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语境下瑶族长鼓舞的本真性传承和保护研究
2021-10-14郭贝贝丁天智
郭贝贝 丁天智
摘 要:江华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是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特有的用于庆祝丰收、乔迁、婚庆祭祀的一种群众性舞蹈,以其独特的身体运动符号承载起丰富而厚重的瑶族文化。本文选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这一角度,通过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从江华瑶族长鼓舞的起源、形态演变等方面,探讨长鼓舞主客体的能动性和结构性,总结出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在本真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瑶族长鼓舞传承和保护的建议,以期能给研究传统民间舞的学者们提供参考和帮助,为保护传承我国优秀的非遗舞蹈文化做出努力和贡献。
关键词:非遗;江华瑶族长鼓舞;本真性;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137-03
瑶族长鼓舞是湖南江华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体现瑶族人民生活,抒发情怀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显著的瑶族特色与地方特色,于2008年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围绕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问题,从非遗的“本真性”出发,处理传承与保护的关系,以期更好地发展江华瑶族传统长鼓舞文化。
一、江华瑶族长鼓舞的起源发展与形态演变
(一)传说中孕育,现实中生长
江华瑶族长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盘王意外去世,其子女制作长鼓,希望能将死去的盘王之魂召唤回家在民间。这是江华民间最广为流传的说法。
长鼓舞脱胎于起源很早的祭盘王仪典及一些巫术活动中的舞蹈,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序》中有:“昔楚国南郢文邑,沅湘之间,其俗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1]其中“沅湘”指的就是湘西,即古时候瑶族居住的地方。在阮湘,无论大小年节,都有其独特的祭祀活动,或因水患而拜河神,或因瘟疫而求巫师,每祭祀,必起舞。现如今,长鼓舞已成为瑶族民间重要的群众性文娱活动。
瑶族是山地民族,山间劳作是瑶族人民生活的重要方式。瑶族长鼓舞的动作是从日常劳作的动作中提炼与升华得出的,包含了弹、稳、扭、蹲等动作。江华瑶族长鼓舞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
(二)虚与实相生,阴与阳兼容
江华瑶族长鼓舞通过舞台表演展现了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表达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虚象与实象的有机融合。长鼓舞中再现瑶族人民日常的劳作生活,这是实象;长鼓舞的表演者利用长鼓舞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爱,这是虚象。虚象和实象结合,使长鼓舞作品更具艺术性。
江华瑶族长鼓舞动作力度对比强烈。在舞蹈时,动作的旋转速度较快,运动幅度也较大。通过双手敲击出鼓点,与动作科学配合,长鼓舞在表演中呈现出一种动作张弛有力、节奏明快的特点。从舞蹈美学的角度分析,瑶族长鼓舞的磅礴气势展示了阳刚之美,而在空中舒展、飞跃等姿态则体现了阴柔之美。长鼓舞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作出弓点步蹲、八字蹲等蹲的姿态,更能展示瑶族长鼓舞民族特点,展现阳刚之气,给人感觉沉稳。而在“屈膝”“弓腰”等动作中,依靠表演者身体曲线的柔和美,展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江华瑶族长鼓舞虚象与实象交织,从表演中显现出浓厚的民族艺术气息,在其节奏韵律中展现阳刚与阴柔之美。观众在欣赏瑶族长鼓舞时,舞者将表演中的虚实与阴柔等情感、物像借助肢体展现的动态美衍生至观众身上,实现双方情感上的输出与交流,共同感知美、享受美。
二、江华瑶族自治县对瑶族长鼓舞的本真性传承和保护现状
在舞蹈中,“本真性”可以理解为原生态舞蹈中的自然存在,无需修饰,其性质可以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世界日益丰盈,瑶族长鼓舞被舞蹈专家、学者从民间挖掘搬上舞台,成为舞台艺术。瑶族长鼓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变化不失去本真性——不将原汁原味的瑶族长鼓舞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而是基于瑶族长鼓舞动律、特色等,将长鼓舞风格、动作呈现更鲜明,更贴近时代生活。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传承者和瑶族长鼓舞的研究学者们基于本真性,一方面遵循传统,遵守规则;一方面在自身有限的知识体系上对长鼓舞进行舞蹈的再创造。在国家文艺政策的支持和实行的具体保护措施下,江华县瑶族长鼓舞以欣欣向荣的态势不断地向前发展着。
