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胜任力之路:学习语言,探索文化,重构生活
2021-10-14徐超男
摘 要:面对极速发展的21世纪,青年一代要想成为时代的先锋,需要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对话,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全球胜任力是领跑未来的关键所在。在探寻全球胜任力发展的过程中,应将语言学习、文化探索、生活重构贯穿于整个人生轨迹之中。只有提高跨文化沟通技能,增加国际理解力和适应力,致知力行,积势蓄能,协同攻关,才能在通往全球胜任力道路上,以人文主义教育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寻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展望人类的美好明天。
关键词:全球胜任力;可持续发展;人文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001-04
一、全球胜任力的概念
(一)发展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培养下一代全球胜任力的意识逐渐凸显,落实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988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CIEE)发表了《为全球胜任力而教》的报告,全球胜任力理念开始萌发,并被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1]。2010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在《全球胜任力为21世纪之关键》报告中指出全球胜任力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2]。2011年,美国州首席中小学教育官员理事会(CCSSO)EdSteps项目联合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全球学习伙伴项目组成全球胜任力专门工作组,负责全球胜任力框架的确定和核心工作的推进[3]。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以及2018年经合组织(OECD)统筹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将全球公民教育和全球胜任力培养列为优先事项[4]。
(二)概念
全球胜任力是提高全球公民意识和公民参与度的有利途径,是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教育迈向人文主义的内在驱动,是实现未来教育蓝图的重要杠杆。经合组织在开发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时,对与全球胜任力有关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和总结,确定了全球胜任力的四个关键维度,即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能够:1. 对自身之外的环境具有洞察力,研究具有本土化、全球化和文化意义的问题;2. 认识、理解和欣赏他人的想法和观点;3. 通过跨文化活动进行适宜互动和有效交流;4. 为促进全球的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具有高效行动力[4]。
全球胜任力教育并不意味着开设一门专门课程,而是可以通过学科或跨学科的主题进行,或者通过转换现有课程以纳入全球视角。无论是在实际教学中嵌入何种学科,还是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全球胜任力教育需要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化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突出人文主义教育观,培养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观点,建设性地讨论复杂话题,最终落实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强有力行动中[4]。
二、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意义
全球胜任力的基础是对世界议题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世界多元化的尊重。全球胜任力不是单一维度的知识和技能,更不是知识的单一应用、技能的简单叠加。全球胜任力从范围上体现了一种国际化,沟通交流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本社区的人,而是超越了地理空间和物理空间,与说另一种语言的异质社群进行,学习、讨论和解决的是超越本土和本民族范围的国际议题。全球胜任力的涵盖领域体现了综合性,包括认知发展、社会情感能力和公民教育,实现个体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全面发展。
全球胜任力运用和开发的是具有可迁移性的高阶素养,包括跨文化交际技能、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这些高阶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灵活度。全球胜任力还体现了一种人文主义教育观,是一种超越功利化的教育方式,旨在寻求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平衡,实现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统一[5]。具体来说,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帮助个体储备“装备”
全球胜任力将帮助个体储备一套丰富“装备”。通过全球胜任力教育,个体具备解决问题、抓住机遇的能力;可以探索世界,思考多种观点,交流思想并采取有意义的行动;可以独立学习,深化理解,自我激励,获得真知;激发好奇心,利用互联网泛在学习并终生学习。培养全球胜任力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孤岛,提升学习装备,帮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5]。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全球胜任力培养能够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健全人的发展,帮助青年一代在面对未知和困难时,以成熟冷静的心态、合作参与的行动、积极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帮助新一代掌握新技能
全球胜任力是保持与世界发展同频共振的利器,帮助新一代掌握新技能。世界瞬息万变,无论是字面意义还是象征意義的边界都在不断变化甚至逐渐消失。曾在地球另一端的文化,如今就出现在下一个街角。随着国际贸易的高频化、互联网资源的丰富化、人口出行的便捷化,人们需要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沟通技能以解决面对异质人群和异质文化时的语言不通、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差异、理念冲突等情况。新一代人才需学会换位思考,消除成见和偏见,弱化民族中心主义,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和文化移情能力[5]。
(三)强调了个人行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全球胜任力培养强调个人行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所谓众志成城,只有集结每一个看似微小的个体,才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能量,令世界改变。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以Greta Thunberg为代表的青少年发表了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对政府的不作为表示谴责。随后世界各国多地青少年加入游行示威活动,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排放,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环保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等高层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施策,更有赖于积极的基层行动。只有人人都参与到这场环保革命中,才能逐步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将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用和更富有成效的思考行动相结合
