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联合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10-15吴采贵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3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

吴采贵

【摘 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分析诊断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磁共振成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CT及CT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将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CT及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发现,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为60.00%,CT为32.50%,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CT与CT联合磁共振成像虽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与CT相比,CT联合磁共振成像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建议临床采纳。

【关键词】CT;分期诊断;磁共振成像;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癌变,属于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并且随着近几年生活方式的改变,子宫内膜癌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对年轻患者的生育能力也造成了威胁。临床可根据子宫内膜癌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治疗结局,因此准确地进行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在临床中意义重大[1]。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肿瘤疾病的金标准,能够准确疾病并进行疾病分期,但由于需切除肿瘤组织进行诊断,因此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临床局限性较高[2]。CT及磁共振成像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具有无创性,能够在不对患者造成创伤的前提下进行疾病诊断,由于其各自存在优势及应用价值,临床对其分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存在争议。本文选择40例患者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号:2020年审(22)号]。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岁~60岁,平均年龄(42.36±6.86)岁,经病理组织活检诊断出Ⅱb期18例,Ⅲa期10例,Ⅲb期6例,Ⅲc期4例,Ⅳ期2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如下:检查仪器选择16排螺旋CT扫描仪(西门子公司),患者取平卧位,将相关参数分别设置为管电压120Kv~140Kv,管电流250mAs ~300mAs,层厚0.75 mm~1.5mm,螺距10~1.5,显示350mm,矩阵512×512,扫描部位为患者下腹部。初步扫描结束后为患者进行增强扫描,选择患者肘静脉进行穿刺,快速推注非离子碘型对比剂,剂量为60ml~100ml,在推注完成后的25s及60s分别进行一次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重建,分析检查结果。

1.2.2 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方法如下:于CT检查结束后48h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检查仪器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扫描仪,患者取平卧位进行平扫,扫描部位为下腹部,初步扫描结束后为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将扫描参数设置为TR/TF 155/10模式,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层厚与层间距为4.0mm,扫描4min后对图像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CT及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分期诊断结果,并以病理组织活检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CT及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发现,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为60.00%,CT为32.50%,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准确率更高(P<0.05),见表1。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对女性危害较大的一种恶性肿瘤,尤其是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有子宫内膜癌,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治疗主要根据疾病分期进行,而病理组织活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分期诊断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均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检查,CT临床诊断准确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力,能够清晰显示病灶及周围组织结构,但其在判断肌层浸润深度时效果欠佳,从而降低分期诊断准确率。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有效弥补CT检查的不足,并且能够显示子宫内膜状况,具有多方位、多角度、多成像及组织分辨能力良好的优点,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内膜肿瘤肌层浸润程度[3]。本文经过研究发现,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高于CT检查(P<0.05)。表明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在清晰显示患者病灶部位及淋巴结侵犯及转移情况的同时,能够对病灶部位及周围组织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且通过判断肌层浸润深度来进行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而经过增强扫描后可重建图像矢状面、冠状面及曲面进行多方位观察,因此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清波,来东升,俞璐.多模态MRI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 宫颈侵犯程度及术前分期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6):1446-1448.

[2] 车月玫,骆文香,董晓红,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J].影像科學与光化学,2020,38(5):910-913.

[3] 梁梅,陈锦灿,夏广明.CT联合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9,40(4):220-222.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氙同位素应用及生产综述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