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育研究

2021-10-14邓开连刘肖燕陈根龙刘晓洁华一村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践体系创新人才应用型

邓开连 刘肖燕 陈根龙 刘晓洁 华一村

【摘要】阐明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从实践环节组织管理机制和多层次立体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创新实践平台、课外科技活动、双师制度、创新创业、多元化评价体系、创新实验班、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对策,以期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他山之石”。

【关键词】高层次  应用型  创新人才  实践体系

【Abstract】The connotation of training mode of high?鄄level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is expounded. From the practice link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he multi?鄄level stereoscopic practice link?鄄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double teacher syste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diversifi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novation experiment clas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ultivating high?鄄level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stone of other mountains” for cultivating national innovator.

【Keywords】high-level; applied type; innovative talent; practice system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电子技术A”(SKC20-20);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编号:GJEL18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6170309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7-0001-03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发展日趋完善、军事国防投入越来越大,各个国家都在加紧发展本国的高新科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防军事等重要领域。无论是哪个领域,最终都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特别是大师级高端型领军人才的竞争。如何才能发展和培育好本国的人才,涉及到很多领域。其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把教育的各个环节协调好、培育好,形成一个良好的造就大师级的人才体系,才有可能培养出各个领域的服务于社会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系统中,高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高等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科学技术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的重要教育环节。和国外高等教育相比,国家在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优势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其中,典型的表现就是“钱学森之问”。如何借助高等教育培养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不断学习、更新高教系统中的不利于人才发展的环节和因素。在应用型科技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重视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实践环节。高校培养体系中,实践环节的设计、更新、增强等方式能够促进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育。

1.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对经济、科技等产生重大影响、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从外延上讲,高层次创新人才是那些从事知识创新的拔尖人才、从事技术创新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知识传播的教育人才和中介服务人才及从事知识和技术应用的人才,高层次人才具有稀缺性、创新性、影响广泛性、责任重大性等特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属于高层次的创新人才[1-3]。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产生是基于企业事业单位等实际需求,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专门相对于学术型研究人才提出的,是指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人才,创新人才更强调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4-5]。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运作模型与组织样式。人才培养模式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等八大要素构成[6]。因此,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为各行各业培养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体系的运作模型与组织样式。这里,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对象主要是优秀本科生和所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2.实践环节组织管理机制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比如国内的中国科技大学,重视本科教育,本科生理论基础非常扎实,本科生的地位非常高:導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发展,定期询问进展,每周一次组会,讲解前沿科研论文和项目完成情况,学校的硬件平台上基本保证,不让学生有后顾之忧,重要的设备比如服务器等,建立一个学院共享的集群,对所有学生开放。以学科为导向,建立各学科的课题组,教学教授和教学科研教授需要坚持教授治学、带头动手做项目、参与企业项目,主动带本科生的基础性、专业性实验,有的作品可以做成精品,提炼出来,反馈到教学中,促进实践教学的更新。实验教师应增设名额,明确实验教师的职责,增设设备维护等环节的技术人员,加强青年实验教师的培训力度。实验室的管理方式可以借助于高科技,比如网上预约管理,对实验室和部分设备进行改造,学生可以自主预约时间进入实验室实验,通过网络控制时间和管理设备。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学生动手实践学习的氛围,特别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国外课堂上,学生都很积极回答问题,勇于提出不同见解,国内很容易出现老师问问题,学生极少愿意回答的现象。对学生宿舍进行定时的断网、断电,教学楼上课期间进行断网,加强班风建设,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增设自习时间,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享有自由讨论交流时间。尽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硬件教学环境,比如天热时刻,尽量给学生提供有空调的教室学习。教学大教室,最后几排座位的学生看不清黑板和PPT的,可考虑侧面增设投影仪等措施。规定新进老师必须带实验,须在实验室待一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须在实验室待二年时间。

3.多层次、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的立体化实践环节

3.1 实践教学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满堂灌、照本宣科”式教学、实践教学单一、验证型实验过多、理论实践脱节、实践课程学分偏低、实验指导书内容陈旧、实践内容简单、实践环节教师不足、有些实验过于简单、实验器材陈旧、实践和专业脱节严重、课程安排不合理、实验关键环节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入分析和练习、有些实践过程缺乏应用背景并过于复杂化等现象。应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和难度,形成基础、专业、综合、应用、设计、探索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实验课程体系,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增设实践选修课,特别是跨学科的实践课程。允许学生进行预修课程的提前选修。减少验证型实验,加大虚拟实验教学力度[7-8]。

