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2021-10-13谢淑珍
谢淑珍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 350108
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不断推进职业院校变革与创新,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素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助力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充分贯彻落实教育部要求的有效举措,对于培养更多理论素质高超、专业能力过硬、实践精神较强的优秀人才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OBE即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简写,中文译为成果导向教育,它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以既定的成果为指引接受专业教育,达标之后方可毕业,以此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OBE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设计的教学原则,即从企业人才需求出发制定教育目标,进而推动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计划制定,确保学校教育能够与企业需求相接轨。目前OBE教育理念已经被我国诸多职业院校所接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所谓的“书证融通”,即“书”是指学生的学历证书,“证”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职业能力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书证融通”强调将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的相关知识融入到学科建设体系中,通过理论教学和现实实践的方式对这些知识加以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更为系统地掌握未来职业发展需求的知识和能力,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具有多元化的意义。首先,借助于反向设计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改革,从而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以成果为导向优化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结构,实现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加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职业发展技能,实现个体多元化发展。其次,充分发挥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优势,能够实现技能塑造、岗位技能、考证知识三者的紧密融合,建设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目标的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社会产业发展有机统一,能够推动优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二、“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挑战
(一)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的使命
以成果教育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向。从根本上来讲,“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的使命,就是要以职业发展为统领,通过职业教育模式变革培养更多专业能力突出、职业技能较强的优秀人才。这种基于成果导向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结合,确保了所学理论知识与岗位实际的有效统一,这对于提升学校教育与人才市场的紧密对接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的挑战
从目前来看,“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专业课程建设不健全、教学体系改革不深入、实践教学内容偏少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优秀实践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其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
第一,从人才培养模式上看,书证融通人才培养缺乏持续性。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时,只是与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对接,而缺乏对于行业发展水平、人才市场需求等诸多方面的考量,从而导致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科学化、立体化和系统性,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建构。
第二,从课程体系上看,书证融通专业课程建设尚不健全。一方面,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对于企业实际和岗位实践的充分结合,导致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和知识化,难以直接转化成为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企业力量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介入不足,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也邀请了企业相关专家莅临指导,但是由于企业专家对于学校专业教学情况不了解,对于行业书证情况认知也不够充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难以构建出一套系统化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影响了高职院校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三,从教学模式看,书证融通的教学改革不够深入。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教学改革不深入的问题。一方面,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对于企业的发展模式、业务流程、企业结构等认识不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仅仅是照本宣科,无法从根本上传授给学生实践性的内容;另一方面,岗位工作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的体现不足,比如岗位内容、职业素养、技能要求等都较少涉及,因而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通过教材来把握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这无疑降低了教学效果。此外,在书证融通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于慕课、微课、远程等线上手段的运用,造成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灵活性不足、教学环境闭塞,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延伸。
第四,从实践环节看,书证融通实践教学内容偏少。实践教学内容不足是制约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所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将实践教学环节放到三年级,而在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很少进行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对于岗位发展、专业走向、企业业务等了解不够,这无疑削弱了书证融通教学效果;而基于成果导向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循序渐进,从第一学期就开始,对学生进行专业发展情况、未来就业前景、职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等内容的介绍,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本专业,为其未来成长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此外,不少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实践中力不从心,导致不少学生丧失了深入企业进行实践的机会,因而就很难将所学的理论转化成为职业实践能力,无法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三、“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化的过程,需要高职院校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来实践。为了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职业院校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内容改革及教学实践等多维度采取有力措施,以此来保证人才培养实效。下面将重点从这几个方面加以深入分析。
“和谐”是广东广雅中学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特色。建校128年来,学校历尽沧桑,饱经动荡,三迁校址,几易校名,“和谐”教育理念却一脉相承,被称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活的见证”。
(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以成果为导向,以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根本,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对于提升人才层次、强化育人效果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具体到实践过程中,首先,应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以成果驱动教学模式改革,将学历证书及职业证书融入学科建设始终,从而打通可持续发展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在高职院校教育理念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教材课程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应该注重书证融通制度的渗透和融合,从而真正让可持续发展的书证融通模式贯彻到教学过程始终,这对于不断提升教学理念创新、实现教学效果延伸等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其次,实现成果导向、书证融通、课程建设三者的良性互动与融合,以成果导向教育为起点,通过有效的书证融通和教学机制构建,促进学生多维能力延伸,并使能力发展与成果导向相契合。通过打造这种教育闭环,不仅有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产业相接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将成果导向、书证融通与课程建设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确保教学目的的明确性、教学过程的高效性和课程建设的有序性,这对于推进成果导向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具有无比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可持续发展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主体的密切配合,因此为了确保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效果的达成,必须要构建多主体循环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发挥多主体合力,增强实践育人水平,为更多优秀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助力书证融通顺利实现
