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视角下学校体育中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研究

2021-10-13汤勇

体育时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学校体育

汤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6-038-01

摘  要  “三全教育”的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群体,特别是不同背景的学生群体,以期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思想咨询,确保心理护理,以创造公平的体育教育环境。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学校体育  弱势群体  补救教学

“理解教育”支持需要保护的学生的发展。关注弱势学生的意义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体育教师不应忽视对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应根据弱势学生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的基本内涵

体育弱势概念是朱镕基同志在政府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我们正常的体育和教学训练中,也有一些“体育弱势群体”。由于他们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他们经常不参加体育课程,这个团体由弱势群体学生组成。他们有的体弱多病,意志力薄弱,懒散。体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将其作为教育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教育工具。为此,应自觉将心理素质纳入教学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训练和指导。对心理素质的追求是运动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心理素质训练,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心理训练,会导致体育教育的不完善。

二、分析学校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所存在的因素

(一)学习动机影响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加强学生教育的内在因素,同一个学生常常受到许多科学动机的影响,年龄和环境的变化在改变学习动机方面起着较大影响。当然,如果学生受到错误的思想动机的影响,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就会降低。

(二)教學内容针对性不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过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可行性和互操作性没有得到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导致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急剧下降,并不断相互排斥,使得弱势群体学生害怕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在目前的环境和教学模式下,这些弱势学生没有受到有针对性的教学照顾。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把正常学生作为标准,没有考虑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这对弱势学生的教学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教育制度不公平

不公平的教育制度也在学校为弱势学生课程制定方面带来了影响。一些学校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忽视学生体质的发展。在体育教学领域,有的高校使用旧教材,有的理论不切实际。在评价机制方面,一些高校过于重视考试,注重考试成绩,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实践能力薄弱。这些情况不能促进对自己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如果学校、学校和教师不注意这种情况,则会使学生真正成为最薄弱的群体之一。

(四)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产生的影响

对于来自特殊体育群体的学生的身体行为,生理因素已演变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体质虚弱等负面因素的限制,即使在一些不需要强烈运动的项目中,这些学生的锻炼也存在一些问题,甚至会因这些影响而产生心理障碍。例如,由于身体虚弱,这些学生在体能上与普通学生存在差距,当一个项目无法做好,这些学生会极度不自信,产生心理障碍,会使这些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会伤害身体并表现出抵抗力。

三、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研究

(一)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校体育弱势群体

成功的体育教学方法应该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体育体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体育的自尊和信任,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不断的超越感,使自己身心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体育教育,不断积累过程和成功感,提高参与教育的热情,增强掌握体育技术的信心。

(二)针对先天性因素

在学校教育中存在部分学生有疼痛、残疾、肥胖症等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为此,应为这些学生开设相对容易的康复课程,以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帮助他们学习锻炼的方法。为了在参与健康体育活动的同时促进持久的意志,可以在课程里安排适当的体育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体育项目,并在体育中传授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对于存在体育心理抗拒的学生群体,应根据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教师的言行、文化。为此,教师应注意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对学生的影响。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更多,这很容易影响学生。当教师学识丰富,有亲和力时,这可以增强他们对体育的信心。清晰的讲解和优美的示范也是体育对体育教师的特殊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丰富的经验,要做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语言教学艺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满足于体育学习。

四、结语

学校弱势群体需要保护。这不仅是学校的工作,也是社会需要高度关注的事情。针对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应着力提高他们对体育教育的兴趣,关注掌握和检查体育运动中需要保护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并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加强需要保护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谭亿.教育公平视角下学校体育中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2]张朋,阿英嘎.学校体育中弱势群体补救教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8):139-144.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学校体育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