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与化疗的顺序对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1-10-15吕陈
吕陈
【摘 要】目的:探究靶向治疗与化疗的顺序对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的50例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A组25例与B组25例,A组实施先化疗后靶向治疗,B组实施先靶向治疗后化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采用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治疗顺序不影响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靶向治疗;化疗;治疗顺序;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
当前,人们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肺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其中进展性非小细胞癌占比较多,伴随胸闷、呼吸急促、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1]。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肺癌,包括腺癌、鳞癌,相比于小细胞癌,癌细胞的生长与分裂速度慢,且扩散转移更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采用化疗、放疗,将肿瘤细胞杀灭,对于基因突变者实施靶向治疗,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当前,对于靶向治疗、化疗的治疗顺序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将以近年来5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靶向治疗与化疗的顺序对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影响,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的50例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A组25例与B组25例。A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年龄(50.54±5.34)岁。B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3岁~71岁,平均年龄(50.67±5.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是(P>0.05)。
1.2 方法
1.2.1 A组实施先化疗后靶向治疗:使用多西他赛(H20052067;生产厂家: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紫杉醇(H20083849;生产厂家:江苏奥赛康药业;)、顺铂等化疗,持续治疗21天,停药7天,为一个周期,共2个周期,使用彩超、CT、肿瘤标志物等诊断,综合评估,若病情进展,终止化疗,结合驱动基因情况采用靶向治疗,使用吉非替尼(J20090016;生产厂家:罗氏制药;)口服用药,在42天以后复查,若病情进展,需结束治疗。
1.2.2 B组实施先靶向治疗后化疗:实施靶向治疗,治疗方式与A组相同,在42天以后,使用彩超、CT、肿瘤标志物等诊断,综合评估,若病情进展,终止靶向治疗,实施放疗,治疗方式与A组相同,共2个周期,全面评估,若病情进展,需结束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治疗效果综合评估,病灶完全消失,即为完全缓解;单径可测病灶,且病灶直径和减少超过50%,即为部分缓解;单侧可测病灶,病灶最大直径和减少0%~50%,即为稳定,不满足以上情况,表示进展。随后,详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当前,肺癌患者治疗药物不断增多,基因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发展迅猛,且放疗、手术设备不断改善,该疾病患者靶向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明显进步,为临床研究重点与热点[2]。对于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治疗方式为靶向治疗、化疗,联合两种治疗方式具有显著应用价值,且该治疗方式由两层含义组成,详细如下[3]:(1)抗肿瘤药物可在肿瘤细胞靶点产生特异性作用,但该靶点的正常细胞很少表达或不表达;(2)药物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将肿瘤细胞杀死,对于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或者无影响。当前,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不断增多,取得显著效果。
综上,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采用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治疗顺序不影响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參考文献
[1] 闫睿.化疗与靶向治疗顺序对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展及生存期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3-76.
[2] 张德辉.靶向治疗与化疗的顺序对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1):157-159.
[3] 潘莹,龚五星,梁翠微,等.靶向和化疗的治疗先后顺序对晚期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7,40(2):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