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发力平原新城

2021-10-15张静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常住人口平原新城

张静

2020年12月3日,北京,运行中的亦庄新城现代有轨电车T1线

北京平原新城有了“施工图”。

近期,北京市正式公布《关于促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至此,北京实现“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空间布局支持政策的全覆盖。

《方案》适用于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的新城及相关地区,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方案》还系统提出了促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4个领域18个方面具体措施,为下一步全面增强平原新城吸引力绘就“路线图”。

新城被定位成首都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是北京市未来的新增长极。

北京平原新城建设提速,未来发展将实现重大突破。

未来, 这里将会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还会制定更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更多高精尖产业落地。

理念变化

北京并不是首次提出平原新城概念,早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就有专门提及。

对比2004年版总规,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认为:未来平原新城将建设成为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平原新城将加快功能项目和创新资源导入,高标准配套交通和公共服务,高起点布局适宜产业,高浓度集聚创新要素,从而将新城培育成能够带动首都乃至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过去北京郊区新城在居住方面说得多,产业和科创则没有这么凸显,说明强调居住而忽视产业的新城发展模式是走不通的。新城自身不做强,也容易进一步加剧‘睡城和职住不平衡问题。”李栋说,“另一方面,过去在京津冀发展的区域视角上琢磨较少,强调反磁力作用疏解中心城区,现在则更加突出区域协调、内外兼顾。”

目前,平原新城还处于发展上升期,《方案》针对居住功能单一、公共服务配套不足、产业聚集乏力的问题,提出在三大领域进行细化:

一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人居环境,实现每个平原新城至少建设1处成规模的城市森林公园,制定专项设计导则。

二是强化交通承载能力,集约打造“站城融合”,进一步促进大枢纽站城融合和小站点一体化实施,实现商业、商务、公共服务等公共功能用地面积占比达到30%。

三是推动产业发展,建立新城职住平衡,加大平原新城、产业园区及开发区周边等租赁房源有效供给,有针对性地配套建设一批集体土地租赁住房。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方案》提出探索建立“混合用地”模式——突出产业有序发展,充分把握减量集约与提质增效的有序平衡,完善“准入”与“退出”的双向管理机制,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制定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和定价机制。

“未来,这里将会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还会制定更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更多高精尖产业落地。”李栋说。

人是关键

新城建设,人是关键。

此前,北上广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四个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全部正增长,增量为185万到713万不等,而且都呈现出一个共性: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比重下降,郊区人口比重上升。

这意味着,超大城市的人口有向郊区新城聚集的变化趋势。

北京平原新城的核心作用之一,就是承接主城区的“疏解人口”。

根据新版城市规划和核心区控规的要求,到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70万左右(到2050年控制在155万左右)。

这就意味着,北京主城区至少还需疏解100万常住人口,而这些人口大部分将流向平原新城。

7月16日实施的《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明显放宽了北京落户限制,精准将人才引入郊区,补足新城公共服务短板。例如,郊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可引进省级师范类高校或其他高校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郊区医疗卫生系统医、药、护、技岗位,可引进省级医学类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

从2020年12月起,广州、南京、上海多地均发布相关政策,引导人才向郊区外迁,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放宽郊区或新城落户,有利于补充这些地区人才不足的短板,同时年轻人也是消费、创新创业和就业的主体,将加快当地的发展。

目前,在北京积分落户指标中,如果居住和工作在城六区外也就是平原新城,额外加分最高可以加到12分。

人引进来,怎么留住?

《方案》提出,未来北京将进一步推动实现职住平衡,加强平原新城与邻近产业园区、开发区的职住统筹协调,引导相关就业人口在平原新城就近居住。

想象一下,不用每天挤地铁长时间通勤,每天早晨可以多睡一小时。孩子学校可以托管到下午6点,下班接娃无缝衔接,回家后还有时间和家人共享晚餐。有需要了搭乘快捷的公共交通进城交流,工作之余享受郊区高绿化覆盖率、低密度人口带来的慢节奏。不用为了子女教育“孟母三迁”回流到主城区,5公里内一样可以享受一线城市的医疗水平。

北上广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四个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全部正增长,增量为185万到713万不等,而且都呈现出一个共性: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的比重下降,郊区人口比重上升。

《方案》将为实现这样的图景精准发力:有序引导中心城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平原新城精准转移:加快推进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新校区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等三甲医院建设;加快弥补基础教育学位和医疗床位缺口,研究教育、卫生领域编制保障。

与此同时,还将加强公共服务专业人才配备,对到平原新城轮岗、挂职、交流的医护人员和研究人员以及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累计工作满3年的,加大培养支持力度。

目前,亦庄地区已经拥有人大附中、北京二中经开区学校及十一学校等很多北京名校分校,未来还会有更多优质的中小学入驻,引进更好的三甲医院资源。好的医院,知名中小学,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入住。

此次平原新城“施工图”中,重点考虑了人才住哪儿的问题。比如,多渠道筹集房源,加大平原新城、产业园区及开发区周边等租赁房源有效供给,有针对性地配套建设一批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建设租赁住房,解决单位职工和引进人才住房需求;对于纳入全市政策性住房建设计划的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租赁用户使用水电气热执行居民价格。目前,新城范围内已累计实现开工集体土地租赁住房1.9万余套。

未来,住在新城,经济压力会小很多。

纵观北京,平原新城基础良好。

首先,人口承载力仍有空间。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面积约1016平方公里。平原新城各区常住人口约690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5%。

其次,经济实力未来可期。截至2021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加30.0%,超过全市同比增速一倍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28.3%,超过全市同比增速两倍以上。

从常住人口增加规模,到产业经济增长,再到城市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五大平原新城都已经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按施工图执行,平原新城五年后崛起的样子清晰可见。”李栋说。

2020年9月30日,乘客乘坐怀密号列车出行。當日,北京市郊铁路怀柔- 密云线北京北站正式开通运营(张晨霖/摄)

猜你喜欢

常住人口平原新城
走好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赶考路
平原的草
玉树新城
阴云笼罩新城控股
西安市常住人口超一千万
浪起山走
长江新城
北上广或迎人口拐点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