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藏可再生能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调查研究
2021-10-14王继强张诏杨廖红
王继强 张诏杨 廖红
◆摘 要:西藏是我国生态脆弱贫困区的代表性区域之一,目前不但面临着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而且还面临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挑战。本文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入手,分析了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研究了可再生能源的西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西藏;发展模式;网络直播
西藏坐落在我国的西南边境,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西藏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有关西藏的经济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月西藏城镇居民人均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增速居于全国第二。近年来,西藏经济发展迅猛,但与目前全国很多发达省市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其自身发展存在城镇化發展水平低、内生动力不足以及资源承载力较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创建“重点区域——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增长极,借助疫情中应运而生的云旅游、网络直播等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新时代下的西藏经济应立足于可再生能源丰富、自然环境恶劣等区情,依托于实施以生态保护与建设为主的主体定位,制定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缓解上述问题,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西藏发展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西藏发展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是西藏的地理条件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西藏经济的发展不能以传统现代化工业发展战略为指导,应将经济的拉动建立在传统工业产业基础之上。
二是西藏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规律。需要充分发掘西藏自身的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具有西藏特色的创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模式。
三是深入发掘循环经济潜力是消除区域贫困,减轻恶劣自然环境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的较低的转型成本可极大程度地减少对经济发展起点和工业化水平的依赖。
1.2西藏发展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1.2.1资源优势
西藏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中,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和发电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2亿多千瓦和1.43亿千瓦;太阳能和地热资源储量均居全国首位,可供开发的中国地热风图显示高温区342处,其中一个高温区地热资源总量占全国地热总量的80%;西藏地区有两条风带,风能储量居全国第7位。
1.2.2结构优势
在西藏的经济结构中,支柱产业是能源、通讯业、基础产业、建筑业、旅游服务业、农畜产品加工及藏药业等。这些产业对传统生化能源的依赖性小,向可再生能源经济转型的成本低,阻力小。
1.2.3政策优势
西藏地域优势显著,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通讯及交通运输方面成就显著,在贸易往来方面,西藏建设了南亚标准化研究中心,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同时西藏还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地区。近年来,国家重点投资建设西藏的“软环境”。
1.2.4市场优势
西藏清洁能源蕴含量巨大。清洁能源可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表明,效用贴现率、能源再生率等都对经济体系消费的路径造成影响。根据西藏的可再生能源状况,可知西藏拥有较高的能源再生率[1]。
综合上述,西藏在以上四个方面的优势,是其发展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的充分条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辐射理论,可以利用西藏可再生能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来建立立足于当地的可再生能源优势,发展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重点区域-特色产业”为增长极,并向周边地区辐射的经济发展模式[2],最终实现全西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西藏可再生能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1总体模式
把西藏的“自然、经济、社会”三者视为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体系,按照循环经济条件下的“资源—环境—产业—资源—环境的大循环”模式[3](见图1),以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前提,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并结合“互联网+产业”及云旅游、网络直播等和西藏不同区域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工业、农业、旅游业生态化,向环境友好型社会迈进(见图2)。
2.2战略选择
2.2.1市场化、生态化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战略
西藏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战略思想:按照地域分布组织和布局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形成“可再生能源产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环境”的大循环。同时,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也能加快疏通西藏人力资源的交流渠道,完善人力资源体系。
2.2.2生态型新型工业化模式
一是开发藏药材的精深加工和生物制品、药物和绿色农畜加工,形成区内的生态产业循环;二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依托的能量供应系统,加快低耗能低排放、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广以光伏技术为基础的建筑,降低能耗;三是利用西藏的积压粮食的构成特点,运用我国淀粉发酵制燃料乙醇的技术,在资源集中地建设乙醇生产基地,以本地生物质资源自产清洁能源,获得高附加值产品[4]。四是以直播平台为媒介将产品、主播和用户连接成一条营销链[5]。通过二者的融合,深度挖掘生态新型工业的内在潜力,激发当地的内生动力。
2.2.3生态型农业模式
根据西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一方面可以推广日光温室-沼气池-牲畜圈-厕所-庭院经济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另一方面大力开发特色优势资源,将牛、羊等农产品及其附属产品加工为环保型产品,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产品产业链。
2.2.4点—轴—带型区域生产力布局开发模式
以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为一级发展轴,沿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并再进一步建设生态城市,发展为推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增长极”;之后扩轴成带,建设拉萨市、日喀则和山南发达的生态工业与城镇密集区,成为西藏中心经济带的重要支撑。以青藏公路和新藏公路为二级发展轴,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畜牧业。同时可以借助云旅游、云直播等方式,展现西藏特色,由线上旅游带动线下旅游的方式,推进产业和城镇布局,以促进西藏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之,通过西藏区域中心城镇和重点轴带的快速稳定发展所形成的网状辐射效应,进而促进四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全域经济的发展。
此外,西藏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时,空间布局上应遵守“非均衡重点突破” 的原则,因地制宜,将资源最大化,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循环经济。未来的几年里,5G将在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VR、AR、MR、全息、云演播厅等4K沉浸式应用将成为重要的点播、直播形态[6]。这一点会是人们了解西藏的重要窗口,通过与西藏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的有机融合,会引起行业的深层次变革,进一步带动西藏各行业的发展。
3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制度与技术双管齐下,才能发展好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因此,应将西藏发展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当做一项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从多方面综合研究,提出有利于发展西藏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法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改善政府的环保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从相关企业入手,加大普及、推广和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等软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鼓励人民使用可再生能源,增强公众绿色消费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是政府要鼓励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直播的发展。设置专业的培训部门,保障人才供应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并对网络直播予以监督和规范。
三是完善西藏自治区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以保证可再生能源循環经济模式的有效运行。一方面,政府应采取具体的经济激励措施,维护相关方向的经济利益,从根本上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建立一种合理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行业消费保障机制,在以人为本的实际情况下,保证其纳入消费后的效果和可再生能源的优化利用。
4结语
西藏是我国生态脆弱贫困区的代表性区域之一,目前面临着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本文从西藏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可再生能源作为主导经济要素,提出了西藏可再生能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该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西藏经济的发展,调和西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循环经济将有助于西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宏林,丁占文,田立新.基于能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型的消费路径[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06):15-19.
[2]许建生.1991~2007年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测度和演化研究[J],西藏研究,2009(2):101-113.
[3]董锁成,刘桂环,李岱,李荣生,郎环.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J]. 资源科学, 2005(04):83-89.
[4]赵黛青,陈愚,马伟斌,马隆龙,陈勇.西藏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能源,2005(12):24-28.
[5]蒋丹,王红豆,陈汇文. 乡村旅游网络直播营销LUSA模型[J]. 中国商论,2018(25):4-4.
[6]陈建洲.融媒体云直播平台应用与运营分析[J].广东通信技术,2018(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