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英语文本解读,培养学生评判性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1-10-14张晖
张晖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批判性思维方式,它是国家、民族想要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对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笔者以高中英语教材作为入手点,通过深入研究文本,从英语文本中解读出批判性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将简要概述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概念,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意义,提出基于高中英语文本解读,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文本解读 批判性思维 阅读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7-0099-02
近年来,批判性阅读能力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阅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英语知识、体现英语能力的重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仅仅以传授英语知识,提升英语成绩为教学目的,这样会阻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格外重视创新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概述
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从而有效地改善思维,不仅是思维倾向,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具有合理性和反思性。批判性思维没有学科边界,任何观点或想象的论题都可以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看待,是学生思维水平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是学科素养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
评判性阅读是一种基于理智上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的阅读模式,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评判性的思维和意识,对文本所讲的内容会进行选择性的忽略,或对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扭曲。然而具有评判性阅读能力的学生可以敏感地意识到阅读文本的实质,真正的阅读也是去理解并体会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立场。在评判性阅读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融入到文本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对阅读文本进行审视,从而对文本进行质疑、思考、评价和比较。在整体的思考后,才可以对文本确定是同意或否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解释能力、分析能力、评估能力、推论能力、说明能力及自我校准能力。解释能力为理解并表达文本中的数据、事件、观念、规则、程度或信念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归类能力和理解能力;分析是指对本文中的概念、问题及推论的关系或信息、经验、图表等进行识别或陈述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审查理念、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评估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意见、想法对文本的可信性进行描述和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英语文本解读视角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社会时做出合理的选择、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意义
在如今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评判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而阅读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评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将批判性阅读思维融入到阅读文本中,给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和意识,在理解英语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对阅读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让学生可以自主提出问题,学会质疑、不迷信于权威,对文本进行推理、判断、总结和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英语阅读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翻译,而是有思辨的信息获取过程。在复杂多变的网络时代,培养学生评判性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种种选择时明确自己应当选择什么、应当拒绝什么,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意志。
三、基于高中英語文本解读,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提取课文中的有效信息,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英语是国际交流中最常见的一门语言,如果未来要在任何学科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那么拥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则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高中阶段是英语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的主要任务,以现有的课本知识为基础,对课本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解读,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更好地发展学生现有的英语语言能力。
例如在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过程中,在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有效提取的方面,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文的重点,对于这一章节的重点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首先教师应该使学生对于“Warming Up”部分进行有效的阅读,总结和分析其中的核心知识,找出其中的核心问句,并结合题目进行判断,即“Can you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 these people are using?”,从而奠定了整篇课文的阅读中心。在第一篇Reading的阅读过程中,老师应该要求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通读,总结每一段落的中心要点,并进行分组讨论,找出自己认为的课文有效信息,开展即时的课堂分享。其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课堂分享内容,通过对于文章有效信息的梳理进行有效的指正。
(二)加强课本有效信息的深度解读,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为了有效地提升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高中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的内涵,英语教师应该加强对课本有效信息的深度解读,通过对于标题以及插图的有效分析,使得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有效预测,为培养其质疑推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升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就是要在解读语篇时着重回答三个问题:(1)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What)(2)语篇的深层涵义是什么?——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Why)(3)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How)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水平。
例如在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二《Music》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寻找到的有效信息进行深度的文本解读,在标题和插图的分析方面,教师可通过标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内容预测,以本课中的Reading为例,教师发问:“同学们,大家是否对这一文章的题目产生了很大的疑问?”“What does the title‘the band that wasn?蒺t mean?”“Why doe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use this topic?What exactly does this title mean?”“Can you predict how the passage is organized?”同时还可以给出一定的预测方向,如“It may tells us the band—the Monkees wasn?蒺t a real band at first. However after their hard work they became a real band later.”从而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的意识,这样能够借助题目这一有效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预测和思考,从而对于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在验证预测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适当对学生进行探究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对待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的时候要注重这种差异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开展相关的教学环节。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判断思维,如果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那么就可以从根本上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进行提升。
例如在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Healthy eating》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可信度进行有效的质疑,通过对于文本隐藏信息的有效推断,加强对于自身观点的建构。在“Reading and discussing”—《Come and eat here》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脉络和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和讲解,并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出具有讨论意义的问题,如“Why did Wang Peng lose weight while Yonghui gained weight?What made them healthier?Please discuss and analyze.”,从而引导学生对于文本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文本阅读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因为课文中并没有直接提到两人体重变化的原因,需要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延伸性分析,如对于“I don?蒺t offer enough fibre and you don?蒺t offer enough body?鄄building and energy?鄄giving food. Perhaps we ought to combine our ideas and provide a balanced menu with food full of energy and fibre. So that is what they did.”進行分析,得出两人进行膳食合作的本质,即“平衡热量和纤维”,所以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
(四)促进文化因素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理念进行塑造
在学生的高中阶段,依照课程标准也需要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教育教学,而根据现有的英语教学课程标准进行判断可以发现,虽然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要求的原始称谓并没有改变,不过当今时代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的范畴却已经明显超出原有的课程标准。所以教师在进行相关英语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仅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教学,而是将英语与汉语文化的教学相结合,分析、对比和审视,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提升。
例如在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五《The United Kingdom》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对于区域文化差异性的教学,在尊重每一种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培养高中学生的正确文化理念,使其认识到各种文化的内涵,促进其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对此,教师应该融合一般法、灌输法、沉浸法、混合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将以沉浸法为例进行文化因素教学的论述。以本课中“Reading”—《Puzzles in geography》为例,教师可借助有关英国历史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教学环境的有效创设,重点介绍和总结英国所在大不列颠岛的合并和分裂的发展情况,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国地理学习环境中的同时,开展高效率的英语学习。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解读文本作为英语教学开展的基础环节,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在文本阅读中开展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批判性思维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标题、插图,解读文本的结构,从而判断英语文本中语言是否正确,解读语言中所包含的信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屏月.文化意识培养引导下的高中英语文本分层次阅读教学设计——以Fish Cheeks为例[J].新世纪智能(教师), 2019(2).
[2]高渊媛.基于SAT阅读要求对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长治学院学报, 2019, 36(1):102-104.
[3]谢华琼,方慧.布鲁姆教育目标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生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以综合英语为例[J].现代交际,2018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