“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满足企业岗位发展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国家专业教育标准所强调的学历证书要求,更要满足职业技能证书的内容要求。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对职业院校各个专业的目标设置和未来职业走向进行准确把握,充分研究职业发展与专业技能证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其次,应积极邀请学界专家和业界精英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反复论证和分析,充分讨论岗位发展需要的核心技能和知识点,以此为依据来重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掌握各项实操技能,获得职业等级证书,为其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面对当下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为了更好地助力大学生未来发展,要格外注重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为此,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外语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听力水平、外贸函电、跨境交际等各项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下面将以高校国贸专业为例,研讨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建设。该专业对应的岗位主要有对外贸易事务、经济管理、跨境电商等,对应的专业证书主要有全国外贸跟单员、全国外贸业务员、全国外贸单证员、全国跨境电商操作专员等,下面将重点围绕职业技能证书所对应的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和专业课程三方面展开分析,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技能证书所对应的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和专业课程研究
(三)实现多元改革推进书证融通培养模式创新
为了更好地推进“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应重点从教师团队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
第一,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他们大多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开始工作,尽管专业素质优秀,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导致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较大的问题,影响了“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一方面要基于成果导向引导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更清晰地把握专业发展趋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此为基础来锤炼个人能力和素质;这就需要教师亲自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进一步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企业经营活动、企业营销渠道、企业业务拓展等,从而来更加深入地认识企业生产行为,这也促使教师将自身所学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践,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另一方面,应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内容要求和考核标准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对此有精准把握,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对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有效整合,这样就可以将自身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践技能,以实践技能深层次地推动理论体系建构,从而更好地在日后专业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第二,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标准来进行教材改革,精选能够涵盖专业教学标准和等级证书需要的内容;按照国家职业要求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确保教学内容涵盖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要求的职业素养、技能要求;与此同时,精选岗位实操案例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岗位工作内容,这样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之后,还能够考取相应的证书,这无疑提升了学习效率;最后,还应该积极地按照岗位工作任务逻辑进行教学素材编排,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之后就能够对特定岗位工作内容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可以直接参与职业等级证书考试,这无疑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成了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第三,以岗位发展为切入点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可以充分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远程、微课、慕课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发挥线上优势,有助于帮助学生在线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利用庞大的系统库进行知识归类和梳理,从而有效地实现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还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转化成为实践,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对于实现课堂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也是提升书证融通培养效果的有效途径。
第四,重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企业应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去,通过对其在企业实践中的表现进行个人能力打分;另外,还应将职业证书获得情况作为学生综合能力评定的重要因子,综合排名靠前者可以获得学校向优秀企业举荐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将企业评价与学校教学评价相结合,既能够实现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双重考察,还能够充分地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这无疑延伸了书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
(四)增设实践教学内容促进书证融通取得实效
增设实践教学内容,是确保书证融通人才培养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同时更要增设专业实践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在不同的学期设置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实践内容,比如在第一学期,就要引导大学生对于专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前景、职业岗位等进行深入了解,积极带领学生参观企业,明确自身即将要学到的专业知识、考取的证书等;同时,还可以邀请毕业学长以及行业专家做客本校,进行有关职业发展及注意事项的介绍,从而提升学生对于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感性认识。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可以展开为期2-3周的实训,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明确所学课程与证书的联系,从而循序渐进地对岗位工作进行深度了解;通过必要的实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性认知,使之能够科学系统地对于专业发展、职业要求以及岗位工作等进行深入思考,以成果为导向,以实训工作为桥梁,推动自身理论转化,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在第四学期之后,则可以展开长期的跟岗实训,让学生在真实化的企业实践场景中来训练个人能力和素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践能力,以期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实践中去,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的关联,并促成自身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
此外,以推进课程考核改革为切入点推动OBE视角下高职院校书证融通人才实践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在过程性评价中要对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将课前预习、课堂作业、课后巩固、企业实践等包含其中;在终结性评价中,要善于运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提高技能考核的比例,以此强调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不断提升书证融通培养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