(一)尊重传承中主体地位的“能动性”
主体的能动性指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在这里指长鼓舞的表演创作可以由传承人、舞蹈演员、欣赏者、专家学者进行合适的创造与改变。
美国社会学家曼德华·希尔顿说过:“传统依靠自身是不能自我再生或自我完善的。只有活着的、求知的和有欲求的人类才能制定、重新制定和更改传统。”[2]瑶族长鼓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变化、传承、创新是传承者在面对政治、时代、体制、市场、文化等各种复杂语境的考验中,不断地顺应环境变化去完成的。在传承人、舞蹈演员、欣赏者、专家学者等多重身份的影响下,江华瑶族长鼓舞从过去的单一演奏方式,变成现在具有丰富表演技巧的演奏方式;从传统而原始的表演,发展为富有美感的表演。瑶族长鼓舞的传承者一方面通过学习,吸收和运用瑶族长鼓舞的规定动势和相对稳定的瑶族社会文化内涵,体现长鼓舞知识体系制度性和结构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传承人们通过在各种文化场合中进行长鼓舞的表演,获得对瑶族长鼓舞新的文化解读和诠释,赋予其新的艺术知识内容,突破了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结构和知识张力,给予了瑶族长鼓舞多层次的含义,体现了瑶族长鼓舞在不同表演者能动性作用下丰富的一面。
(二)重视传承中客体真实的“结构性”
民间艺术必须拥有结构的稳定性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甚至说,标准化是美的前提[3]。江华瑶族长鼓舞具有固定技艺和程式,并不是只会打就可以,其在表演中是必须被呈现出来的,否则,只会让熟悉长鼓舞的观者无法接受。正如当老一辈传承人在向年轻的传承人或者表演者、欣赏者、专家学者等传授鼓技和程式化动作时所说,“平莲花的鼓(应该)是这样”“剪刀脚(应该)是那样上步”……这样口传身授的方式就是传承者对于结构的主动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长鼓舞的发展态势。
主体主动尝试认知,并在自我认知中对客体有了了解,进行接纳与吸收,最后进行自我创造。这都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结构性”认知。
“本真性”的内在基于真实,真实一方面源于艺术本身既有的结构性条件,易于传承;另一方面,真实源于生活在时代下的艺术从业者对于艺术的再创作。他们将真实融入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使表演能在结构的框架内变得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传承者对长鼓舞的再创造,一方面是结构上的尊重传统,遵循规律;另一方面是传承人们基于真实、基于结构的再创造。现代语境中,江华瑶族长鼓舞真正做到了基于本真性上的主体与客体的有效互动。
(三)创造活态发展的传承环境
活态的传承方式,主要是指在表演中传承[4]。现今,传统的文化传播与发展模式,越来越不符合消费者需求。媒体的传播与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介不断出现,给传统媒体和传统文化构成极大的冲击。在面临发展瓶颈的当下,舞者要学会运用好媒介,帮助舞蹈在表演过程中传承,增强其传播效果,进一步建立传播受众与舞蹈传播者之间的有效链接,加速原生态瑶族长鼓舞的商业发展。
(四)建立开放互动的对话系统
湖南江华一带地区民间舞蹈、民间文化资源、民俗资源比较丰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地域风格。借助现有的旅游资源,长鼓舞的影响力不断加强。政府在风景名胜区建立了长鼓舞表演基地,组织长鼓舞团队轮流定期进行表演,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长鼓舞艺术。将传统的长鼓舞文化与当地特色旅游业紧密结合,使游客在欣赏怡人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认识长鼓舞。瑶族长鼓舞也成为本地经济贸易、商业交往、旅游开发等经济活动中,对外展示的地方特色品牌。
三、对瑶族长鼓舞的本真性传承和保护的建议
瑶族长鼓舞作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需将传承与保护放在同一高度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建立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在打造特色瑶族民族舞蹈文化旅游品牌和区域特色文化示范区的同时,处理好传承与保护的关系,让江华瑶族传统非遗舞蹈更具魅力,提高观赏性。构建非遗舞蹈文化传承和保护策略是江华瑶族传统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吸纳多维人才,保证高质传承
