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小麦贸易格局及演变分析

2021-10-14阴姿琦吴建寨张晶丁娇娇周向阳曹姗姗沈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9期
关键词:演变小麦建议

阴姿琦 吴建寨 张晶 丁娇娇 周向阳 曹姗姗 沈辰

摘 要:收集、整理1988—2017年世界小麦的贸易数据,从总体规模、区域分布、动态变化等角度分析了世界小麦的贸易格局及演变规律。总体看,小麦进口国家的进口来源单一,依赖性较强,出口国贸易政策或国内形势的变动可能会对小麦的国际市场及小麦进口国的粮食安全状况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从加强科技研发、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国际话语权、健全预警机制、构建多元市场等角度,对中国小麦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麦;贸易格局;演变;建议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总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65 亿t以上,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是,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仍然不能松懈,特别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粮食贸易面临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不稳定因素增加,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当下形势,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小麦是世界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与水稻、玉米并称世界三大谷物,是世界主要食粮[1],在国际粮食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2017年我国小麦产量为1.34 亿t,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0.29%,种植面积达2 400 万hm2。小麦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3-4]。近年来,随着一体化的推进,国内外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5]。在此背景下,本文收集整理近30年来各国小麦的进出口数据,分析国际小麦市场的供需与贸易格局演化,总结规律并针对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1 贸易总体规模与变化

近30年来,小麦贸易量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由217.89 百万t增至388.56 百万t,年均增长2.61%;2006年之前,贸易额变动与贸易量较为同步;随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额随汇率发生较大波动,2006—2008年涨幅较快,由441.51 亿美元迅速增至943.81 亿美元,2009年发生较快回落,2010年后开始回升并在2013年达到1 033.37 亿美元的峰值,之后3年连续下降,2017年有所增加(附圖)。

2 进出口的区域分布及变化

2.1 主要进出口国家分布

2.1.1 主要出口国分布 从(表1)数据计算结果看,小麦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少数发达国家。在所有国家中,俄罗斯位于首位,出口量占比为16.78%,出口额占比为14.84%。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四国的出口比重合计超过50%,在世界小麦出口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前四位出口国家幅员辽阔,耕地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另外,这些国家经济发达,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具有更高的农业技术效率,小麦的产量及单位面积产出更高;同时,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更高,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更加成熟,出口渠道更加多元、完备[6]。

2.1.2 主要进口国分布 大多数国家对小麦进口具有较为普遍的需求,进口国家在全球分布较为广泛,各国小麦进口额均占有一定的比重(表2)。与出口相比,进口量占比差距较小,介于2%~6%之间。由此可见,相对于进口市场,出口市场拥有更高的集中度,少数出口国占有大多数市场份额,小麦贸易市场呈现出卖方市场的特征。出口国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更强,拥有市场定价权,因而更具价格优势[7],可以通过调整价格与供给量来实现利益最大化,小麦进口国家的粮食安全可能受到潜在的威胁。国际四大粮商1是跨国农业企业的代表,通过百年以上的发展,已在世界范围搭建起一个集农业生产、储运、贸易、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占据着全球粮食交易量的主要份额,掌握全球粮食的运销,同时还在各国收购或建立工厂,不断强化其主导权,实现对全球粮食贸易的控制。

2.2 主要进出口国家动态变化

2.2.1 主要进口国动态演变 1990年,苏联是世界进口小麦最多的国家,中国紧随其后,进口比重高达13.65%(表3)。意大利排在第3位,进口比重为12.56%。之后,中国、伊朗的进口比重有所下降;意大利与日本占比情况较为稳定,始终排在前5名,对小麦进口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阿尔及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的进口比重有较大提升,2017年,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上小麦进口最多的国家。可见,随时间推移,小麦进口比重发生转移,由中国、伊朗向阿尔及利亚与印度尼西亚转移。

2.2.2 主要出口国动态演变 如表4所示,由于受到小麦生产条件的约束,小麦主要出口国随时间变化较为稳定,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始终排在前5位,占有较大的份额。美国在4个年份均位于小麦出口国家首位,但出口比重逐渐下降,垄断性有所减弱。同时可以发现,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等在国际小麦市场的出口比重逐渐增加。俄罗斯的出口比重增长迅速,2010年已进入主要出口国的行列且排在第5名的位置,到2017年时出口占比上升至14.84%,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小麦第二大出口国;乌克兰在2010年时进入主要出口国行列,2017年时出口比重迅速提升到7.07%,位列第6名;罗马尼亚在2017年时已进入主要出口国行列,排在第8位。2017年3个国家的小麦出口量占到了世界总出口的24.79%。对以上3个国家的小麦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小麦总产量及单产均有较大增加。就俄罗斯而言,2017年1四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即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小麦产量约为8 600万t,创历史新高;出口量3 303 万t,占总产量的38.41%。2013年,在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卢布发生贬值,也成为俄罗斯小麦出口迅速增加的刺激因素。同时,近年来俄罗斯致力于加强港口码头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粮食出口的快速增加成为可能。

