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救护理程序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观察

2021-10-13孟祥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肝硬化出血量对象

孟祥云

肝硬化是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患者一旦患病将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同时,当患者发病后,还极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若出血量过大,将会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根据相关临床经验研究[4]发现,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良好的护理措施同样能够为其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护理方式种类较多,其中急救护理程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可执行性,且具有较强的可预见性,可以对患者进行更为系统的护理措施。为了更好的对该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对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计60例,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5.68±5.21)岁,试验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5.26±5.25)岁。对照组与试验组研究对象中出血量在500 mL以内的例数分别为14例、15例,出血量在500~1 000 mL的例数分别为7例、8例,出血量在1 000 mL以上的例数分别为9例、7例。两组研究数据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本次研究已经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符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所有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内容均已知晓且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患有精神障碍类疾病,无自主意识;患有心、脑、肾等其他类重症疾病者;不愿配合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心理护理等。试验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急救护理方案的制定: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患病情况进行掌握,从而结合临床经验、疾病特点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案。

(2)出血量的观察:治疗期间,针对患者出血量进行准确记录,并将观察结果与主治医师及时沟通,便于接下来治疗工作的开展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3)及时止血及补血: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需要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若出现头晕、少尿、面色苍白等症状,则代表其可能存在出血等问题,需及时反馈沟通。此外,在补血过程中,应当使用新鲜血液,并按照先快滴,后慢滴的原则进行滴注。观察患者血压变化,若血压恢复到平稳状态,方可终止补血操作。

(4)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需与其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从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并及时对其心理诉求进行满足,同时,在此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沟通方式以及沟通语气,并为其列举一些典型案例,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念。

(5)恰当科学的运用三腔两囊管治疗方法:通过运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协助主治医师进行抢救工作,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情况。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满分为100分,若分值在60分以下,则可判定为不满意,若分值在60~85分之间(包含60分),则可判定为一般满意,若分值在85分以上(包含85分),则可判定为非常满意。护理总满意度=1-不满意率。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主要包括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所用时间。

1.4 数据处理

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的方式,用(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的方式,用(±s)进行表示,若P<0.05,代表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情况 [例(%)]

2.2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指标变化

试验组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所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过对比存在明显差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指标变化情况(d,±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指标变化情况(d,±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止血所用时间试验组 30 11.21±1.09 2.58±0.66对照组 30 12.92±2.58 4.27±1.38 t值 - 3.344 0 6.051 1 P值 - 0.001 5 0.000 0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肝硬化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当患者患病后,若未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将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严重者将危及生命[5-6]。目前在临床上,若患者被确诊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需及时对其采取急救措施,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稳定,通过及时的止血处理,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进而促进其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7]。传统常规的护理一般都缺少科学系统的方法,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急救护理程序能够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8]。根据刘志姣[9]在《急救护理程序运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观察》中的研究结果显示,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较对照组84.44%更高,说明通过运用该方式可以产生更为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6.67%较对照组70.00%更高,同时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所用时间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运用急救护理程序模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具有积极影响。不断能够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升。此外,通过采用该方式,医护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为患者提供更加系统且规范的护理内容,同时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程序化,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10]。在对患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有效提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一步促进护患间良好关系[11]。另外通过临床实践研究总结发现,目前针对相关疾病的护理方式缺少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多种缺陷,导致护理效率得不到提升,但通过运用急救护理程序的方式能够恰好将此缺陷加以弥补[12]。例如:根据患者实际发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制定,并对其患病状况以及出血量进行密切观察,如若出现异常情况(如血压下降、头晕等),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处理,进而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同时,针对出血量过大的患者,护理人员通过此模式能够及时有效的提供补血措施[13]。另外,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评估,能够对其饮食进行针对性指导,使患者每日的饮食都能够更加科学合理[14]。由此可见,患者在此护理模式下,可有效促进其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减少治疗恢复时间,因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15-16]。

综上所述,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运用急救护理程序产生的效果更佳,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肝硬化出血量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