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医文化的英译——以《鹿鼎记》为例

2021-10-14张梦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3期
关键词:鹿鼎记翻译方法

张梦

摘要: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医文化源远流长,金庸在《鹿鼎记》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中医文化,将中医学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中,让读者在品读故事的同时,也能够了解部分中医文化。本文将从闵福德英译版本中选取例子,解读《鹿鼎记》中提及的中医穴位、经脉学说和五行学说,并分析总结使用到的直译、意译、省译等翻译方法。

关键词:中医文化;《鹿鼎记》;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3-0032-02

0引言

闵福德(John Minford)是著名的英国汉学家、翻译家,他一直致力于翻译、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把众多中国经典名著译成英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鹿鼎记》,金庸亲自为其作序。

武侠小说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常常着力于对中医知识的描写。因为在古代中国医武本是一家,点穴、针灸、推拿等在古代就是将两者相结合。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也认为:“古代凡习武之人,多少懂点中医的道理。”《鹿鼎记》中的武侠故事颇具中国文化特色,其中涉及许多脉象、穴位和草药的描述,如果外国友人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对中医文化感兴趣,这部小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了解途径。本文将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翻译为例,分析总结使用到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对以后研究中医翻译提供一些帮助。

1《鹿鼎记》中的中医文化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国内外文化交流愈加频繁。由于中医承载着中国历代人民的经验和教训,所以中医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1.1穴位

穴位寓意极为深刻,很难准确地翻译成西方语言。穴位翻译原则大体可以归纳为三:尊重历史,保持原貌;简洁明了,便于交流;多法并举,明确寓意。由于穴位名称的命名方式复杂多样,很难完全用单一的方法予以左右逢源。在此情况下,应提倡多法并举,并便于交流为要务[1]。有些穴位以人体部位、生理功能、治疗作用以及经脉分属阴阳来命名,如血海、肺俞、三阳络等;物象类,以动植物名称、建筑物、生活物品来命名某些穴道,如天井、命门、哑门等;自然类,以自然现象来命名的穴道,如日月、天冲、曲泉等[2]。因此作者认为,要想准确译出穴位名称,就必须了解穴位的文化内涵。只有准确把握了其具体寓意,才能从实而译,为读者提供准确信息。

1.2脉象学说

脉象是中医诊疗的关键,像中医四诊疗法中“切”便运用到脉象,人们可以通过把脉来判断身体状况。罗曼曾说虽然许多外国友人在学习中国文化,但是中医背后蕴含着中国上千年来的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领悟的,因此中西文化的不同构成了翻译中的障碍[3]。《鹿鼎记》这篇小说,多次提及脉象,在许多不同描述中,闵福德翻译不尽相同,这也是本文选取中医中的脉象作为分析材料之一的缘故。在翻译脉象时需要细细推敲,许多细微的差别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对整体状况的理解。

1.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所在。五行学说这一理论说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以及脏腑的相互关系[4]。中医学用五行学说来解释我们的生理功能。五行基本术语的理解与翻译是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对外传播的基础与保障。

我国古代先民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恒动观的哲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漫长时期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渐抽象升华而总结创立的五行学说,对于我国古代各个学科的完善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五行学说的核心内容即是生克制化规律,反映了五行系统内部的自稳动态协调机制[5]。

2中医文化翻译现状

中医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日益加快,传播范围不断扩大,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了中医药学独特的传统医学优势,不仅为全球抗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知名度[6]。因此,要想向外传播中医药文化,需要先了解中医翻译现状与问题。

作者整理发现,虽然中医翻译文本不少,但是分析类文本并不多,此外单独研究一些中医表达的与放在具体文本中相比,后者更具有说服性且具有趣味性,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中背后蕴含的中国文化,因此本文选取了三个经常用到的翻译方法进行译例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3译例分析

(1)直译法。直译是忠实于原文,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中医西医化的趋势,经常用于中医术语的英译。

例1:替她在腿上“萁门”“血海”两处穴位推血过宫,即可解开。

闵译:To release it, you have to reverse the flow of blood temporarily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Basket Door and Sea of Blood points on the young lady's legs.

