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2021-10-13索琪张娜曹亚丽王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障碍性盆底检出率

索琪 张娜 曹亚丽 王平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妇科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例如压力性尿失禁或者盆腔脏器脱垂等,其中导致患者发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盆底形态以及功能紊乱所导致的[1]。其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妇女以及分娩后的妇女,患者在患病以后,主要表现为子宫以及阴道等盆腔器官发生脱垂的现象,最终引起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生殖道瘘等症状,这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不仅如此,还会对女性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而及时有效的诊断技术能够让患者早日进行治疗,并且及时改善相关临床症状。然而由于女性盆底的结构比较复杂,这增加了检查的难度。在传统的诊断方式中,二维超声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诊断技术,但是这种诊断技术没有办法观察到患者的横断面图像,因此在检查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导致漏诊的现象发生。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就目前来说,临床中已经可以利用三维超声、CT以及MRI诊断技术来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诊断[2-3]。然而由于CT检查的分辨率较低,同时对于患者的身体存在一定的损害,因此这种检查方式不被人们所接受。而MRI诊断技术虽然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率,但是它的检查费用比较高,贫困家庭负担不了检查费用,同时这种诊断技术所需时间也比较久,不能够实时地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而三维超声诊断技术能够从多个方面对患者的盆腔进行相应的观察,并且具有无创、便捷以及费用低的优点,因此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查提供了新的平台。为了研究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文章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的诊断技术,具体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于2020年3—9月收治的100例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组,选取同时期10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本次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诊断以及三维超声诊断,其中观察组100例,年龄26~43岁,平均年龄(35.43±2.16)岁,产次1~4次,平均产次(2.73±1.16)次,对照组100名,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35.17±2.31)岁,产次2~4次,平均产次(2.17±1.24)次。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产次等组间资料进行相应的对比,可以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全部知晓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会也同意了本次研究。其中相关临床确诊均符合《妇科泌尿科》中的标准。纳入标准:同意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者;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二维超声诊断以及三维超声诊断。在检查开始前,让研究对象采取仰卧位的方式平躺于检查床上,并且保持截石位的状态,保持膀胱适当排空状态,残余尿量<50 mL。设定好相关参数以后,在探头上涂抹适量的耦合剂,并且套上避孕套,将探头放置在研究对象的会阴部,矢状面对研究对象膀胱处进行定位,并进行二维成像。详细的观察研究对象的盆腔状况以及子宫、膀胱、尿道等。以后进行三维成像,同样详细的观察研究对象的子宫、盆腔以及膀胱等状态。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本次研究由两名资历深厚的医生来共同进行疾病的诊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诊断技术在观察组患者中的疾病检出率。同时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静息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各项指标。其中患者超声诊断为尿失禁以及盆腔脏器脱垂即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技术在观察组患者中的疾病检出率对比

使用三维超声诊断技术诊断的疾病检出率94.00%要高于使用二维超声诊断技术诊断的疾病检出率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种诊断技术在观察组患者中的疾病检出率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静息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前后径(5.73±0.62)cm、横径(4.89±0.48)cm以及面积(16.38±1.64)cm2要大于对照组静息状态下的前后径(4.47±0.57)cm、横径(4.23±0.36)cm以及面积(15.16±1.49)cm2,其中厚度(0.63±0.11)cm要小于对照组的厚度(0.78±0.1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静息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各项指标 (±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静息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各项指标 (±s)

2组别 例数 前后径(cm) 横径(cm) 面积(cm) 厚度(cm)观察组 100 5.73±0.62 4.89±0.48 16.38±1.64 0.63±0.11对照组 100 4.47±0.57 4.23±0.36 15.16±1.49 0.78±0.12 t值 - 14.961 11.000 5.506 9.214 P值 -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女性盆底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在正常的盆底中,盆底完整的支持系统可以有效的支撑盆底并且保持其正常的位置与相关功能。当女性的盆底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时,就有可能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4]。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作为女性妇科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以及分娩后的女性,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交活动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激素、肥胖、衰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盆底结构发生松弛、萎缩等现象,因此导致了临床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近年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成为了妇科领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包含了盆底器官脱垂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由于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利,故有效的诊断方式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超声诊断技术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以无创、无痛苦、费用低等优点广泛被应用在其中,这种技术通过观察患者盆底的图像来实施相应的诊断。在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利用超声技术检查的过程中,由于经腹部超声容易受到患者肠道内容物、盆底骨组织以及脂肪组织等因素的干扰而产生一定的限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诊断结果。因此在临床中通常是运用会阴盆底超声检查的方式来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二维超声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诊断技术,就目前来说,二维超声诊断技术由于其便捷、无创以及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原因被广泛的运用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在为患者检测时,主要是检查患者的相关病灶,然后再通过矢状面成像图来进行相应的诊断,检查人员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判断后,就能够判定被检查人员是否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这种检查技术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不能够从多方面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从而导致疾病的检出率不是很高,容易发生漏诊以及误诊的现象,这使得患者不能够及时进行治疗。不仅会加重相关病情,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6-7]。就目前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医疗科技也随之不断发展。其中,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就是临床中一种新型的医疗科技。现如今,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多种疾病的诊断中。这种诊断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可以对患者的盆底生理结构的任意切面都能够清晰的进行观察,因此这种诊断技术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盆腔疾病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在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检测过程中,三维超声诊断技术能够清晰的观察患者盆腔内的具体状况,将获得的图像利用相应的重组软件重建以后,可以构成一个三维图像,因此可以方便医生对患者的盆底结构进行多层次以及多元化的观察,从而能够详细的观察到患者的病变状况。这种诊断技术具有高质量图像以及高分辨率的优点,有效的诊断出患者具体患病的类型,能够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能够更加快速的促进患者疾病康复[8-9]。因此相对于以前常用的二维超声诊断技术来说,三维超声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测量,在为患者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利用平行面积法就能够测量患者的具体病变结构,不会受到被测量结构不规则而对检查结果造成的影响,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以及可重复性,三维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因此在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三维超声技术能够有效显示二维超声技术能够获得的盆底横断切面,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盆底结构,同时还可以详细的观察其相对的空间位置,因此可以有效的观察到患者盆底细微病灶,取得较好的诊断结果,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评估。三维超声诊断技术除了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以外,同时这种技术还具有操作便捷的优点,检查人员只需要将探头放置在患者的会阴部就能够观察到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因此还具有检查时间短的优点,能够实时的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进行动态的观察,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同时这种诊断技术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因此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受到了广大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的青睐[10-1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中三维超声诊断技术诊断的疾病检出率要高于二维超声诊断技术诊断的疾病检出率。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静息状态下的前后径、横径以及面积要大于对照组静息状态下的前后径、横径以及面积,厚度要小于对照组患者的厚度。

综上所述,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利用三维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断价值,能够从多个方面来观察患者的具体患病状况,因此可以有效的诊断出患者是否患病,同时这种诊断技术操作比较方便,安全性也很高,可以大范围推广于临床实验中。

猜你喜欢

障碍性盆底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