全球胜任力是将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用与更富有成效的思考和行动相结合,强调勤学善思、知行合一,实现人文主义教育。全球胜任力并不仅局限于对于他者文化和其他观点的了解和认识。一个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公民更应该具有批判思维、理性逻辑、乐观精神,富有创造力和同理心,意识到文化对于个体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全球胜任力能够教育学生具有辨别力,能够认清历史,理性思考,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是决定未来职业和生活成功与否的关键
全球胜任力是决定未来职业和生活成功与否的关键。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将在更广阔的全球层面开展,诸如公共卫生健康、自然灾害、全球变暖、贫困等世界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共同合作解决。应对这类挑战需要高阶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以及共同的语言和文化理解,协同攻关,在合作中寻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因此,青年应通过提高全球胜任力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将来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三、通往全球胜任力的路径
全球胜任力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一种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既扎根本土文化又放眼全球视野,既关注自我又兼顾他者的一种辩证视角;是着眼于人类未来发展,探索可持续发展,帮助青年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一种综合能力;是超越自我、突破边界、指点江山、描绘世界蓝图的核心素养。通往全球胜任力的道路虽然并不轻松,但青年要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追随全球化的滚滚车轮,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在通往全球胜任力的道路上,新时代青年要修炼三种通关‘内功’,才能“踏平坎坷成大道”:
(一)学习语言
语言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将知识的源泉化为活水。学习语言是通过语言渗透文化,通过文化带动语言。语言就像阿里巴巴用“芝麻开门”的通关密语开启珍藏无数宝藏的山洞,也像哈利·波特用神奇咒语施展的超级魔法。通过语言的媒介,学生可以走进绚烂多彩的神秘世界,探索美丽新世界的无穷资源。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可以使原本被遮蔽的世界“去蔽”,使模糊的存在“澄明”,使隐约的自我“敞亮”[6];通过语言的学习可以既获得学科知识,提升人文情怀;通过语言的学习,能够借语言的载体,思考知识和信息,反思现在的世界,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实现语言相懂,促进心灵相通和文化相融;通过语言的学习,重建巴别塔,平衡不同语言间的向心力和离心力;通过语言的学习,提高对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理解的能力,增进理解、认同与互动,迸发思想的火花,架构共情的桥梁。
语言的学习是多方面、多维度的,充满了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文性。学生通过母语的学习可以增进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获得心灵抚慰,陶冶情操,探索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通过第二语言(多种语言)的学习可以拓展眼界,提高认知,拥有更加立体的世界观,增强高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社会竞技场中大展拳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创造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学习外语的学生在ACT的数学和口头表达部分得分高于未学习该语言的学生;学习外语的学生(不管所处社会经济水平如何)在SAT口语部分的表现更优异;掌握一门外语词汇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以及阅读、写作、数学和其他學科的能力[2]。表明语言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和技能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在进行第二外语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主题的综合化、课程难度的梯度化、知识体系的精细化、教学方式的策略化,提高语言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通过创设具有真实性、综合性、关联性的学科主题,促进知识结构的均衡性和完整性,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知识的习得,语言技能的发展,学科知识的融合,深化多元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获得可迁移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文化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刷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趋常态化,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穿越文化的屏障和藩篱,用平等和理性的姿态进行沟通。在此过程中,文化智商是跨越国界、感知文化差异、解决文化冲突、增进异质群体集智聚力的关键能力。
所谓文化智商是人们在异质文化环境中收集、处理文化信息,做出有意识的判断与选择,以此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能力[7]。在当今多元文化世界中,提高文化智商非常重要。
具体来说,文化智商是具有学习其他文化的内驱力,有自信去拥抱多元文化,但并不是为了谋求共识而忘却自我;储备相关文化和文化差异的知识,对文化差异具有理解力;具有敏锐的文化感知力,能够捕捉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调整策略以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和冲突;能够客观、完整地认识自己,提炼文化差异,跨越多样性文化,具备成长的心态,并能够像变色龙一样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7]。