开放部分实验室,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实验进入实验室进行设计、研究,由学生独立完成或者助教全程辅导。实践教学,PPT或者实验,增加互动环节和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需要结合工程背景进行设计。部分实验,需要增加难度,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力的培育。实践教学应紧密联系理论教学,教学教师紧密把握整体进度,不能让实践环节提前进行。专业或综合实验设计报告,可以采用“设计说明型”格式,并增加成本、能耗、项目分工说明、改进方案、环境影响等环节。及时更新实验指导书内容,内容应贴近工业应用、符合专业方向或跨学科跨专业的需求、仪器器材等要符合当前发展需求。多给予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课题的机会。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需要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进行全程辅导,把握好实习、毕业设计的各环节,允许学生出错和失败,毕业设计不一定要做出来也不一定要写成论文,注重学生探索、研究、实践的过程考核。同一门课程的所有教师统一考核评定标准。给予学生、教师一个更好的交流互动学习平台,比如台湾逢甲大学的ilearn学习系统。

3.2 创新实践平台[9-10]

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求,结合本硕博一体化建设发展情况,建立功能明确、设备齐全、师资充足的多层次创新实践平台,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基础实践平台侧重于验证性实验和基础实验;专业实践平台基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专业发展方向侧重专业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专业实习等;综合开放实践平台侧重于课外设计性、探究性、创新性实验,给予创新型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一个拓展训练的空间;创新实践基地是给学有余力或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的平台,同时为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项目提供场地;科学研究基地为本科生提供基础的科研训练,为研究生、博士生提供高水平、高强度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科研团队等自主管理的基地,比如中国科技大学,要求各个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老师向本科生介绍自己的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吸引他们加入实验室,大力提倡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这一措施使得大部分学生大三都进入了各个实验室提前进行科研训练;协同创新中心是基于工业需求、企业人才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中心为企业输送专业对口的人才,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丰富的资源,整合了高校的科学研究、发明专利、优秀学生等资源优势和企业的资金充足、工程技术等条件,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联合实验室建设,寻求和本专业密切相关、能够长期发展合作的大型企业,为学生提供工业级并可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平台,和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为学生的专业认识、专业实习、校外实践等应用性较强的实践环节提供训练的拓展平台;创意空间或学习中心,为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探讨、学习的机会,在这里,学生能够不受限制任意发挥想法并能够初步实现自己的想法。另外,为保障创新实践平台的有效运行,应健全创新实践平台的管理机制、负责机制,规范不同功能基地的进入标准和实践操作规范流程。成立第三方检查机构,定期检查各个实验室和基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比如重大仪器校内、校际等共享机制,加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落地生根。建立教学科研互通机制,设立专项资金,长期支持各级创新实践平台的发展,比如追踪全世界最好的前几名大学对应的实验室,由基础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3.3 课外科技活动[11-12]

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多学科的科技类社团,对大一新生进行科技创新基地、科技社团的宣传和科技作品的展示,对大二的学生进行招募、选拔,形成兴趣小组,分流进入不同的科技创新项目组,由学长一对一指导,对辅导工作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奖励或者抵扣实践类的选修课程学分,每类课题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教师职责是集中培训和对特殊难点的解析,定期举办兴趣小组会议,定期举行科技类讲座,丰富学生基础课程外的专业知识。增设课外科技活动的选修课程,加深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理论知识,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课外科技活动,对优秀的作品给予展示和宣传,对完成作品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设置专岗专人管理科技创新基地。建立校内网络平台,平台上设置科技创新活动专栏,包含科技创新论坛、作品分享、问题答疑等板块。健全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多层次的学科竞赛选拔培养机制,使人人都有参与学科竞赛的机会,都有创新创造的空间。把历届最好的作品、设计、算法等记录收藏好,积累经验、建立知识库。完善科技活动仪器设备的租借制度、选拔机制、评定标准等事宜。

