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2021-10-13李洋陈鑫

体育时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育产业

李洋 陈鑫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6-049-01

摘  要  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推进过程中体育休闲产业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凸显。《“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实施近五年来,在深化体育改革和发展群众体育方面均有卓越贡献,逐渐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体育休闲产业充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和身心愉悦的现实追求,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人们对于健康、精神、文化的多元追求进一步显现。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将为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注入强劲动力,进而实现居民生活质量、体质水平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体育休闲产业  健康中国  体育产业

一、引言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条件。“健康中国”战略彰显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重视。体育产业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进程中发挥了多重作用并迎来宝贵发展机遇,明晰体育产业发展新方向才能够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产业支撑。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新方向剖析

人们在实现了吃饱穿暖的基本诉求后开始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成为众多国人的新目标。体育运动在满足人们强身健体要求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愉悦身心、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等契机,这也使得体育产业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体育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向多元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体育运动参与人数的增加不仅仅使得传统的篮球、羽毛球、足球等体育运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观赏者和消费者,同时也使得高尔夫、棒球、冰球等小众运动也吸引了一大批拥趸。人们愿意为自己喜爱的运动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这在实现参与者个体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体育经济和体育消费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商家、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开始将目光投向各种体育产业,体育消费和体育广告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体育产业因此成为全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开拓了体育产业广阔的未来空间[1]。

在“健康中国”持续推进的当下,国家在政策、经济、宣传等领域给予了体育产业有效支持。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育产业不仅仅承担了经济使命,更承担了文化、政治、社会责任。随着大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同步增长,更加便捷的交通、更加现代的体育场馆、更加专业的运动指导、更加多元的运动氛围也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运动诉求。与此同时,体育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体育产业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带动了包括体育设备、运动器材、赛事转播、体育服务等在内的多个产业发展。

三、体育产业发展新方向的践行策略

(一)线上线下渠道有效融合

体育休闲活动的宣传与推广是吸引公众参与休闲体育的有效方式。传统的产业推广和宣传主要借助网站和宣传栏等途径实现。但由政府到居民的单向推广缺少有效的互动。为此,要依托“互联网+”开发小程序和微信社区平台实现传统途径的全面拓展,如深圳盐田区开发的“盐田体育通”借助微信平台为广大居民提供场馆预定、活动报名、产业发展建议等服务。注册用户可以利用微信“约战”各种运動的同好,同时还可以预约公共体育设施或商业体育服务。线上与线下平台的贯通为大众提供了获取文体服务的最佳途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社会力量及广大市民的交流,从而确保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能够准确契合居民需求[2]。

(二)社会产业服务全面整合

工作忙、无场地、缺指导是现代人较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为此,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公益文体机构的发展,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其中。例如,政府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展开公益性体育技能培训,在寒暑假针对青少年展开涵盖众多体育项目的培训活动;在早晚针对上班族展开社区体育指导服务;在白天闲时面向社区老人组织多样化体育休闲活动等等[3]。社会力量是体育产业发展兴盛的重要驱动力,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体育传统和体育文化发展适合当地的体育产业,或是积极引入大型国内外体育赛事,将群众文体活动与高端赛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文体产业的全面融合。同时开拓体育产业与旅游、科技、教育的融合,以及强化体育休闲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三)体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尚不完善,我国应该继续巩固在群众中间具有坚实基础的传统产业,保持核心产业的发展优势,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加大在职业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的投入,不断吸引关注和投资。相关部门应注重深度剖析大众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内在驱动因素和主要心理,并借助健康中国战略优势吸引大众对体育休闲产业的关注。同时借助管理制度和政策的规范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民众需求,并为民众提供更加合适的服务。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华莉,李晓亮,孔艳君,等.冬奥会背景下承德市冰上体育休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营销界,2020(47):51-52.

[2]王会宗,李晋君,曾晖.近20年来中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研究进展分析——基于不同地域层次的视角[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0,36(05):1-6.

[3]郭铁华.基于体育强国建设的我国体育休闲产业政策研究[J].市场周刊,2020(06):50-51.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体育产业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加强体育产业法治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卫计委再推“健康中国”战略型 健康产业或迎利好
关于中国体育产业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思考与对策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