文化智商一方面能够提升文化主体的文化感知能力、文化适应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从容、自信地进行跨文化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主体自身的认知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缓解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对主体文化的自豪和自信[7],做到“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个体对于异质文化应该报以积极的态度,激发自身的动力去学习和了解不同的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当个体的文化知识越丰富,对文化差异的认知越复杂,也就越容易透过文化差异的表象看到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就会越深刻,也就能秉持“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无高低优劣之分”的观点,进而形成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更好地探索文化,学生应知行合一,尝试真切体验下外面的世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只能走出国门进行探索,还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欣赏影视作品,利用网络社群去感受文化的差异,以世界眼光关注世界,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世界。通过文字、影像、声音去理解不同文化的细微之处,以尊重、欣赏的态度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克服民族优越感,既不在本土文化中固步自封,也不对本土文化进行稀释或否定,利用一切可能提升本土文化,并拥抱他者文化。
(三)重构生活
全球胜任力不仅可以帮助个体学习语言,关注文化差异,产生文化认同,更重要的是赋予个体改变所在环境,重构生活的能力。通过母语和第二外语的学习以及掌握的相关文化,识别和创造机遇,从个人或集体层面做出行动,从而做出改变。学习并不只局限于课堂。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学生学习到了书本之外的健康防疫知识。比如通过口罩文化和咳嗽礼仪的普及,学生知道了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摘取口罩、咳嗽时如何注意卫生礼仪,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为自己、也为他人筑起一道保护屏障。
防疫过程中的洗手也有大学问:应在流动水下取适量洗手液认真揉搓双手15秒以上,正确标准的洗手法需包括七步(内、外、夹、弓、大、立、腕)。真实场景的实践和学习,不仅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也教会他们如何科学、健康地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年要学会在不断发展的世界中及时调整自己,加深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形成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与道德感。世界已成为一个相互依赖,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虽山川异域,但风月同天。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虽然有些国家、有些民众表现出对中国人民的歧视和敌意,但很多国家给予我国真诚的援助,运送了大批的救援物资。
大部分民众也许不能像白衣天使们主动请缨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但至少能做到主动居家不添乱,避免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只有每个人都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绷紧“科学防疫,从我做起”的这根弦,才能在最短时间里打赢这场阻击战。
面对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数字土著”徘徊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线上和线下、居住社区和网络社群。一方面,人们每天要面对海量的信息,需要保持独立的判断和思考,将一些无用的、干扰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筛选掉,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另一方面,人们应通过数字化重构学习和生活,将终生学习贯穿于职业生涯发展,储备必要的数字素养,跨越数字鸿沟,为将来的就业夯实基础,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结语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全球化场景中學习和工作。在这样的多元、动态环境中要想获得成功,需要掌握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多元文化理解力,有勇气探索未知,有能力走向世界,有行动创造未来。全球胜任力是全球化时代的软实力,是在当今互联互通世界中应对困难,获取成功的关键。因此,为了青年能顺利踏上全球胜任力之路,社会应引导青年以务实、正确的方式学习语言,利用真实环境与母语使用者(native speaker)进行有效互动;能够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能认同、理解、包容他人的观点;通过强调在实践中理解文化观点的方式进行文化探索。
当然学习语言,探索文化,最终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实践见真知,从而成功驾驭世界,以和谐、和平的方式与他人、自然实现共存。总之,全球胜任力之路能够赋予青年以语言学家的认知和思维、人类学家的视野和格局、军事家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身体力行,协作共赢,不负当下,不畏将来。
参考文献:
[1] 滕珺. 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怎么看?怎么办?[J]. 上海教育,2016(29):48-51.
[2]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An NEA Policy Brief: Global Competence is a 21st Century Imperative[R]. Washington, D.C.:NEA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Department,2010.
[3] Mansilla,V. B.,Jackson,A.. Educating for Global Competence: Preparing Our Youth to Engage the World[M]. New York:Asia Society,2011.
[4] Colvin,R.L.,Edwards,V.. Teaching for Global Competence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R]. Paris & New York: OECD/Asia Society,2018.
[5] Orozco-Domoe,J.S.. Journey to Global Competence: Learning Languages, Exploring Cultures, Transforming Lives[A]//Moeller,A.J.. Learning Languages, Exploring Cultures, Transforming Lives[C]. Wisconsin:Central States Conference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2015:59-87.
[6]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M]. 陈嘉映,王杰庆,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6.
[7] 王嘉. 文化智商:厚植文化自信的新视角[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4-21.
(荐稿人:张新立,江苏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江苏省202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5C模型的全球胜任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1558)。
作者简介:徐超男(1985—),女,硕士,西交利物浦大学语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