3.4 双师制度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离不开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但是实践丰富的高校教师比例比较小,建立双师制度,实现二元化结构发展是策略之一。比如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工程硕士培养等需要双师机制的支持。高校需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引进企业、研究所、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待遇,来校进行定岗教学,同时也可以聘请一部分大型企业的工程师等到高校兼职教学,鼓励高校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或者去企业对口专业工程实践(至少一年实践时间)或去国外进修学习先进的管理、设计、工程等经验,两条腿走路,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引进新教师,聘用体系应增设工程实践背景考核指标,比如德国引进教师时,对工程实践背景要求很高[13]。貫彻新进教师沉淀到实验室的工作制度,增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3.5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创新人才又是国家建立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关键。目前高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申报,但是有些创新项目课题是教师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偏向于理论研究;有些创新项目课题偏难,导致学生最终放弃。学生自主设立课题或给定偏向于应用型的课题,由有经验的指导教师进行适度审核,最终评审立项的创新项目,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实施过程进行中期考核和经费的审查,项目结题时进行答辩、考核、经费的审查,对于好的项目给予奖励和孵化培育,对于没有完成的项目,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的培育,允许学生创新失败。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规划创业项目,对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培育、引导等,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等支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建立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对接校外孵化基地、科技园、创业公司等,建立高校、企业、政府三方互动机制,给予创业学生最大力度的优惠政策、资金支持、人脉资源的协调等。对于在校生,给予其充分自由时间(比如只要其课程学分修满即可给予毕业)。例如东华大学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到学校教育各环节,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积极营造“有创意、善创意、能创造、敢创业”的文化氛围,实现100%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覆盖。

3.6 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职工方面,根据岗位等建立不同类型的评价考核体系,评价体系不能过于单一,加大实践性、创新性、应用性、管理性、技术性、文化性等考核指标的比重,比如注重发明专利、应用型科研项目、实践教学、课外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负责教师的奖励[14]。学生方面,根据学科、专业等建立不同类型的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注重实践过程、创新创业、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技术创新、文艺创新、管理创新、跨学科跨专业课程选修学分等考核指标,加大创新学分奖励机制,创新学分可以抵扣其他类型的选修课程学分。参加国家级的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省级一等奖或有发明专利授权或有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的学生给予保研,但是不占用保研名额;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的学生可以申请抵扣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学分并给予一定的保研加分比例,完成科研项目、创新项目、创业项目、课外科技创新项目、设计大型综合实验、设计研究性探索性实验、企业实习项目、自主选定课题或某些复杂工程问题等任意方面课题的学生可以申请不撰写毕业论文,仅参加毕业终期答辩。与行业建立密切关系,邀请第三方机构、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工程师等定期来校进行评价考核体系的考察和修订[15]。

3.7 创新实验班

建立多元化立体式的创新实验班,实验班面向全校学生,实行学生自选、教师自荐,学院组织评审考核,指导教师一定要有工程实践背景或者行业背景,拥有科研应用型的项目将优先考虑。对于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育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各个学院的地位平等,实验班的导师必须要有科研项目,优先考虑有交叉学科科研项目的导师入围,实行导师联合指导。允许实验班的学生选择跨学院跨专业的课题,打通学院之间、专业之间的壁垒,确保学生有极大的选择权,同时保证毕业质量。比如东华大学近几年分别建立了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知识产权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实验班等。

3.8 国际化

教师方面,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工程背景的学科带头人,设立专项培养基金,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科研项目、申报国际科研项目、短期去国外创新基地交流学习等。学生方面,和国外建立联合培养机制、鼓励学生到国外学习、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引导学生参加国际暑期班学习等。课题体系方面,对于有特色优势学科,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吸引国外留学生交流学习,建立国际暑期研修班,建立国际探索课程,举行大型会议等。在外语必修课上,实现分级分类的培养制度,对部分优秀学生开放“免修不免考”制度。增设专业英语课程,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学习,部分课程实现全面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凤华,张体勤,姜道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及需求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1):12-14.

[2]陈坚,刘建国.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培养目标定位分析[J].成才之路,2015(17):8-9.

[3]张兴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C].浙江: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1.

[4]张学洪.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6(31):5-6.

[5]张兄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3):9-11.

[6]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山[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7]王开宇,程春雨,金明录.远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242-245.

[8]孙建林,贠冰,姜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相互融合协同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9):208-210,214.

[9]王香婷,李明,石超.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24-126.

[10]樊華,陈伟建,张进,等.电子电路(电路分析与模拟电路)课程的贯通教学与实验平台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2):150-153.

[11]张学洪.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6(31):5-6.

[12]赵云娣,肖 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4):415-417,420.

[13]刘献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7(10):1-3,12.

[14]吴爱华,侯永峰,郝杰.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44-48.

[15]龙国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评析[J].改革与开放,2011(2):173-174.

作者简介:

邓开连(1984年-),男,安徽六安人,工学硕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电子技术与系统、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实践体系创新人才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课后延续教学模式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