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2021-10-13张小莉

考试周刊 2021年7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新课标小学语文

张小莉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解读新课程标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教师应当基于新课标的指引对语文教学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尝试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文章简单分析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新课标

一、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一)基于合作学习活动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许多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课堂上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整体的课堂教学气氛更加融洽,师生之间的交流越频繁,对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更高,课堂气氛更加热烈,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表达自身的学习需求,并且在小组内部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通常只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围绕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讲解,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愿意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堂互动,大部分学生则是被动地记笔记。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影响到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同时也让教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挫败感。而将合作学习机制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后,学生的表现欲望更加强烈,每位学生都能够投入学习状态,在良好的氛围感染下,不断探索语文知识。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许多学生反馈合作学习对自身的兴趣培养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每位学生都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取得进步。

(二)合作学习模式下班级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

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并且将良好的学习氛围转化为较强的班级凝聚力。由于合作学习大多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无论是小组内部之间紧张激烈的讨论,还是小组之间激烈的竞争,这些活动都对课堂气氛的营造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能够在外部环境的感染下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并且在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价值。德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相融合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本身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形式着手,对语文课堂组织形式进行优化和创新,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获得的体验更加丰富。在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默契,在與其他小组进行竞争的过程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基于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将合作学习的理念融入班级的各项活动,让学生能够保持高度的热情投入班级文化建设,为凝聚班集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基于合作学习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在组织和实施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一方面在互动讨论中引导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教学评价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引导。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合作学习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识文断字,还是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这些教育活动都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小学语文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活动本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之前,学生首先需要独立地思考和分析,为了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凭借已有知识,认真研究未知的语文学习问题。在不断的锻炼和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合作学习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凸显。

二、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缺乏有效指导

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生涯的引路人,但是在现有的教育机制下,许多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缺乏有效指导,导致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刻,错误地认为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就是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忽略了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与评价。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的过程表现,而是将合作学习作为一项流程来完成,忽略了合作学习本身的教育价值,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相应的指导。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无法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方向,虽然努力地发表自身的观点,但是由于方向不明确,导致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之间的杂谈,还有部分学生甚至专门利用合作学习的间隙,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影响到了整体的学习氛围。在缺乏教师科学指导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活动最终流于形式,课堂纪律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时机缺乏合理性

合作学习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许多教师并没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运用时机,甚至存在滥用合作学习活动的情况。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许多教师开始意识到合作学习对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深入学习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盲目滥用合作学习活动的情况。在讲解和分析一些简单的语文知识时,教师同样习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原本可以用三言两语讲解清楚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复杂,学生逐渐对合作学习活动丧失兴趣。此外,在教师盲目滥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对集体讨论这一学习形式产生依赖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愿意深入地思考问题,而是等待合作学习活动解决问题。

(三)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行为干涉过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本身是由学生主动探索语文知识的一种教育形式,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开展语文教育工作时,没有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对学生合作学习活动过分干涉影响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导致合作学习的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在组织和实施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为学生布置了主题清晰的探究任务,同时也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没有为学生预留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部分教师习惯为学生布置精确的学习任务,但是没有为学生预留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在提出合作学习任务后,学生只有短暂的时间进行合作交流,这样一来学生还来不及分析和解决问题,便要匆匆地做出回答。除了对合作学习思路进行干涉外,还有部分教师直接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提出了要求,比如只允许前后排学生交流,不允许在课堂上随意走动,这样的管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探究空间,导致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新课标小学语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