学生联想能力的提升。将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进行线上共享,在教师、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导图内容,加强学生之间的思维交互,实现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扩展提高,强制关联法,将信息与主题相联系,实现逆向思维激发。教师可利用数据库,随意选择一定数量的词语,学生寻找一定线索将不相关的词语相互关联,扩展成完整的故事。学生由同样词语出发构思而成的不同故事,采用超文本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在公共平台进行交互性阅读,从而达到全员思维激发的目的。综摄法,对日常已有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利用,开发学生创造潜力。选取适合的网络文本,在文体和文类成规基础上进行全新模拟和想象。此外,逆向思考法、优缺点列举法、属性列举法、检查单法、强制关联法、创意难解法等思维训练方法也可根据需要运用到教学中[4]。

(四)多元化线上评价体系

智能终端为实施建设新型评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形成师生交互式互动结构,实现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综合,通过评价反馈实现教学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提升课程评价效能。第一,有效利用线上评价体系的优势功能,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和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第二,有效将教师和学生共同纳入至评价体系中,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交互性联通。“为了确保评价信息的客观、合理,需要多元评价主体的介入,除了教师,学生本人及其同伴也应成为评价者,利用他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三方一体的协同评价模式。”[5]最大限度地发挥线上评价的优势功能,引导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地进行自我评价,改善自我认知结构。学习平台经过信息處理,生成评价报告,学生根据报告内容,发现问题,调整相应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同时,发挥小组互评的优势,尤其是在写作文本成果的评价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在线联动互评,每一个学生作品都可以接受到小组内部所有成员的评价意见,组内各成员在不同意见中的争鸣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认知达到协同状态,激发师生评价活力。第三,综合使用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基于写作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文化素养、思维习惯等差异,不能仅将总结性评价作为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数字化学习平台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出动态化跟踪、监测,学生的学习任务点完成情况、资源使用情况、课程互动情况,教师都可以根据数字信息进行相应把握,做出合理的过程性评价。还可通过学习平台设置填空、选择、论述等题目,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可通过个人随堂答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强化学习。线上平台提供录屏功能,也可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参照依据之一。教师通过观看录制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操作过程,具体把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从而实现全面而科学的教师评价。第四,教师根据线上平台自动采集的学生学习行为,以及对评价数据的处理情况,进一步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卫东.成为创意作家:数字时代的创意写作教育[N].文学报,2019-12-26(20).

[2]刘海涛.“文学创意写作”课程研发与实践[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37(1):65.

[3]葛红兵,高尔雅,徐毅成.从创意写作学角度重新定义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创意本质论及其产业化问题[J].当代文坛,2016(4):14.

[4]许道军,葛红兵.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2-47.

[5]冷艳菊.本科教学过程评价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2):25.

■ 编辑∕丁俊玲

猜你喜欢

创意写作课程改革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意写作能力培养特征分析
高校中文教育改革与“创意写作”学科建构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数字化制胜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