分析:“箕”是簸箕,“门”是大门。中医认为,这一穴在大腿内侧,当人体两腿张开,席地而坐时,此时形状如簸箕,盘坐的左右两腿像簸箕的左右大门,因此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将箕翻译成basket,便于外国读者理解。“血海”位为脾经穴位,该穴有生血活血、补血的功效,临床治疗诸血症,故译作“Sea of Bloods”既保留了中国特色,又方便读者理解穴位的作用。

(2)意译法。要想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就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这样可以方便目标语读者理解。

例2:后五房青木堂,赤火堂,西金堂,玄水堂,黄土堂。

闵译:Green Wood, Red Fire, White Metal, Black Water, and Yellow Earth are the names of the Five Rear Lodges.

分析:《鹿鼎记》原文中后五房分别运用中医文化中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五行学说。五行是自然哲学概念,中国古代哲学运用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来推演世界万物的规律。中医讲究整体观念,天地万物是辩证存在的,五行学说也是中医的基础,人们所说的五色青赤黄白黑,其顺序也和五行一一对应,同时五行是相生相克关系,五房代表江湖中的不同宗派。闵福德译文,乍一看西金堂和玄水堂的翻译似乎没有对应,读者难免会想为什么要译成white,但是当我们了解了金对应五色中的白,水对应五色中的黑,我们自然能读懂闵福德的译文,相反如果一一对应直译,虽然有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却丢掉了中医思维的过程和本质,会造成西方读者的误读。因此此处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

(3)省译法。在英汉翻译时,许多词汇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因此译者可以在不改变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省译。

例3:不过奴才练功岔了经脉,闹得咳嗽气喘,周身是病。

闵译:I did permanent damage to my constitution while I was training and I've suffered from coughing and breathlessness ever since. In fact my whole body is full of sickness.

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西医当中并没有“经脉”的对等词,“脉”在这里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而不是具体经脉。“constitution”,意思是体格、体质、组成等,并没有将中医特色用词脉象一词译出,“经脉”所描述的对象更倾向于突出其抽象性和理论性的特征,更加侧重于身体内脉络分布的大局状况,便于从整体出发描述经脉的循行特点、运行血气之间的关系。此處采用省译法,更符合西方人的阅读期待。

4总结

基于目前中医翻译领域的特点,笔者了解到中医文化的译本分析较少,因此选用中医文化的英译做为研究主题。中医并非局限于医学,它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近十年来,“少数民族医药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逐渐从‘被扶持走向‘传承发展”[7],传统医学进入发展的新时代。近十年期刊论文表明不少人从事中医翻译,但大多数是研究传统的医学资料书,对一些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中医翻译关注度还不够。“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一直存在着思维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许多障碍,但医药是人类共同的需求,中医药独特的实践价值和科技价值,更容易被不同文化环境的各国人民所接受[8]。”中医文化牵涉到历史、人文、自然等多个方面,因此,把握中医产生的文化语境、整体思考,进而采取相对应的翻译策略是翻译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宏德,田志东.《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述评[J].中国科技翻译,2010,23(3):61-63+44.

[2] 朱函亭,李亚平,郑芳子.针灸穴位翻译与中医文化传承[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6):556-557.

[3] 罗曼.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9.

[4] 任秀兰.五行及其相关术语英译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5] 李鸿涛.从气象地理学角度探讨中医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科学内涵[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6] 常馨月,张宗明,李海英.2014—2019年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及思考[J].中医杂志,2020(23):2050-2055.

[7] 刘雅.民族本草、世界瑰宝: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回顾与前瞻[J].中国民族,2018(2):22-13.

[8] 余云全.中医药是文化走出去重要力量[N].中国改革报,2018-03-14.

(责编:王锦)

猜你喜欢

鹿鼎记翻译方法
从韦小宝的书写形象看反英雄
想不到
《鹿鼎记》里的南浔
从场域理论看《鹿鼎记》对“江湖”的反叛与再造
民俗旅游资料日译方法探讨
浅谈日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中医语言隐喻分析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