3 主要國家进口来源及演变

印度尼西亚主要从澳大利亚、加拿大与美国进口小麦,2017年3国来源占比接近70%,对比1995年可以发现,随时间推移,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占比增加,从加拿大与美国的进口占比减少;1995年埃及小麦进口对美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进口比重高达93.33%,到2017年,进口重心从美国转移至俄罗斯,从俄罗斯进口占比超过60%;意大利的进口集中度随时间从法国进一步分散,主要在部分欧洲国家就近进口小麦;日本小麦进口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从3国进口比重始终占全国进口的98%以上(表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于消费量增加,我国仍然是小麦主要进口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小麦。1995年,我国进口来源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与美国,到2017年时进口比重发生转移,加拿大的占比明显下降,澳大利亚占比从3.76%上升至44.21%。澳大利亚与美国所占的比重超过了80%,我国小麦进口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总体看,虽然各国的小麦进口重心随时间发生转移,但集中度仍然很高,小麦进口市场渠道单一、风险较大,安全性与稳定性难以保证。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分析了近30年世界小麦的贸易格局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全球小麦的贸易量发生增长,各国进口份额较为分散,出口市场集中程度则较高,小麦进口国的粮食安全存在潜在风险。

针对我国小麦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保障与提升小麦产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强新型生产、种植技术的利用与推广,以技术为支撑,推进小麦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与规模化生产,培育更加优良的小麦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走高产、高效、优质的小麦生产道路。

二是完善小麦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加强小麦财政投入,在保持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同时,适当调整资金的流向及投入重点,将支持重点优先放在小麦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条件的改善方面,合理利用小麦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意愿,保证小麦产量。

三是积极参与、主动开展国际谈判,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制定,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农业协定》中的贸易支持政策,争取更大的农业贸易支持空间,营造对中国有利的贸易政策环境。

四是建立健全国际小麦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对国内及国际小麦的产量、单产、种植面积、价格、进出口额等生产与贸易相关数据进行定期采集、跟踪与分析,把握国际小麦市场的动态与走向,及时识别、监测与预防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风险,充分应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措施,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响应与应对。

五是抓住“一带一路”契机,大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小麦出口国的农业经贸合作。通过建立更多的农业合作项目,借鉴、引进“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先进技术与生产管理经验,推广我国的创新技术与最新成果,构建更广阔的互惠互利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便利性与普惠性,将新兴小麦出口国纳入我国小麦进口市场格局中,开辟新的小麦进口渠道,分散风险,构建更加多元、稳固的小麦进口市场。◇

参考文献

[1]卢昱嘉,李雪,姜楠.2017年世界小麦产业发展及趋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7(26):63-65.

[2]裴俊红,李银平.河北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7):41-45.

[3]李雪,穆月英,付文革.近十年我国小麦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侧重于20个小麦生产省[J].农业经济,2009(10):32-34.

[4]王济民,张灵静,欧阳儒彬.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粮食安全:成就、问题及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8(12):14-18.

[5]孙致陆.贸易开放背景下国际小麦贸易市场势力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14、169.

[6]姜靖,刘永功.美国精准农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5):117-120.

[7]Goldberg P K,Knetter M.Goods prices and exchange rates:what have we learned[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3):1243-1272.

Pattern and Evolution Analysis of World Wheat Trade

YIN Zi-qi,WU Jian-zhai,ZHANG Jing,DING Jiao-jiao,ZHOU Xiang-yang,CAO Shan-shan,SHEN Chen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the world wheat trade data from 1988 to 2017,and analyzed the world wheat trade pattern and evolution l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change.Generally speaking,the import sources of wheat importing countries are single and highly dependent.Changes in trade policies or domestic situation of exporting countries may have greater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of wheat and the food security situation of wheat importing countries.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this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heat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improving the support policy system,enh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improving the early warning mechanism,and building a diversified market.

Keywords:wheat;trade pattern;evolution;suggestion

猜你喜欢

演变小麦建议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三代人的建议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