吸纳多维人才,保证江华瑶族长鼓舞高质量传承。通过政府对非遗保护政策的扶持,建立江华非遗瑶族长鼓舞研究部门,招募专业的艺术文化研究者及人才,进一步推动瑶族长鼓舞的理论研究发展。加强江华瑶族长鼓舞的应用研究,理论和实践一手抓,通过实地调研整理完整的文字资料,专业艺术人才加入打造高品质舞台作品,并进行展演。把瑶族长鼓舞引入高校课堂和社区,积累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增强长鼓舞后续发展的生命力。
(二)纳入艺术课程,完善学科体系
将长鼓舞知识纳入学校艺术课程中,完善学科教学体系。建立健全校园长鼓舞培训机制,将长鼓舞列入舞蹈、体育、美术等学科,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校园中给学生们传授瑶族长鼓舞知识与技巧,稳健推进长鼓舞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长鼓舞非遗的重要性,充实自身的民族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长鼓舞相应的情感领悟。使学生体验到长鼓舞魅力,在参与过程中产生一种自内而外的情感愉悦。
(三)借助现代科技,丰盈传承形式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进行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播,丰富长鼓舞的传承形式。非遗舞蹈的原生态传承,强调保持江华瑶族长鼓舞的独特魅力。因此人们在传承非遗舞蹈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非遗舞蹈的本质特征,保留江华瑶族长鼓舞当中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可以借助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制作精彩视频吸人眼球,呈现江华瑶族长鼓舞的民族特色。这种方式既适合民间舞蹈传播与发展,又开启了新的传播商业模式,让非遗舞蹈展现“原生态”的风采,让更多的受众无延时地认识“非遗”,在一定程度上给瑶族长鼓舞提供了面向大众甚至面向世界的舞台。
(四)尊重真实完整,传承特色风貌
充分尊重瑶族长鼓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的真实与完整。在非遗语境下传承长鼓舞,不能只一味地盲目追求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也不能为了迎合现代文明的诉求,盲目求快,要在充分尊重瑶族长鼓舞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上,传承瑶族长鼓舞的特色风貌。可以在社区、校园等公众场合举办瑶族长鼓舞知识讲座,向人们介绍、讲解、观察、体验原生态瑶族长鼓舞,在听众了解了长鼓舞的来源及历史后,与讲解员进行换位,让听众来讲述,激发人们学习长鼓舞的兴趣。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下,江华瑶族自治县针对瑶族长鼓舞的实践举措呈现出了对其本真性保护和传承的努力,尤其是在开放互动的氛围中,对传承者主体地位的认同和尊重,重视长鼓舞真实的结构,紧跟时代,创造在活态中发展的传承环境,都对其传承和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是值得被推广和借鉴的。
本文在遵循非遺舞蹈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发展对策,把蕴含其中的信念、理想与精神气质表现出来[5],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留下来、传下去。
参考文献:
[1] 胡玲梅. 瑶族长鼓舞的审美艺术特色[J]. 黄河之声,2011(04):68-69.
[2] 曾涛. 民间传承:关于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2015,36(12):85-88.
[3] 邓燕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传承与保护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4] 田二林. 非遗语境下土家族摆手舞的本真性保护和传承研究——以湖南省古丈县田家洞村为例[J]. 艺术评鉴,2019,4(16):23-26.
[5] 王霄冰. 从《祭孔乐舞》看“非遗”的舞台表演及其本真性[J]. 民族艺术,2014,4(04):134-139.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202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湖南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保护”(项目编号:XSP21 YBZ142)。
作者简介:郭贝贝(1980—),女,博士在读,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编导;丁天智(1999—),女,硕士在读,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